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828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8:15
发明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涉及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颅磁刺激仪的线圈固定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灶同侧正营穴和顶部百会穴位置进行靶点刺激,每天每个穴位刺激各10分钟,5次/周,共8周。方案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磁刺激”,经穴磁刺激是将现代生物磁刺激技术与传统中医穴位理论相结合,利用rTMS诱发时变磁场刺激大脑穴位,激活穴位区域以及通过经络传导至相应远隔区的神经元产生感应电流,以达到脑功能重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性痉挛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康复方法有药物和康复技术治疗。药物治疗以A型肉毒毒素痉挛肢体局部注射为代表,但需反复使用,费用昂贵;中医传统疗法中应用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性肢体痉挛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头针流派较多、操作者施术方法差异、手法和经验不易量化和重复、疗效评价指标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穴位效应的差异性,影响了头针的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rTMS与穴位的协同作用,穴位磁刺激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治疗。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颅磁刺激仪的线圈固定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灶同侧正营穴和顶部百会穴位置进行靶点刺激,每天每个穴位刺激各10分钟,5次/周,共8周。进一步地,每个穴位的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80%RMT,刺激2s,休息10s,共1350次脉冲,总计20min。进一步地,所述经颅磁刺激仪为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的MagstimRapid2经颅磁刺激仪。进一步地,使用经颅磁刺激仪前先测定M1区皮层静息运动阈值(RMT),观察到外显运动反应进行确定,然后以M1区作为参照点。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常规康复治疗为良肢位摆放和运动疗法;所述良肢位摆放为将痉挛上肢置于肩关节外展,肘部伸直,手指及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后,保证痉挛患者良好肢体位置的摆放;所述运动疗法为:运用Bobath技术和PNF技术对拮抗痉挛肌进行日常训练,1次/天,每次40min,5次/周,共8周。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磁刺激”,经穴磁刺激是将现代生物磁刺激技术与传统中医穴位理论相结合,利用rTMS诱发时变磁场刺激大脑穴位,激活穴位区域以及通过经络传导至相应远隔区的神经元产生感应电流,以达到脑功能重塑的目的。经穴磁刺激与中医针灸相比具有无痛无创、治疗参数易于量化、可进行远隔区刺激等独特优点,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福州总医院中医理疗科、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性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头穴组、中医头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诊断标准:①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并由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②符合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偏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关节僵硬或屈曲困难;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引出或不引出。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首次发病,且病程在1-12个月之间者;②均为上肢屈曲型痉挛性瘫痪,Brunnstrom分级II-IV期;③改良Ashworth评定偏瘫肢体肌张力Ⅰ-Ⅲ级者;④年龄20-75岁;⑤生命体征平稳;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者及严重失语者;②有癫痫者及癫痫家族史以及既往精神异常者;③既往有其他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史,影响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者;④有脑外伤及严重心脏病史如房颤等;⑤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起搏器等;⑥同时服用其他具有骨骼肌松弛作用的药物者。3组间患者病程及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经头穴rTMS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接受经头穴rTMS治疗,头针组在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头针治疗。1.2.1常规康复治疗①良肢位摆放:将痉挛上肢置于肩关节外展,肘部伸直,手指及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后,保证痉挛患者良好肢体位置的摆放;②运动疗法:运用Bobath技术和PNF技术对拮抗痉挛肌进行日常训练,1次/d,每次40min,5次/w,共8周。1.2.2头针治疗取穴依据《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2],取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各分作3等份。患者取端坐位,头皮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塑柄不锈钢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型号0.30mm×25mm,经无菌处理),按上述穴区接力刺,针体与皮肤呈30°夹角,至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依次沿该线透刺3针。捻转得气,捻针速度保持200次/min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min捻针1次,治疗40min后出针,出针时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每次治疗时间40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后休息2d,共治疗8周。1.2.3rTMS头穴治疗采用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的MagstimRapid2经颅磁刺激仪,刺激线圈为“8”字形,直径70mm。治疗前先测定M1区皮层静息运动阈值(RMT),观察到外显运动反应进行确定,然后以M1区作为参照点[3],将线圈先后定位在顶部百会穴以及病灶同侧的正营穴分别进行靶点刺激。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80%RMT,刺激2s,休息10s,共1350个脉冲,共20min,每天每个靶点治疗各10分钟,5次/周,共治疗8周。在磁刺激过程中确保线圈位置固定。每天进行刺激治疗的时间相对固定。1.3康复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评定:①肌张力评定: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分级):根据患者静息状态下偏瘫侧肘关节被动活动时检查人员所感受到的阻力大小,将痉挛程度分为0、Ⅰ、Ⅰ+、Ⅱ、Ⅲ、Ⅳ级,对应的为0、1、2、3、4、5分,等级、分数越高,表示痉挛程度越严重。②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MA量表评定中风患者上肢运动能力,主要针对上肢肌力、肌张力、深浅反射、手精细动作及分离动作的评分,上肢共33项,每项最高分为2分;总分最高66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反映运动功能越好。③ADL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是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程度,来评价神经功能的失用程度。包括穿衣、修饰、洗澡、吃饭、如厕、二便控制、平地行走、转移、上下楼等10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反映ADL越好。MBI评分正常为100分,完全失用为0分。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治疗前3组患者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效改善(P<0.05);头针组与经头穴rTMS组MAS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干预组间MAS等级无显著差异(P>0.05)。2.2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3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FMA评分具有可比性。经为期8周治疗后,3组患者痉挛上肢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颅磁刺激仪的线圈固定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灶同侧正营穴和顶部百会穴位置进行靶点刺激,每天每个穴位刺激各10分钟,5次/周,共8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颅磁刺激仪的线圈固定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灶同侧正营穴和顶部百会穴位置进行靶点刺激,每天每个穴位刺激各10分钟,5次/周,共8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穴位的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80%RMT,刺激2s,休息10s,共1350次脉冲,总计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颅磁刺激仪为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的MagstimRapid2经颅磁刺激仪。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茵林木南黄冬娥张长龙郭小平张寅鑫吴基伟胡志宏刘阅刘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