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及含有其的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54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包括直径相同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上电极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接线柱,所述下电极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二接线柱,所述下电极边缘处还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接线柱从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的直径,且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的膜穿孔,所述下电极下方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上述结构,形成了从所述上电极、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下电极到所述垫圈之间的紧密的连接关系。提升了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及含有其的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用水的要求也在提升,目前,电解水器具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并被广泛使用。在电解水器具中,设有电解水装置,用于水的电解,是电解器具的核心部件。现在的电解水器具中,常规的电解水装置,容易出现正负极之间漏水的现象,导致使用的寿命不长、无法有效分离电解出的氢气和氧气以便选择使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电解水器具的使用时间和消费者的饮水健康。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解水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包括直径相同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上电极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接线柱,所述下电极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二接线柱,所述下电极边缘处还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接线柱从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的直径,且所述离子交换膜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的膜穿孔,所述下电极下方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上述结构,形成了从所述上电极、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下电极到所述垫圈之间的紧密的连接关系,为整体结构的防水提供基础。进一步,所述垫圈靠近所述下电极面设有向内的环状凹槽,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套设于所述环状凹槽中。所述环状凹槽配合所述上下电极的结构设计,提高防水效果。进一步,所述垫圈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垫圈穿孔。进一步,所述垫圈穿孔对应所述缺口处,设有环状适配的防漏凸起,防止从所述缺口处漏水。进一步,所述垫圈下方为固定板,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穿过所述固定板,并在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将所述上电极、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下电极到所述垫圈紧密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之间设有环状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上,同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之间,防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配合处漏水。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突出于表面,并与所述垫圈适配的环状凸缘。进一步,还包括环状防水罩,所述防水罩中部设有露出所述上电极的通孔,所述防水罩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防漏台阶,所述上电极、所述下电极、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垫圈、所述凸缘均套设于所述第一防漏台阶中,提高防水效果。进一步,由于所述上/下电极的直径较小,所以在所述第一防漏台阶的顶部设有第二防漏台阶,所述第二防漏台阶与所述上电极的边缘适配。一种含有所述防漏水电解装置的器具。本技术的所述防漏水电解装置,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整体的防水性能。安装有所述防漏水电解装置的器具也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电极、离子交换膜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并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包括直径相同的上电极2和下电极4,上电极2与下电极4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3,本实施例中,上电极2为阴极,下电极4为阳极,上电极2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接线柱21,下电极4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二接线柱41,下电极4边缘处还设有缺口42,第一接线柱21从缺口42穿过,防止发生短路,离子交换膜3的直径大于上电极2和下电极4的直径,且离子交换膜3上设有用于穿过第一接线柱21的膜穿孔31(为提升防水效果,膜穿孔31与第一接线柱21直接也需要采用紧密配合),下电极下方设有垫圈5,垫圈5的直径大于上电极2和下电极4,中部镂空。上述结构,形成了从上电极2、离子交换膜3、下电极4到垫圈5之间的紧密的连接关系,为整体结构的防水提供基础,并且,本申请中,第一接线柱21和第二接线柱41的数量均为2个,且连线相互垂直,相比于单个接线柱,具有更加均匀的电离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垫圈5采用硅胶或者类似的软胶材质,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进一步,垫圈5靠近下电极4的一面设有向内的环状凹槽52,上电极2和下电极4套设于环状凹槽52中。环状凹槽52配合上下电极的结构设计,提高防水效果。进一步,垫圈5上设有用于穿过第一接线柱21和第二接线柱41的垫圈穿孔51,且所述垫圈穿孔51与所述第一接线柱21和所述第二接线柱41相互紧配。进一步,垫圈穿孔51对应缺口42处,设有环状适配的防漏凸起53,防止从缺口42处漏水。进一步,垫圈5下方为固定板6,第一/第二接线柱穿过固定板6,通过位于固定板6上的小孔61后,在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将上电极2、离子交换膜3、下电极4到垫圈5紧密的固定在固定板6的一侧,采用螺母固定时,第一/第二接线柱上需要设置有螺纹,如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也可。进一步,固定板(6)与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之间设有环状硅胶套,硅胶套套设在第一/第二接线柱上,同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之间,具体的,可以设置在螺母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螺母压紧该硅胶套,防止固定板(6)与第一/第二接线柱配合处漏水。进一步,固定板6上设有突出于表面,并与垫圈5适配的环状凸缘62。进一步,还包括环状防水罩1,防水罩中部设有露出上电极的通孔11,防水罩1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防漏台阶12,上电极2、下电极4、离子交换膜2、垫圈5、凸缘62均套设于第一防漏台阶12中,提高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为提升防水罩1的防水效果,该防水罩1采用硅胶或者类似的软胶材质。进一步,由于上/下电极的直径较小,所以在第一防漏台阶12的顶部设有第二防漏台阶13,第二防漏台阶13与上电极2的边缘适配。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要防水部件与电解结构,如上电极1、下电极4、离子交换膜2、垫圈5等,主体均为圆形或者环状结构,这一结构能够形成较为紧密的配合,但并不限定了上述结构仅为圆形或者环状,实际上,根据产品设计的需要,这些部件设计成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也能达到紧密配合的效果,属于同等手段的直接替换,也应当认定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一种含有该防漏水电解装置的器具,该器具可以是电解水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相同的上电极(2)和下电极(4),所述上电极(2)与所述下电极(4)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3),所述上电极(2)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接线柱(21),所述下电极(4)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二接线柱(41),所述下电极(4)边缘处还设有缺口(42),所述第一接线柱(21)从所述缺口(42)穿过,所述离子交换膜(3)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4)的直径,且所述离子交换膜(3)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的膜穿孔(31),所述下电极下方设有垫圈(5),所述垫圈(5)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4)。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6 CN 20182006948151.一种防漏水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相同的上电极(2)和下电极(4),所述上电极(2)与所述下电极(4)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3),所述上电极(2)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接线柱(21),所述下电极(4)边缘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二接线柱(41),所述下电极(4)边缘处还设有缺口(42),所述第一接线柱(21)从所述缺口(42)穿过,所述离子交换膜(3)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4)的直径,且所述离子交换膜(3)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的膜穿孔(31),所述下电极下方设有垫圈(5),所述垫圈(5)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4)。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防漏水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5)靠近所述下电极(4)面设有向内的环状凹槽(52),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4)套设于所述环状凹槽(52)中。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防漏水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5)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柱(21)和所述第二接线柱(41)的垫圈穿孔(51)。4.如权利要求3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阳升邓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蜗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