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76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在对膜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中发现,苏木精至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达到治疗膜性肾病的目的:1)苏木精具有降低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的作用。2)苏木精具有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的作用。3)苏木精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作用,通过抑制VEGF分泌,调节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尿蛋白的排泄率,保护肾脏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明确了苏木精对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有调节治疗作用,为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苏木精的新用途,特别涉及苏木精在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开发

技术介绍
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脏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多数免疫性肾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证明,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都可以通过免疫发病机理引起本病。免疫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其病理变化类型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国际上将免疫性肾炎按其组织病理变化分为:1、微小病变型。2、膜性肾病。3、系膜增殖性肾炎(其中包括IgA肾炎)。4、内皮—系膜增殖性肾炎。5、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又称膜增殖性肾炎。6、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新月体性肾炎等。其中,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是成人免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肾脏疾病,其病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临床肾病征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镜下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下有沉积物,可见钉突样结构,膜性肾病约25%的患者于发病数年后可逐渐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病情缓解率低,停药后易复发。随着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发展,多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得到可观的疗效,例如雷公藤多甙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而他克莫司作为一种强力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目前也普遍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苏木又称苏方木、赤木、红柴、棕木,蒙药名扫门毛都,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干燥心材,产于缅甸、越南、印度、马来半岛及斯里兰卡,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隆重,云南景东、元江、马关、丽江及台湾、海南等地,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甾醇类化合物,包括苏木黄素、苏木查尔酮、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等,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咸、辛、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妇人血气心腹痛,闭经,产后瘀血胀痛喘急,痢疾,破伤风,痈肿,肝血旺盛,扑损瘀滞作痛等症。此外苏木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皮革及织物染色等,并作为细胞组织切片的染色剂应用于病理实验中。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对苏木水提取物体外抑瘤作用的研究标志着对苏木药理作用研究的开始,通过几十年来国内外不断探索与研究,发现苏木除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性、抗菌、抗炎、抗补体、降糖等功效。在临床上有人曾将苏木与其他中药组方进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的治疗。传统蒙药古日古木·朱苏木成文,也通过其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从而治疗肝炎。杨锋等研究发现,苏木水提取液对小鼠T细胞、B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并证实苏木的免疫抑制作用强于雷公藤。与环孢霉素A(CSA)的对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并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虽然CSA等免疫抑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器官移植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开创了新纪元,但是目前这些药物大多缺乏选择性及特异性,长期应用一方面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严重感染及恶性肿瘤等;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剂本身对机体的毒性大、副作用多,严重者可造成体内器官或植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是丧失功能。因此,科研工作者们迫切期待能从中草药中寻找出一种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从而达到替代或部分替代目前应用的西药免疫抑制剂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曾以苏木的水提物做过阿霉素所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膜性肾病模型的动物实验研究,同时也临床观察了其对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治疗,结果进一步证明其有免疫调节治疗作用。故此,本专利技术人及团队经过细化分析,以苏木中最主要的可能有效成分苏木精为突破口,做了相关的动物实验与体外实验,探讨苏木精对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以膜性肾病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苏木精对其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他克莫司做对比,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提供实验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新用途。苏木精的分子式:C16H14O6,分子量:302.28,分子结构式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A,N=10),模型组(组B,N=10),苏木精组(组C,N=10),他克莫司组(组D,N=10),强的松组(组E,N=10),B、C、D、E组分别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致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即C-BSA1mg,加入0.5m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与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匀成乳白色悬液,在大鼠双侧腋下、腹股沟多点皮下注射,预免疫一周后,每只大鼠尾静脉注射C-BSA2.5mg(溶于1mlPH7.4PBS中),每周三次,共三周。C组给予苏木精(精提取物,纯度95%),0.1mg/d,D组给予他克莫司0.1mg/d,E组给予强的松1mg/d,连续灌胃治疗4周。治疗前留24小时尿,化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于治疗后第四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肾脏组织,切片行HE、PAS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光镜下的病理变化及大鼠肾脏电镜下的病理变化,并行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定量酶检测,将实验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脂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苏木精组、他克莫司组、强的松组的相关指标有好转趋势。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光镜下模型组肾脏组织肾小球细胞和基质弥漫性增生,基底膜明显增厚,可见钉突样结构;电镜下可见基底膜和上皮下有多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各治疗组基底膜增厚不明显,损伤相对减轻,电镜下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或未见确切电子致密物沉积。VEGF在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有所下降。说明苏木精应用于以C-BSA诱发的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后,血、尿化验有好转趋势,大鼠的生存表现得到改善,病理及生化检测提示,苏木精对大鼠膜性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VEGF检测提示苏木精在抑制VEGF表达,减轻肾脏组织损伤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依据以上的结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其中,优选的,所述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为膜性肾病。其中,苏木精具有降低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的作用。其中,苏木精具有改善膜性肾病患者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的作用。其中,苏木精具有降低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的VEGF水平的作用,通过抑制VEGF分泌,调节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尿蛋白的排泄率,保护肾脏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表示与第4周(治疗前)比较,P<0.01。图2为各组大鼠VEGF水平的变化;注:△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1,☆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5;#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苏木精的分子式:C16H14O6,分子量:302.28,分子结构式是:

【技术特征摘要】
1.苏木精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苏木精的分子式:C16H14O6,分子量:302.28,分子结构式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为膜性肾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苏木精具有降低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杰赵学谦刘国建宋成收陈希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