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86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包括灯柱、灯体和灯座,灯座设置在灯柱的上端,灯体设置在灯座内,灯座的上方设有灯罩,灯罩内设有诱蚊灯,灯罩的侧壁上设有诱蚊口,诱蚊口的位置与诱蚊灯相对应;灯罩的外侧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诱蚊口的活动罩,活动罩相对灯罩转动,灯罩上设有驱动活动罩转动的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灯罩上,电机的驱动轴与活动罩连接,灯柱内设有为电机提供电源的蓄电池,活动罩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捕虫、照明功能集于一身,能够在夜晚将蚊虫引诱到灯罩内,并通过活动罩将诱蚊口关闭,防止蚊虫逃逸,提高了灭蚊效果,而且其具有太阳能自主充放电功能,大大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
本技术涉及景观灯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
技术介绍
景观艺术灯是现代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强调艺术灯的景观与景区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景观艺术灯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与亮度来造景,例如红色光的灯笼造型景观灯为广场带来一片喜庆气氛,绿色椰树灯在池边立出一派热带风情。景观灯常常安装在广场、居住区、公共绿地等景观场所。这些场所通常是蚊虫的聚集地,为了避免蚊虫的叮咬,园林部门会在公园或者住宅小区内加装诱蚊灯,这样不仅增加成本,也影响美观,况且蚊虫一般夜间出没,将这些灭蚊装置白天搬回,到了晚上再摆放出来,也十分不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提高景观灯的利用率,具有照明和灭蚊的功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包括灯柱、灯体和灯座,所述灯座设置在所述灯柱的上端,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灯座内,所述灯座的上方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内设有诱蚊灯,所述灯罩的侧壁上设有诱蚊口,所述诱蚊口的位置与所述诱蚊灯相对应;所述灯罩的外侧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诱蚊口的活动罩,所述活动罩相对所述灯罩转动,所述灯罩上设有驱动所述活动罩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上,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活动罩连接,所述灯柱内设有为所述电机提供电源的蓄电池,所述活动罩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作为优选,所述诱蚊口为竖直设置的条状缝隙,所述诱蚊口圆周均布在所述灯罩上。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罩包括罩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圆周均布在所述罩板上,所述挡板的数量与所述诱蚊口的数量相等,每块所述挡板分别用于关闭或打开相对应的诱蚊口,所述罩板固接在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所述罩板上。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为条状结构,其上端固接在所述罩板上,其下端悬空设置,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诱蚊口的宽度,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诱蚊口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玻璃罩,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呈上下设置,所述上座板固接在所述灯柱上,所述玻璃罩设置在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之间,所述玻璃罩的外侧设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上。作为优选,所述上座板内设有隔热层。防止下方灯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灯罩内而降低诱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捕虫、照明功能集于一身,能够在夜晚将蚊虫引诱到灯罩内,并通过活动罩将诱蚊口关闭,防止蚊虫逃逸,提高了灭蚊效果,而且其具有太阳能自主充放电功能,大大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灯柱,2-灯座,21-上座板,22-下座板,23-防护栏,24-玻璃罩,3-灯体,4-灯罩,41-诱蚊口,5-活动罩,51-罩板,52-挡板,6-诱蚊灯,7-太阳能光伏板,8-蓄电池,9-电机,10-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包括灯柱1、灯体3和灯座2,所述灯座2设置在所述灯柱1的上端,所述灯体3设置在所述灯座2内,灯座2包括上座板21、下座板22和玻璃罩24,所述上座板21和所述下座板2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座板21固接在所述灯柱1上,所述玻璃罩24设置在上座板21和所述下座板22之间,所述玻璃罩24的外侧设有防护栏23,所述防护栏2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上座板21和所述下座板22上。灯体3安装在下座板22上,且位于玻璃罩24内,灯体采用白炽灯或LED灯。上座板21内设有隔热层10,隔热层10采用隔热棉材料制成。灯座2的上方设有灯罩4,所述灯罩4内设有诱蚊灯6,所述灯罩4的侧壁上设有诱蚊口41,所述诱蚊口41的位置与所述诱蚊灯6相对应。诱蚊口41为竖直设置的条状缝隙,所述诱蚊口41圆周均布在所述灯罩4上。灯罩4的外侧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诱蚊口41的活动罩5,所述活动罩5相对所述灯罩4转动。灯罩4上设有驱动所述活动罩5转动的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4上,所述电机9的驱动轴与所述活动罩5连接。活动罩5包括罩板51和挡板52,所述挡板52圆周均布在所述罩板51上,所述挡板52的数量与所述诱蚊口41的数量相等,每块所述挡板52分别用于关闭或打开相对应的诱蚊口41,所述罩板51固接在所述电机9的驱动轴上,所述。挡板52为条状结构,其上端固接在所述罩板51上,其下端悬空设置,所述挡板5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诱蚊口41的宽度,所述挡板5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诱蚊口41的长度。灯柱1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为所述电机9提供电源的蓄电池8,活动罩5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7,太阳能光伏板7安装在所述罩板51上。蓄电池8与太阳能光伏板7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8与电机9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其中灯体3和诱蚊灯6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外部电源上,灯柱1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当灯体3和诱蚊灯6常亮时,电机9运行并转动活动罩5,将灯罩4的诱蚊口41打开;当灯体3和诱蚊灯6由常亮切换到关闭时,电机9运行并转动活动罩5,将灯罩4的诱蚊口41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包括灯柱(1)、灯体(3)和灯座(2),所述灯座(2)设置在所述灯柱(1)的上端,所述灯体(3)设置在所述灯座(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2)的上方设有灯罩(4),所述灯罩(4)内设有诱蚊灯(6),所述灯罩(4)的侧壁上设有诱蚊口(41),所述诱蚊口(41)的位置与所述诱蚊灯(6)相对应;所述灯罩(4)的外侧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诱蚊口(41)的活动罩(5),所述活动罩(5)相对所述灯罩(4)转动,所述灯罩(4)上设有驱动所述活动罩(5)转动的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4)上,所述电机(9)的驱动轴与所述活动罩(5)连接,所述灯柱(1)内设有为所述电机(9)提供电源的蓄电池(8),所述活动罩(5)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包括灯柱(1)、灯体(3)和灯座(2),所述灯座(2)设置在所述灯柱(1)的上端,所述灯体(3)设置在所述灯座(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2)的上方设有灯罩(4),所述灯罩(4)内设有诱蚊灯(6),所述灯罩(4)的侧壁上设有诱蚊口(41),所述诱蚊口(41)的位置与所述诱蚊灯(6)相对应;所述灯罩(4)的外侧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诱蚊口(41)的活动罩(5),所述活动罩(5)相对所述灯罩(4)转动,所述灯罩(4)上设有驱动所述活动罩(5)转动的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4)上,所述电机(9)的驱动轴与所述活动罩(5)连接,所述灯柱(1)内设有为所述电机(9)提供电源的蓄电池(8),所述活动罩(5)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蚊口(41)为竖直设置的条状缝隙,所述诱蚊口(41)圆周均布在所述灯罩(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罩(5)包括罩板(51)和挡板(52),所述挡板(52)圆周均布在所述罩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芬芬费琦许伟荣唐震坤姚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亿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