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包括:多个桩基,多个桩基设置在河滩上和/或靠近河滩的河床上,立柱,立柱的一端和桩基连接,道路,道路和立柱连接,房屋,房屋设置在道路的侧面,房屋和立柱连接,下沉式车库,下沉式车库设置在河滩和房屋之间,下沉式车库和立柱连接,下沉式车库的一端和房屋连接。这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利用在河滩上建设道路、房屋等人居环境,可以节约建设用地,并且可以对房屋进行售卖,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具有工程浩大、耗资巨大的特点,对此,政府在对水环境治理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会面临资金方面的困难,这就阻碍了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用于设置在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包括:多个桩基,多个所述桩基设置在所述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多个所述桩基之间间隔设置;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和所述桩基连接,所述立柱的轴线平行于竖直线;道路,所述道路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道路跨越多个所述立柱,所述道路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一空间;房屋,所述房屋设置在所述道路的侧面,所述房屋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房屋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二空间;下沉式车库,所述下沉式车库设置在所述河滩和所述房屋之间,所述下沉式车库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一端和所述房屋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另一端和所述河滩和/或所述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三空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屋顶花园,所述屋顶花园设置在所述道路远离所述河滩的一侧,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屋顶花园跨越多个所述立柱,所述屋顶花园设置在所述房屋的侧面,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房屋之间具有供使用者进出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房屋的通道。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道路包括人行道和行车道,所述人行道设置在所述行车道的侧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道路上的所述行车道上远离所述河滩的一面的标高不小于所述河滩百年行洪高程。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房屋上靠近所述河滩的一面的标高不小于所述河滩百年行洪高程。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沉式车库上靠近所述河滩的一面的标高不小于所述河滩五十年行洪高程。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房屋和所述下沉式车库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房屋和多个所述下沉式车库均沿着所述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相邻所述下沉式车库之间设置有绿植种植带,所述绿植种植带上用于种植植物。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屋顶花园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屋顶花园沿着所述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房屋上具有污水排出管道,所述道路上具有雨水排出管道,所述污水排出管道和所述雨水排出管道之间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将桩基设置在河滩或者靠近河滩的河床上,然后将立柱的一端和桩基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立柱可以为道路、房屋以及下沉式车库提供支撑,保障道路、房屋以及下沉式车库的结构稳定,利用在河滩上建设道路、房屋等人居环境,可以节约建设用地,并且可以对房屋进行售卖,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中的道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中的桩基的位置分布图。图标:100-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110-房屋;111-通道;120-下沉式车库;130-桩基;140-屋顶花园;150-道路;151-人行道;152-行车道;160-立柱;170-河滩;180-河床;190-绿植种植带;200-污水排出管道;201-雨水排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100,用于设置在河滩170上和/或靠近河滩170的河床180上,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这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100包括:多个桩基130,多个桩基130设置在河滩170上和/或靠近河滩170的河床180上,多个桩基130之间间隔设置;立柱160,立柱160的一端和桩基130连接,立柱160的轴线平行于竖直线;道路150,道路150和立柱160连接,道路150跨越多个立柱160,道路150和河滩170和/或靠近河滩170的河床180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一空间;房屋110,房屋110设置在道路150的侧面,房屋110和立柱160连接,房屋110和河滩170和/或靠近河滩170的河床180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二空间;下沉式车库120,下沉式车库120设置在河滩170和房屋110之间,下沉式车库120和立柱160连接,下沉式车库120的一端和房屋110连接,下沉式车库120的另一端和河滩170和/或河床180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三空间。设置在河滩170上或者靠近河滩170的河床180上的桩基130可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用于设置在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桩基,多个所述桩基设置在所述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多个所述桩基之间间隔设置;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和所述桩基连接,所述立柱的轴线平行于竖直线;道路,所述道路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道路跨越多个所述立柱,所述道路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一空间;房屋,所述房屋设置在所述道路的侧面,所述房屋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房屋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二空间;下沉式车库,所述下沉式车库设置在所述河滩和所述房屋之间,所述下沉式车库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一端和所述房屋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另一端和所述河滩和/或所述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三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用于设置在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桩基,多个所述桩基设置在所述河滩上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上,多个所述桩基之间间隔设置;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和所述桩基连接,所述立柱的轴线平行于竖直线;道路,所述道路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道路跨越多个所述立柱,所述道路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一空间;房屋,所述房屋设置在所述道路的侧面,所述房屋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房屋和所述河滩和/或靠近所述河滩的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二空间;下沉式车库,所述下沉式车库设置在所述河滩和所述房屋之间,所述下沉式车库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一端和所述房屋连接,所述下沉式车库的另一端和所述河滩和/或所述河床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河水的第三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屋顶花园,所述屋顶花园设置在所述道路远离所述河滩的一侧,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屋顶花园跨越多个所述立柱,所述屋顶花园设置在所述房屋的侧面,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房屋之间具有供使用者进出所述屋顶花园和所述房屋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廊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运平,
申请(专利权)人:方运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