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保存液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4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卵和仔稚鱼的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卵保存液及其应用。所述鱼卵保存液中包含以下体积百分含量的组分:苯氧乙醇0.2~1%和丙二醇4~5%,乙醇和/或甘油,所述乙醇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小于50%,所述甘油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小于1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长期有效保护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在鉴定过程中呈现暴露状态下不会失水萎缩变形;不会对鱼卵DNA造成损伤,不影响基于DNA的检测;无毒无害,还有不易挥发,不易燃的优点;基于最简单的实验室保存条件,常温和低温均可,安全可靠,适于大多数检测和研究单位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卵保存液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卵和仔稚鱼的保存
,尤其涉及一种鱼卵保存液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鱼卵是鱼类繁殖季节产卵繁殖后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有卵胎生和假胎生的种类。鱼类产卵除了具有严格的季节性规律,还有固定的产卵海域,与水域温度、营养、盐度和浮游生物丰富度等多种生态指标相关。因此,鱼卵的种类、分布区域和数量是海洋环境监测和渔业资源调查以及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指标。同时,鱼卵和仔稚鱼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其早期数量和成活率决定了渔业资源的世代更替,它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成鱼资源的补充量。另外,鱼卵和仔稚鱼也是生态系统中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能量的消费者又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环节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鱼卵和仔稚鱼的保存和鉴定是海洋生态学以及生物学分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多年来对于鱼卵的保存研究中,乙醇(95%或无水乙醇)作为鱼卵保存的基本方法也是较为通用的简单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据报道,用乙醇保存的鱼卵在15年之后,仍能提取较为完整的DNA。在鱼卵和仔稚鱼的鉴定方法发展过程中,形态学鉴定是早期人们对于鱼卵和仔稚鱼鉴定的常用手段,即依据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大小、卵周隙、脂肪球、内膜、绒毛膜、卵黄间隙和颜色等特征对鱼卵进行鉴定。随着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如今DNA条形码技术成为鱼类鉴定的普遍之选。但二者均有优缺点,在现代鱼卵和仔稚鱼鉴定中往往把形态学鉴定作为DNA条形码方法的重要补充,也是检验现代分子鉴定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鉴于形态学和分子检测的需要,乙醇保存的鱼卵和仔稚鱼因为脱水和离开乙醇保存液后,往往会因大量失水而变形萎缩,还会随着时间而失去部分颜色,因而影响形态学鉴定(一般在体视显微镜或双目显微镜下鉴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传统乙醇保存液对鱼卵和仔稚鱼在检测中失水变形并导致颜色褪去等而影响形态学鉴定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膜性好、具有保水、防褪色作用、常温及低温稳定保存鱼卵和仔稚鱼形态的鱼卵保存液,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保存液比传统乙醇保存液可以更有效保存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鱼卵保存液在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保存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卵保存液,所述鱼卵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为苯氧乙醇和丙二醇。本专利技术选用苯氧乙醇和丙二醇作为鱼卵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二者均能和水以及其他有机溶剂任意比混合,有一定粘度,相比乙醇(95%)具有不易挥发、不易燃的特点,只要简单调整合适的浓度,保持适当的渗透压就可以有效保护动物细胞。苯氧乙醇,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等,分子式为:C8H10O2,属有机合成物,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也作为药品为外科用药。本品对革兰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有一定的杀毒效果,浓度2%的溶液或乳剂可用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表面创伤,灼伤和脓疡。丙二醇是一种化学试剂,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其化学式为C3H8O2,为无色粘稠液体,近乎无味,细闻微甜。丙二醇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用作润湿剂,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毒性和刺激性都非常小,迄今尚未发现受害者。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在医药工业中用作调合剂、防腐剂、软膏、维生素、青霉素等的溶剂。丙二醇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作为优选,所述鱼卵保存液中包含以下体积百分含量的组分:苯氧乙醇0.2~1%和丙二醇4~5%,余量为水。该工作浓度下,具有适当的渗透压,可以有效保存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作为优选,所述鱼卵保存液中还包含乙醇和/或甘油,所述乙醇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比控制在0~50%,所述甘油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比0~10%。这些成分的添加不影响保存效果,但可以在低温冷冻-20℃状态下长期保存。作为优选,所述鱼卵保存液中还包含改性芦荟胶,所述改性芦荟胶由纳米g-C3N4量子点与芦荟胶复配所得,所述改性芦荟胶中纳米g-C3N4量子点的质量比控制在2~8%。芦荟胶俗称“万能胶”,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绿色材料,有杀菌消炎,分解死亡感染的组织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再生的功效。纳米g-C3N4量子点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具有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属于非金属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对细胞膜作用温和。而芦荟胶本身不具备粘性,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将纳米g-C3N4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于芦荟胶中,在纳米g-C3N4量子点层状结构中彼此的分子力作用下相互靠拢,使得改性芦荟胶具有一定的粘性,同时纳米g-C3N4量子点层状结构与苯氧乙醇和丙二醇和乙醇上丰富的羟基基团接枝,协同增效,产生一定的成膜作用,使得浸泡在保存液中鱼卵表面产生一层透明质薄膜材料,增加鱼卵的刚性,有效防止鱼卵的失水、变形及褪色,同时纳米g-C3N4量子点具有荧光作用,进一步便于实验室的形态学鉴定。作为优选,所述纳米g-C3N4量子点的粒径控制在5~10nm。该粒径范围内纳米g-C3N4量子点在芦荟胶中的分散度最佳,产生的黏度适中,黏度过高会导致鱼卵彼此粘连,不利于观察。作为优选,所述改性芦荟胶占鱼卵保存液的体积比控制在0.05~0.15%,该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直接的接枝作用最佳,所保存的鱼卵表面成膜作用适中。一种如上述的鱼卵保存液在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保存中的应用,不适于保存具有复活活力的鱼类胚胎。作为优选,保存温度控制在-4~25℃。作为优选,保存温度控制在0~7℃。作为优选,将鱼卵或仔稚鱼置于鱼卵保存液中,保存过程中持续采用可见光照射。可见光照可以杀菌,同时使得鱼卵保存液中的纳米g-C3N4量子点产生光催化杀菌作用,有利于延长鱼卵的保存期,降低实验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具有适当的成膜性,防止鱼卵失水、变形,褪色,可以长期有效保护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在鉴定过程中呈现暴露状态下不会失水萎缩变形;(2)不会对鱼卵DNA造成损伤,不影响基于DNA的检测;(3)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杀菌性、不易挥发,不易燃的优点;(4)基于最简单的实验室保存条件,常温和低温均可,安全可靠,适于大多数检测和研究单位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四种鱼卵(A、B、C、D)在实施例2的鱼卵保存液中保存12个月后的细胞形态图。图2是经实施例2的鱼卵保存液保存12个月后的鱼卵DNA的PCR产物的电泳分析结果图,其中,N为对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过程做进一步说明。但实例仅限于本保存液的说明,权利保护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实例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和权利要求范围不限于所提供的案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的鱼卵保存液的配方见表1:表1.鱼卵保存液的配方表根据查阅资料和预实验,设计以上六种鱼卵保存液配方,预实验中设置试剂组分的浓度为:苯氧乙醇(0.1%-5%,)丙二醇(2%-10%),乙醇(10-50%),丙三醇(1%-10%),二甲基亚砜(1%-20%)。在测试浓度变化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时,以配方Ⅰ为基础优选出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卵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为苯氧乙醇和丙二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卵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为苯氧乙醇和丙二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保存液中包含以下体积百分含量的组分:苯氧乙醇0.2~1%和丙二醇4~5%,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保存液中还包含乙醇和/或甘油,所述乙醇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比控制在0~50%,所述甘油在鱼卵保存液中的体积比0~1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鱼卵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保存液中还包含改性芦荟胶,所述改性芦荟胶由纳米g-C3N4量子点与芦荟胶复配所得,所述改性芦荟胶中纳米g-C3N4量子点的质量比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日进周永东陈峰徐开达毕远新梁君印瑞樊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