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669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本体、连接杆、弹簧和第一减振块,连接杆贯穿本体,弹簧和第一减振块均套设在连接杆上,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减振块相抵接。通过设有连接杆,可以方便将隔声板或其他板材固定在连接杆上,方便安装;同时,设有弹簧和第一减振块,可以实现对板材上传导声音的减振,大大减少了经过本体传导至墙体的声音,有效减少了声音带来的振动,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墙板的安装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室内隔音方式通常采用一些普通装饰木板等传统材料,把材料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墙身和地面的基材上。现有的隔声板大多直接粘贴在墙体上,或者通过与墙体固定的龙骨相固定,在使用时声音容易通过隔声板传导至墙体,造成墙体和隔声板的振动。同时,对于大多吊顶的天花板来说,隔声板安装结构复杂,加工不便,且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本体、连接杆、弹簧和第一减振块,连接杆贯穿本体,弹簧和第一减振块均套设在连接杆上,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减振块相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连接杆,可以方便将隔声板或其他板材固定在连接杆上,方便安装;同时,设有弹簧和第一减振块,可以实现对板材上传导声音的减振,大大减少了经过本体传导至墙体的声音,有效减少了声音带来的振动,满足使用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的截面呈方形,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本体的底边。由此,可以简化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的底边设有安装孔,第一减振块的一端穿出安装孔,第一减振块的端面超出本体的底部端面。由此,第一减振块的端面超出本体的底部端面,可以有效避免连接杆上安装的板材与本体直接接触,使得第一减振块更有效的实现减振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减振块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相抵接。由此,设有限位槽,可以方便弹簧的安装和固定,便于弹簧实现进一步的减振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块,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相抵接。由此,设有固定块,可以方便弹簧的安装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减振块,第二减振块设于本体的顶部,第二减振块的一端超出本体的顶边所在端面,第二减振块一端的外径小于另一端的外径。由此,设有第二减振块,且第二减振块的一端超出本体的顶边所在端面,从而,避免了本体与墙体的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第二减振块进行接触,进一步达到减振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为螺纹杆。由此,可以方便连接杆上各部件及板材的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压紧片和螺母,压紧片和螺母均套设在连接杆上,压紧片位于螺母与第一减振块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压紧片和螺母将板材压紧固定在本体上,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连接装置,包括本体1、连接杆2、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连接杆2贯穿本体1,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均套设在连接杆2上,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减振块4相抵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体1采用金属材质,保证本体1的连接强度。该连接装置主要运用于在吊顶的天花板上安装隔声板,因此,本体1的高度与吊顶到顶面墙体的距离相一致,从而便于本体1的安装。本体1的截面呈方形,本体1呈框体结构,有效节省了材料,连接杆2的一端贯穿本体1的底边。其中,连接杆2为螺纹杆,方便隔声板或其他板材安装在连接杆2上。本体1的底边设有安装孔,第一减振块4的一端穿出安装孔,第一减振块4的端面超出本体1的底部端面。第一减振块4穿出的一端外径较小,使得第一减振块4在使用时不会脱离本体1。同时,第一减振块4的端面超出本体1的底部端面,使得板材安装在连接杆2上时,是与第一减振块4的端面接触,从而避免了板材与本体1的直接接触,达到减振的效果。第一减振块4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41,弹簧3的一端与限位槽41相抵接。限位槽41的内径大于弹簧3的外径,方便弹簧3的安装,连接杆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块5,弹簧3的另一端与固定块5相抵接,固定块5固定在连接杆2上,从而实现对弹簧3的固定安装,使得弹簧3实现减振效果。本技术的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减振块6,第二减振块6设于本体1的顶部,第二减振块6的一端超出本体1的顶边所在端面,第二减振块6一端的外径小于另一端的外径,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减振块6与墙体配合安装时脱离本体1。由此,通过设有第二减振块6,可以使得本体1通过第二减振块6与墙体接触,通过第二减振块6实现减振效果。其中,第一减振块4和第二减振块6均为橡胶块,具有很好的减振缓冲效果。连接装置还包括压紧片7和螺母8,压紧片7和螺母8均套设在连接杆2上,压紧片7位于螺母8与第一减振块4之间。其中,压紧片7为薄片;通过压紧片7与螺母的共同作用,可以将板材固定在连接杆相应的固定,方便安装。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连接杆(2)、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所述连接杆(2)贯穿所述本体(1),所述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均套设在连接杆(2)上,所述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减振块(4)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连接杆(2)、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所述连接杆(2)贯穿所述本体(1),所述弹簧(3)和第一减振块(4)均套设在连接杆(2)上,所述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减振块(4)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截面呈方形,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贯穿本体(1)的底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边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减振块(4)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减振块(4)的端面超出本体(1)的底部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块(4)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41),所述弹簧(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茂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