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3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3:55
针对现有技术中种箱与播种机构连通而影响播种精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存放种子的振动种箱、设置在振动种箱正下方的活动漏种组件以及设置在活动漏种组件正下方的用于排出种子的分向室;其中,振动种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落种的漏孔;其特征在于:活动漏种组件包括驱动部、驱动部驱动的主动传动辊、被动传动辊、主动传动辊和被动传动辊传动的隔离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辊与被动传动辊之间的落种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隔离传送带将播种部件与振动种箱隔离,提高了播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中的种子定向排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传送带隔离的隔离式排种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而在精准农业领域中,如何提高种子单产对未来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定向播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而国内关于种子定向播种的理论起始于1956年,并最早应用与玉米的种植,通过人工定向播种的试验表明定向播种对于玉米产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在种子定向排布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排布的排种器。现有的排种器一般都是机械式和气吸式。现有的气吸式都存在结构复杂,系统复杂的问题。对于机械式排种器中的一个播种工作单位来说,现有的种箱与播种机构通常都是连通的或者在某一个时段是连通的。如轮式排种器,在播种轮旋转的时候,种子在种箱中落入播种轮的齿间,在这个过程中,种箱与播种机构连通。种箱与播种机构联通后,就容易导致种箱中的种子对播种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种箱与播种机构连通而影响播种精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种箱中的种子影响播种精度的问题。所述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包括用于存放种子的振动种箱、设置在振动种箱正下方的活动漏种组件以及设置在活动漏种组件正下方的用于排出种子的分向室;其中,振动种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落种的漏孔;其特征在于:活动漏种组件包括驱动部、驱动部驱动的主动传动辊、被动传动辊、主动传动辊和被动传动辊传动的隔离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辊与被动传动辊之间的落种厚板;其中,隔离传送带中靠近振动种箱一侧的传送带上侧与振动种箱的底面平行且间距1~3mm;隔离传送带中远离振动种箱一侧的传送带下侧与分向室的进料口平行设置且间距1~3mm;其中,落种厚板中靠近振动种箱一侧的落种厚板上表面与传送带上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落种厚板中远离振动种箱一侧的落种厚板下表面与传送带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其中,落种厚板上设有与漏孔轴线的贯通的存种孔;隔离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振动种箱中落下种子的落种孔且随着隔离传送带的转动,存种孔中的种子通过该落种孔落入分向室。所述的隔离传送带上的落种孔与漏孔对应且设置在隔离传送带的传送带上侧。所述的隔离传送带上的落种孔的数量与漏孔对应且以隔离传送带运动方向对称分为数量相同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落种孔设置在隔离传送带的传送工作部上侧,另一部分落种孔设置在隔离传送带的传送工作部下侧。进一步的,漏孔在以隔离传送带运行方向上的列数量与播种工作单位的数量对应;漏孔在垂直隔离传送带运行方向上的行数量是播种时每穴中设定播种种子数量的2倍。所述的分向室包括盒体、盒体内的多个隔板以及用于排种的排种管;其中,盒体包括水平顶板和斗型壳体;该水平顶板上设置有与漏孔对应的分向孔;隔板设置在以隔离传送带运行方向排列的两排分向孔之间;排种管设置在斗型壳体靠近地面设置的斗型底部;该排种管的数量与待播种垄沟数量对应;其中,漏孔在以隔离传送带运行方向上的数量与排种管的数量对应。所述的存种孔为圆台型且靠近振动种箱侧的直径大于靠近分向室侧的直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每穴中预设播种的种子数量、种子类型以及播种工作单位的数量选择合适的落种厚板;S2.开启振动种箱使种子处于振动状态;S3.当隔离传送带上的落种孔与漏孔对应时,种子从振动种箱中逐排落入存种孔直至落种孔与漏孔完全对应,存种孔中存满待播种的种子;存种孔下方的隔离传送带将存种孔下端封闭,防止种子落下;S4.隔离传送带向前运转,当隔离传送带上的存种孔与分向室中的水平顶板上的分向孔对应时,存种孔内的种子通过分向孔落入分向室中;S5.落入分向室中的种子被隔板阻挡,只能进入对应的排种管,最终从排种管排出,完成排种;S6.开始下一周期的播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隔离传送带将振动种箱、落种厚板、分向室一一隔离,当隔离传送带上的落种孔与振动种箱的漏孔对应时,种子通过漏孔、落种孔落入落种厚板中的存种孔,此时,存种孔的下方被隔离传送带封闭,种子无法落下。随着隔离传送带的运转,当存种孔的下方与落种孔对应时,存种孔中的种子随着落种孔、分向孔落入分向室中,此时,存种孔的上方被隔离传送带封闭,振动种箱中的种子无法干扰排种。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隔离传送带将播种部件与振动种箱隔离,提高了播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E处放大图。图4为隔离传送带上落种孔的排列方式。图5为隔离传送带上落种孔的另一种排列方式。图6为隔板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以及图6,所述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包括用于存放种子的振动种箱1、设置在振动种箱1正下方的活动漏种组件2以及设置在活动漏种组件2正下方的用于排出种子的分向室3;其中,振动种箱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落种的漏孔1A;其特征在于:活动漏种组件2包括驱动部201、驱动部201驱动的主动传动辊202、被动传动辊203、主动传动辊202和被动传动辊203传动的隔离传送带204以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辊202与被动传动辊203之间的落种厚板205;其中,隔离传送带204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上侧与振动种箱1的底面平行且间距1~3mm;隔离传送带204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下侧与分向室3的进料口平行设置且间距1~3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上表面与传送带上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落种厚板205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下表面与传送带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上设有与漏孔1A轴线的贯通的存种孔205A;隔离传送带204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振动种箱1中落下种子的落种孔204A且随着隔离传送带204的转动,存种孔205A中的种子通过该落种孔204A落入分向室3。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振动种箱1、漏种组件2以及分向室3均可以设置在机架上,尤其落种厚板205也可以设置在机架上,连接方式可以选择螺栓等结构。虽然本文未做记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知悉。需要明确的是:隔离传送带204与振动种箱1的底面平行且间距1~3mm;隔离传送带204与分向室3的进料口平行设置且间距1~3mm。这个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播种的种子进行调整,原则上距离均小于种子的粒径。该处可以通过调整落种厚板205的厚度实现。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可以制作多种落种厚板205,其上的存种孔205A根据播种种子粒径调整进行灵活选择,一般在穴播过程中,存种孔205A的最小直径略大于种子粒径,落种厚板205上的存种孔205A的体积可以装下一颗种子,不足以装下两颗种子。一般的,固定的植物种子具有同一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子粒径,各制作对应的落种厚板205即可。需要明确的是:落种厚板205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上表面与传送带上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落种厚板205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下表面与传送带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这种设置可以保证隔离传送带204在运动时,将振动种箱1和分向室3完全隔离开,防止种子在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包括用于存放种子的振动种箱(1)、设置在振动种箱(1)正下方的活动漏种组件(2)以及设置在活动漏种组件(2)正下方的用于排出种子的分向室(3);其中,振动种箱(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落种的漏孔(1A);其特征在于:活动漏种组件(2)包括驱动部(201)、驱动部(201)驱动的主动传动辊(202)、被动传动辊(203)、主动传动辊(202)和被动传动辊(203)传动的隔离传送带(204)以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辊(202)与被动传动辊(203)之间的落种厚板(205);其中,隔离传送带(204)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上侧与振动种箱(1)的底面平行且间距1~3mm;隔离传送带(204)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下侧与分向室(3)的进料口平行设置且间距1~3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上表面与传送带上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落种厚板(205)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下表面与传送带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上设有与漏孔(1A)轴线的贯通的存种孔(205A);隔离传送带(204)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振动种箱(1)中落下种子的落种孔(204A)且随着隔离传送带(204)的转动,存种孔(205A)中的种子通过该落种孔(204A)落入分向室(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包括用于存放种子的振动种箱(1)、设置在振动种箱(1)正下方的活动漏种组件(2)以及设置在活动漏种组件(2)正下方的用于排出种子的分向室(3);其中,振动种箱(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落种的漏孔(1A);其特征在于:活动漏种组件(2)包括驱动部(201)、驱动部(201)驱动的主动传动辊(202)、被动传动辊(203)、主动传动辊(202)和被动传动辊(203)传动的隔离传送带(204)以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辊(202)与被动传动辊(203)之间的落种厚板(205);其中,隔离传送带(204)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上侧与振动种箱(1)的底面平行且间距1~3mm;隔离传送带(204)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传送带下侧与分向室(3)的进料口平行设置且间距1~3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中靠近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上表面与传送带上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落种厚板(205)中远离振动种箱(1)一侧的落种厚板(205)下表面与传送带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2mm;其中,落种厚板(205)上设有与漏孔(1A)轴线的贯通的存种孔(205A);隔离传送带(204)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振动种箱(1)中落下种子的落种孔(204A)且随着隔离传送带(204)的转动,存种孔(205A)中的种子通过该落种孔(204A)落入分向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隔离传送带(204)上的落种孔(204A)与漏孔(1A)对应且设置在隔离传送带(204)的传送带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隔离传送带(204)上的落种孔(204A)的数量与漏孔(1A)对应且以隔离传送带(204)运动方向对称分为数量相同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落种孔(204A)设置在隔离传送带(204)的传送工作部上侧,另一部分落种孔(204A)设置在隔离传送带(204)的传送工作部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离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漏孔(1A)在以隔离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兆美张巍朋金鑫陈凯康王宇贺智涛李展源邢帆姬江涛赵凯旋马淏殷伟彬杜召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