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71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包括建筑楼体,建筑楼体分为若干楼层,在每层楼层的外侧均设有桃花池,楼层的顶部设有退台,退台上竖直设有若干下水管道,下水管道在每个桃花池斜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漏孔,在漏孔的下方设有洒水机构,洒水机构包括洒水斗以及下水管道上的曲柄,曲柄的一端与下水管道转动连接,下水管道上还设有若干风车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整个建筑通过层层出挑花池进行绿化设计,保证建筑效果及遮阳效果,植物冬季死亡、光线进入,夏季植物长出、开花使其遮阳而富有色彩表情,并且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利用驱动洒水机构均匀浇水,不仅保证了植株浇水的均匀性,并且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
技术介绍
在快节奏、大发展的当下,建筑大多缺乏和城市的有机联系,同时也缺乏原创精神,中国当今城市的同质化,已是大家的共识,很多建筑已脱离了场所、功能、空间、艺术的属性,而加上了产品和金融的特征,被大量复制生产。土地在政府的眼中已是规划指标和金钱的特质,是GDP的指标。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已发生变化,大量的库存就此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做出有地域性、原创性的设计作品,是每个建筑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并持之以恒的课题,在建筑的采光和遮阳问题上,一直是建筑师们难以全面解决的问题,随着季节的需求不同,对于室内温度和采光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包括建筑楼体,所述建筑楼体分为若干楼层,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所述楼层的外侧均设有桃花池,所述楼层的顶部设有退台,所述退台上竖直设有若干下水管道,所述下水管道垂直延伸到建筑楼体的底部并位于每个所述桃花池的一侧,所述下水管道在每个桃花池斜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漏孔,在所述漏孔的下方设有洒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洒水斗以及下水管道上的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下水管道转动连接,所述洒水斗的侧壁上固设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下水管道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与所述曲柄通过一根连杆连接,且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水管道上还设有若干风车组件,所述风车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曲柄与所述下水管道转动连接处的轮轴以及所述轮轴四周环形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扇。优选的,所述桃花池内设置有上部敞开的腔体,所述桃花池的腔体内装配有水平的隔网,所述隔网上放置有土壤层,所述隔网上装配有垂直向下的若干毛细条。优选的,所述洒水斗靠近所述下水管道的一端为封闭状,其顶端和远离下水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状。优选的,所述轮轴与所述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毛细条均匀等间距排布在桃花池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整个建筑通过层层出挑花池进行绿化设计,保证建筑效果及遮阳效果,人性化的垂直绿化设计从地面延续到楼顶,让建筑和植物充分融合,垂直绿化的栽植通过建筑出挑花池的方式,植物冬季死亡、光线进入,夏季植物长出、开花使其遮阳而富有色彩表情,绿化带维护的成本低廉而有效,在楼顶的退台能够有效将下雨的雨水从下水管道上引下,从每个漏孔中漏下,并且洒水机构通过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每个风车组件的转动,带动曲柄以轮轴为圆心做整圆周运动,利用曲柄摇杆机构的原理通过连杆带动比曲柄长度长的摇杆摆动,同时带动洒水斗不停的上下摆动,使漏孔中漏下的水能够均匀浇灌在桃花池内的没一个角落,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利用驱动洒水机构均匀浇水,不仅保证了植株浇水的均匀性,并且节能环保,浇灌后的水能够通过土壤层漏入腔体中,防止浇水过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同时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毛细条可以将腔体中存储的水分吸取到隔网上部的土壤层中,这样可以在天气干旱时为桃花池上的土壤层供水,合理的设计保证了植株的成活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水管道和桃花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楼体;10、楼层;11、退台;2、桃花池;20、土壤层;21、腔体;22、毛细条;23、隔网;3、下水管道;30、漏孔;4、洒水机构;40、洒水斗;41、摇杆;42、转轴;43、曲柄;44、连杆;5、风车组件;50、轮轴;51、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包括建筑楼体1,建筑楼体1分为若干楼层10,在每层楼层10的外侧均设有桃花池2,桃花池2内设置有上部敞开的腔体21,桃花池2的腔体21内装配有水平的隔网23,隔网23上放置有土壤层20,隔网23上装配有垂直向下的若干毛细条22,毛细条22均匀等间距排布在桃花池2内毛细条22均匀等间距排布在桃花池2内,楼层10的顶部设有退台11,退台11上竖直设有若干下水管道3,下水管道3垂直延伸到建筑楼体1的底部并位于每个桃花池2的一侧,下水管道3在每个桃花池2斜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漏孔30,在漏孔30的下方设有洒水机构4,洒水机构4包括洒水斗40以及下水管道3上的曲柄43,洒水斗40靠近下水管道3的一端为封闭状,其顶端和远离下水管道3的一端为开口状,曲柄43的一端与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洒水斗40的侧壁上固设有摇杆41,摇杆41的一端通过转轴42与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摇杆41与曲柄43通过一根连杆44连接,且曲柄43的一端与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摇杆41的一端与连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下水管道3上还设有若干风车组件5,风车组件5包括同轴设置在曲柄43与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处的轮轴50以及轮轴50四周环形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扇叶51,轮轴50与述曲柄43的一端固定连接,整个建筑通过层层出挑花池进行绿化设计,保证建筑效果及遮阳效果,人性化的垂直绿化设计从地面延续到楼顶,让建筑和植物充分融合,垂直绿化的栽植通过建筑出挑花池的方式,植物冬季死亡、光线进入,夏季植物长出、开花使其遮阳而富有色彩表情,绿化带维护的成本低廉而有效,在楼顶的退台11能够有效将下雨的雨水从下水管道3上引下,从每个漏孔30中漏下,并且洒水机构4通过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每个风车组件5的转动,带动曲柄43以轮轴50为圆心做整圆周运动,利用曲柄摇杆机构的原理通过连杆44带动比曲柄43长度长的摇杆41摆动,同时带动洒水斗40不停的上下摆动,使漏孔30中漏下的水能够均匀浇灌在桃花池2内的没一个角落,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利用驱动洒水机构4均匀浇水,不仅保证了植株浇水的均匀性,并且节能环保,浇灌后的水能够通过土壤层20漏入腔体21中,防止浇水过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同时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毛细条22可以将腔体21中存储的水分吸取到隔网23上部的土壤层20中,这样可以在天气干旱时为桃花池2上的土壤层20供水,合理的设计保证了植株的成活率更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包括建筑楼体(1),所述建筑楼体(1)分为若干楼层(10),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所述楼层(10)的外侧均设有桃花池(2),所述楼层(10)的顶部设有退台(11),所述退台(11)上竖直设有若干下水管道(3),所述下水管道(3)垂直延伸到建筑楼体(1)的底部并位于每个所述桃花池(2)的一侧,所述下水管道(3)在每个桃花池(2)斜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漏孔(30),在所述漏孔(30)的下方设有洒水机构(4),所述洒水机构(4)包括洒水斗(40)以及下水管道(3)上的曲柄(43),所述曲柄(43)的一端与所述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所述洒水斗(40)的侧壁上固设有摇杆(41),所述摇杆(41)的一端通过转轴(42)与所述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所述摇杆(41)与所述曲柄(43)通过一根连杆(44)连接,且所述曲柄(43)的一端与所述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4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水管道(3)上还设有若干风车组件(5),所述风车组件(5)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曲柄(43)与所述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处的轮轴(50)以及所述轮轴(50)四周环形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扇(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绿色遮阳的呼吸式外墙,包括建筑楼体(1),所述建筑楼体(1)分为若干楼层(10),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所述楼层(10)的外侧均设有桃花池(2),所述楼层(10)的顶部设有退台(11),所述退台(11)上竖直设有若干下水管道(3),所述下水管道(3)垂直延伸到建筑楼体(1)的底部并位于每个所述桃花池(2)的一侧,所述下水管道(3)在每个桃花池(2)斜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漏孔(30),在所述漏孔(30)的下方设有洒水机构(4),所述洒水机构(4)包括洒水斗(40)以及下水管道(3)上的曲柄(43),所述曲柄(43)的一端与所述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所述洒水斗(40)的侧壁上固设有摇杆(41),所述摇杆(41)的一端通过转轴(42)与所述下水管道(3)转动连接,所述摇杆(41)与所述曲柄(43)通过一根连杆(44)连接,且所述曲柄(43)的一端与所述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4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航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