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9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其在相对设置的室外进风口和室内进风口之间设一竖直放置的后倾叶轮离心风机,新风机前、后半部之间气流仅能通过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通过,在室外进风口与风机之间前半部内设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在室内送风口与风机之间后半部内设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与高效过滤器之间间距较小,则风机可利用其旋转增压扇叶结构,以及固定增压叶和旋转扇叶交错工作,能产生较强垂直风压;且风机更加靠近离室内送风口近的高效过滤器,使风机出风后气流受壳体上下侧壁回挡后全部集中流向高效过滤器,与传统安装风机方式相比,这种结构能够产生更大风压和通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霾新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属于空气净化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能源使用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且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加剧,这些都使得空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微尘颗粒物的含量显著提高,从而导致雾霾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人的身体健康。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除霾机,有基于水湿法的除霾机,也有采用过滤除尘或静电除尘的除霾机。其中基于过滤法的新风除霾机由于结构简单,设备造价相对便宜而得到广泛使用,其能够在给室内引进新风的基础上,对新风进行净化除霾处理。然后不论使用哪种除霾机,为引导气流在机器壳体内流动经过除尘设备,均需要在除霾机壳体内配置风机。通常根据风机的配制方式将这类新风除霾机又分为单向正压送风式、单向负压排风式、双向正压送风式和双向负压排风式,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单向正压送风式。单向正压送风式除霾新风机通常是在壳体内设置风机和过滤式空气净化装置,利用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室外风口导入壳体内,并通过过滤式空气净化装置将其送到室内,因此风机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该除霾新风机的风压和通风量。现有技术常见的单向正压送风式除霾新风机中,风机通常是横放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内的,这样放置的除霾新风机的风压和风量偏小,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压除霾新风机,其在不改变整机整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风机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该除霾新风机的风压和通风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上开设有位于室外的室外进风口和位于室内的室内送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与室外进风口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且壳体内位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处固设有一后倾叶轮离心风机,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室外进风口处,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朝向室内送风口处;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外进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和室内送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内送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器。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内位于粗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沿径向面设有一固定板,后倾叶轮离心风机固设于该固定板上,且该固定板上正对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处开设有一通孔供气流进入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进风口。所述粗效过滤器为金属网粗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为过滤等级H11的高效过滤器。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为采用后倾叶轮的AC离心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系统组件,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与该控制系统组件连接。所述壳体为双面钣金内夹设有EVA泡棉层的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正压除霾新风机在相对设置的室外进风口和室内进风口之间设置一竖直放置的后倾叶轮离心风机,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将壳体内部分为前半部和后半部,且前、后半部之间气流仅能通过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通过,此外在室外进风口与风机之间的前半部内设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在室内送风口与风机之间的后半部内设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与高效过滤器之间间距较小,这样竖直设置的风机可以利用其旋转增压扇叶结构,以及固定增压叶和旋转扇叶交错工作,能够产生较强的垂直风压;且风机更加靠近离室内送风口近的高效过滤器,使风机出风后的气流受到壳体上下侧壁回挡后全部集中流向高效过滤器,与传统安装风机的方式相比,这种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风压和通风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其中:1-壳体;2-室外进风口;3-室内送风口;4-后倾叶轮离心风机;5-粗效过滤器;6-高效过滤器;7-固定板;8-通孔;9-控制系统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具体实施例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该除霾新风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1采用双面钣金内夹设有EVA泡棉层的结构,这种结构既能保证机体结构的强度经久耐用,加入的EVA泡棉层能够有效保温,且能够降低风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本具体实施例中壳体采用本领域中常见的长方体结构。在壳体1内设有控制系统组件9,该控制系统组件9的设置位置以不妨碍壳体内其他零部件且方便各零部件排线为准,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组件9设置在靠近室内出风口处,将其设置在室内部分,方便其维护和维修。在上述呈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上开设有位于室外的室外进风口2和位于室内的室内送风口3,该室内送风口3与室外进风口2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壳体1内位于室内送风口3和室外进风口2之间处固设有一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室外进风口处,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朝向室内送风口处,且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与该控制系统组件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优选后倾叶轮的AC离心风机,当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式进行安装后,使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呈竖直状态放置在壳体内,利用其旋转增压扇叶结构,以及固定增压叶和旋转扇叶交错工作,能够产生较强的垂直风压;且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壳体的室外进风口,其产生的吸力能够直接将气流吸入风机的进风口内。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的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2之间且靠近室外进风口2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5,该粗效过滤器优选为金属网粗效过滤器,其放置在风机的前端,能够更好的过滤从室外流入气流中的大颗粒物,降低室外异物对风机的影响,从而提高后端设备(尤其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和室内送风口3之间且靠近室内送风口3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6,该高效过滤器优选为过滤等级H11的高效过滤器,其能够更好的过滤空气中的PM2.5颗粒、灰尘、花粉、室外尾气等;且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靠近该高效过滤器。上述的后倾叶轮离心风机具体的安装固定方式为:在壳体1内位于粗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沿径向面设有一固定板7,该固定板上开设有一供气流流动的通孔8,后倾叶轮离心机4固定在该固定板上,在固定时该后倾叶轮离心机的进风口正对该通孔处供气流进入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进风口,且通孔8与后倾叶轮离心机进风口的大小匹配,保证进风气流仅能从后倾叶轮离心机进风口处进入,而不会从固定板的其他部分经过。这样结合前述的将后倾叶轮离心机竖直放置所产生的强垂直风压,风机更加靠近离室内送风口近的高效过滤器,使风机出风后的气流受到壳体上下侧壁回挡后全部集中流向高效过滤器,与传统安装风机的方式相比,这种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风压和通风量。本申请所述除霾新风机中除了上述必要的零部件外,还可以在保证风机种类及安装方式、风机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具有较小间距的前提下增加其他除尘装置和各种用于检测控制的传感器,如增设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上开设有位于室外的室外进风口(2)和位于室内的室内送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送风口与室外进风口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且壳体内位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处固设有一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室外进风口处,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朝向室内送风口处;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外进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5),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和室内送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内送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6),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上开设有位于室外的室外进风口(2)和位于室内的室内送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送风口与室外进风口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且壳体内位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处固设有一后倾叶轮离心风机(4),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室外进风口处,该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朝向室内送风口处;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外进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粗效过滤器(5),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上与进风口相对一侧和室内送风口之间且靠近室内送风口处固设有一供气流全部通过的高效过滤器(6),所述后倾叶轮离心风机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风压和高风量的正压除霾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粗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沿径向面设有一固定板(7),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启
申请(专利权)人: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