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清专利>正文

滑道式轻钢龙骨组合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65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道式轻钢龙骨组合房屋,由一层或两层或多层组成,每层房屋的墙体由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支承,底部框架是由多根横向、纵向下导轨拼接而成,每层房屋的隔墙由底部骨架和顶部骨架支承,底部骨架由多根横向、纵向下滑轨拼接构成,横向、纵向下导轨衔接处设置有墙体角部支撑构件,横向、纵向下滑轨的衔接处设置有隔墙角部支撑构件,横向、纵向下滑轨的交叉处设置有隔墙中部支撑构件,横向、纵向下滑轨与横向、纵向下导轨的交叉处设置有墙体中部支撑构件;墙体由多块墙板拼接构成,隔墙由多块隔板拼接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房屋,现场安装组合,易于架设和拆除,布局灵活,无建筑垃圾,施工快速,连接牢固,抗震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 钢结构和木结构,每一种结构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如砌体结构的主要优 点是造价低,缺点是自重大、强度低,施工缓慢,需要使用大量的粘土实 心砖,粘土实心砖的生产过程中消耗、毁坏土地以及煤炭资源,也严重污 染环境,建筑垃圾多,不分解、不环保,钢结构的主要优点是高强度,缺 点是自重大、造价高,维护费用高,不易拆除,通常是高层建筑采用。木 结构由于消耗大量森林资源,且易腐蚀变形,故目前已经极少采用。采用 框架结构建造的房屋是较常见的,施工时,需现场布设钢筋和架设模板, 之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怕冻,因而施工受气候影响,各种 损耗大,上述各种结构的房屋,其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费工、费力,现 场的工程量非常大,施工速度慢、工期长。房屋的格局受立柱、横梁和纵 梁布局的限制, 一旦建成,就成为永久式固定建筑,房屋的格局无法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道式轻钢龙骨组合房屋, 建筑构件全部采用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组合,不受环境影响,无建筑垃 圾,自重轻,易于架设和拆除,布局灵活,施工快速,组装方便,连接牢 固,抗震性能好,可提高工程速度,縮短施工周期,即可以作为活动房临 时使用,也可以作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房屋长期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道式轻钢龙骨组合房屋,由一层或两层或多层组成,每层房屋 具有墙体、隔墙以及房顶,其特征是-每层房屋的墙体由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支承,底部框架是由多根横向、 纵向下导轨拼接而成,底部框架与房屋的轮廓形状相同,所述下导轨设置 有开口向上的轨道;每层房屋的隔墙由底部骨架和顶部骨架支承,底部骨架由多根横向、 纵向下滑轨拼接构成,底部骨架的布局与房间的布局相同;所述下滑轨设 置有开口向上的轨道;所述横向、纵向下导轨末端的衔接处设置有墙体角部支撑构件,所述 横向、纵向下滑轨末端的衔接处设置有隔墙角部支撑构件,所述横向、纵 向下滑轨的交叉处设置有隔墙中部支撑构件,该横向、纵向下滑轨与所述 横向、纵向下导轨的交叉处设置有墙体中部支撑构件;所述墙体角部支撑构件由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构成,该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隔墙角部支撑构件与墙体角部支撑构件 结构相同;所述墙体中部支撑构件由两块垂直交叉的支撑板构成;该两块垂直交 叉的支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隔墙中部支撑构件与墙体中部支撑构件 结构相同;顶部框架都是由多根横向、纵向上导轨拼接而成,该横向、纵向上导 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轨道;横向、纵向上导轨架设在墙体角部支撑构件、 墙体中部支撑构件之间,横向、纵向上导轨的架设位置与横向、纵向下导 轨的位置对应一致;顶部骨架由多根横向、纵向上滑轨拼接构成,横向、纵向上滑轨设置 有开口向下的轨道;横向、纵向上滑轨架设在隔墙角部支撑构件、隔墙中 部支撑构件之间,横向、纵向上滑轨的架设位置与横向、纵向下滑轨的位 置对应一致;所述墙体由多块墙板拼接构成,这些墙板分别嵌入上、下导轨之间形 成的嵌合槽内,所述隔墙由多块隔板拼接构成,这些隔板分别嵌入上、下 滑轨之间形成的嵌合槽内,所述房顶由多个天花板单元组成,天花板单元 通过紧固件与顶部框架连接。所述下导轨、上导轨都是具有内、外轨道的导轨,所述墙体由内、外 墙面构成,外墙面由多块外墙板拼接构成,内墙面由多块内墙板拼接构成, 每块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上导轨、下导轨的外轨道中定位,每块 内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上导轨、下导轨的内轨道中定位。每个天花板单元由多块楼板和两根槽钢组成,该两根槽钢相对设置, 所述各块楼板的两端分别嵌入在该两根槽钢的槽口内定位。所述房屋第一层的底部框架、底部骨架都是通过锚固螺栓连接在房屋 的基础上,该房屋从第二层开始,每层房屋的底部框架、底部骨架都是通 过锚固螺栓连接在相邻的下一层房屋的房顶上。所述每层房屋的房顶以自功螺丝固定在该层房屋的顶部框架上。所述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起加固作用的外包加固钢 板,其中一块支撑板的外包加固钢板上设置有螺栓,另一块支撑板的外包 加固钢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置螺栓的通孔,所述螺栓穿入该通孔中,以螺母 紧固。所述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两块直角形钢板,其中一块 直角形钢板设置在所述两块支撑板的外侧拐角处,另一块直角形钢板设置 在所述两块支撑板的内侧拐角处,该两块直角形钢板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两 块支撑板连接,该两块直角形钢板的底端与所述下导轨或下滑轨固接。所述连接件是直角的连接板,该连接板通过自功螺丝与所述两块垂直 交叉的支撑板固接。所述每块墙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带有榫头和榫口,各块墙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一块墙板前端的榫头嵌入前一块墙板后端的榫口中定位,所述每 块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带有榫头和榫口,各块隔板依次首尾相连,后一 块隔板前端的榫头嵌入前一块隔板后端的榫口中定位。横向、纵向下导轨为槽形钢轨,钢轨的凹槽内设置有两排挡片,该两 排挡片的位置相交错,两排挡片与钢轨两侧的槽帮之间形成内、外轨道。每块墙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带有榫头和榫口,每块墙板的前端榫头带 有外包加固钢板,该外包加固钢板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通过紧固件连接。每块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带有榫头和榫口,每块隔板的前端榫头带 有外包加固钢板,该外包加固钢板与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相邻的两块墙板之间通过加强肋板连接,该加强肋板的上端和下 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连接。所述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通过加强肋板横向连接,该加强肋板的上端 和下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房屋使用预制构件拼装而成,既便于工厂规模化批量生产、运输和安 装,又无需现场浇筑,省去现场施工所需的钢筋、模板、搅拌机等设备物 质,无费物产生,无剩余物,节约了土地,组装快捷、方便,使用轨道来 装配墙板和隔板,可大幅度的提高建造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 价,省电节水,减少尘土污染和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且可以拆除、回 收和重复利用,构建的房屋配套化、成本低、自重轻、整体结构性好,强 度高,抗震,保温、节能、无污染,易装修,美观实用。由于墙板由轻质 发泡板构成,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墙板安装到位后,不需要再做内墙和外 墙的保温,省去一道工序,可提高工程速度。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B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下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墙体角部支撑构件以及下滑轨的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墙体角部支撑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墙体角部支撑构件的分解图。图IO是本专利技术墙体角部支撑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中直角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隔墙角部支撑构件、隔墙中部支撑构件、墙体中部支撑构件安装完 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上滑轨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图。图16是图15中C局部的放大图。图17是上滑轨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墙体和隔墙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道式轻钢龙骨组合房屋,由一层或两层或多层组成,每层房屋具有墙体、隔墙以及房顶,其特征是:    每层房屋的墙体由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支承,底部框架是由多根横向、纵向下导轨拼接而成,底部框架与房屋的轮廓形状相同,所述下导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轨道;    每层房屋的隔墙由底部骨架和顶部骨架支承,底部骨架由多根横向、纵向下滑轨拼接构成,底部骨架的布局与房间的布局相同;所述下滑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轨道;    所述横向、纵向下导轨末端的衔接处设置有墙体角部支撑构件,所述横向、纵向下滑轨末端的衔接处设置有隔墙角部支撑构件,所述横向、纵向下滑轨的交叉处设置有隔墙中部支撑构件,该横向、纵向下滑轨与所述横向、纵向下导轨的交叉处设置有墙体中部支撑构件;    所述墙体角部支撑构件由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构成,该两块垂直对接的支撑板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隔墙角部支撑构件与墙体角部支撑构件结构相同;    所述墙体中部支撑构件由两块垂直交叉的支撑板构成;该两块垂直交叉的支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隔墙中部支撑构件与墙体中部支撑构件结构相同;    顶部框架都是由多根横向、纵向上导轨拼接而成,该横向、纵向上导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轨道;横向、纵向上导轨架设在墙体角部支撑构件、墙体中部支撑构件之间,横向、纵向上导轨的架设位置与横向、纵向下导轨的位置对应一致;    顶部骨架由多根横向、纵向上滑轨拼接构成,横向、纵向上滑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轨道;横向、纵向上滑轨架设在隔墙角部支撑构件、隔墙中部支撑构件之间,横向、纵向上滑轨的架设位置与横向、纵向下滑轨的位置对应一致;    所述墙体由多块墙板拼接构成,这些墙板分别嵌入上、下导轨之间形成的嵌合槽内,所述隔墙由多块隔板拼接构成,这些隔板分别嵌入上、下滑轨之间形成的嵌合槽内,所述房顶由多个天花板单元组成,天花板单元通过紧固件与顶部框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