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杰专利>正文

一种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700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包括主体和保护件,二者通过导向连接结构滑动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平滑面,保护件具有第二平滑面;保护件与主体滑动连接时,第二平滑面与第一平滑面贴合接触,第二平滑面的靠近插入端的部分向着远离第一平滑面的方向凹陷,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主体插入端中部下方设有用于容置后交叉韧带的下开口,用于在主体插入到胫骨和股骨之间的位置时,为后交叉韧带预留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与第一代产品相比,能够更好地保护后交叉韧带不受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
技术介绍
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晚期严重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由于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重建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膝关节的运动,保留正常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和稳定性,保持膝关节良好的本体感觉。而在手术时后交叉韧带的完整保留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恢复和行走步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腔内非常重要的前后向和旋转稳定结构。它呈两端粗大、中间细长的圆索条形,表面被覆一层滑膜,后交叉韧带平均长度为34-38mm,平均宽度为10-13mm。后交叉韧带股骨的附着区位于股骨内踝的外侧面骨质,形状为半环形,宽度为19-21mm,向下后方向行走,止于胫骨内外踝关节面的后部骨质,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内外侧宽度为10-12mm,并向后延伸至胫骨平台的下方约1cm处,其前方紧邻内外侧半月板后角的止点处。后交叉韧带具有限制胫骨后移、膝关节后伸、旋转和膝关节侧方活动的生理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具有插入端(11)、手持端(12)、以及第一平滑面(10);所述第一平滑面(10)延伸至与所述插入端(11)相接;所述插入端(11)中部下方设有用于容置后交叉韧带的下开口(16);保护件(2),通过导向连接结构与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具有第二平滑面(20);所述保护件(2)与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时,所述第二平滑面(20)与所述第一平滑面(10)贴合接触,靠近所述插入端(11)的部分所述第二平滑面(20)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平滑面(10)的方向凹陷,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具有插入端(11)、手持端(12)、以及第一平滑面(10);所述第一平滑面(10)延伸至与所述插入端(11)相接;所述插入端(11)中部下方设有用于容置后交叉韧带的下开口(16);保护件(2),通过导向连接结构与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具有第二平滑面(20);所述保护件(2)与所述主体(1)滑动连接时,所述第二平滑面(20)与所述第一平滑面(10)贴合接触,靠近所述插入端(11)的部分所述第二平滑面(20)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平滑面(10)的方向凹陷,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下部主体(13),扁平状,底部为所述插入端(11);上部主体(14),与所述下部主体(1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11)具有两个插齿(15),两个所述插齿(15)分别位于扁平状的所述下部主体(14)的底部两侧,中部为所述下开口(16),所述下开口(16)为半圆弧形,并与所述插齿(15)之间形成阶梯台(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开口式后交叉韧带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孔杰杜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孔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