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压阀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80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油压阀盖,包括阀盖,阀盖中部设有用来穿置阀芯杆的阀芯杆通孔,所述阀盖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自与阀盖接触面沿轴向向下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轴心均与所述阀盖的阀芯杆通孔的轴心重合,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杆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与所述阀芯杆通孔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壁上套设有PTFE套环;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通孔,所述阀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各固定通孔对应的螺纹通孔,每个对应的固定通孔与所述螺纹通孔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该油压阀盖通过在阀盖的内部增加压盖,能够减少酸碱对阀盖石墨填料的影响,降低阀盖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压阀盖
本技术涉及油压阀盖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油压阀盖。
技术介绍
在粘胶工厂吸收槽活性炭再生程序中,油压主阀主要步序分为进气(关)、所有阀关(关)、氮气(开)、蒸汽(关)、释压(关)、干燥(开)、冷却(开)、排气(关)八个步骤;对目前油压主阀,如图1所示,油压阀盖一般采用石墨材料制成,油压阀盖的内侧下部为石墨盘根,油压阀盖下部设置有吸收槽,吸收槽中有软水、脱硫脱酸液、空气、污气、氮气、低压蒸汽等,由于油压阀盖的石墨盘根位于吸收槽的上方,石墨盘根在酸碱的浸泡下发生膨胀,在蒸馏气中又变干,造成石墨颗粒脱落,磨损套环及阀芯,进而加剧酸碱进入油压阀盖的阀芯杆通孔的密封腔中,因此需要对油压阀盖的石墨盘根处进行保护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油压阀盖,通过在阀盖的内部增加压盖和PTFE套环,能够避免酸碱进入阀盖的阀芯杆通孔内,从而减少酸碱对阀盖石墨填料的影响,降低阀盖的磨损。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油压阀盖,包括阀盖,阀盖中部设有用来穿置阀芯杆的阀芯杆通孔,所述阀盖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自与阀盖接触面沿轴向向下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油压阀盖,包括阀盖(1),阀盖(1)中部设有用来穿置阀芯杆(5)的阀芯杆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压盖(2);所述压盖(2)自与阀盖(1)接触面沿轴向向下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的轴心均与所述阀盖(1)的阀芯杆通孔(1‑1)的轴心重合,所述第一通孔(2‑1)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杆通孔(1‑1)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2‑2)的直径与所述阀芯杆通孔(1‑1)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周壁上套设有PTFE套环(3),所述PTFE套环(3)的外圆直径与第一通孔(2‑1)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压阀盖,包括阀盖(1),阀盖(1)中部设有用来穿置阀芯杆(5)的阀芯杆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压盖(2);所述压盖(2)自与阀盖(1)接触面沿轴向向下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的轴心均与所述阀盖(1)的阀芯杆通孔(1-1)的轴心重合,所述第一通孔(2-1)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杆通孔(1-1)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2-2)的直径与所述阀芯杆通孔(1-1)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周壁上套设有PTFE套环(3),所述PTFE套环(3)的外圆直径与第一通孔(2-1)直径一致,内圆直径与第二通孔(2-2)直径一致;所述PTFE套环(3)沿轴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孔(2-1)沿轴向的长度一致或略大于第一通孔(2-1)沿轴向的长度;所述压盖(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通孔(2-3),所述阀盖(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各固定通孔(2-3)对应的螺纹通孔(1-2),每个对应的固定通孔(2-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启喆
申请(专利权)人: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