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48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包括有定位基座,定位基座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的外延分布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的底部与定位基座相连,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包括有转轴,转轴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定位基座相连,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导轨,转向导轨与导轨组件处于同一水平面,驱动组件上连接有电控组件,电控组件上连接有遥控接收器。由此,采用十字形交叉设计,实现横向、纵向的导轨引导切换,可采用电机辅助完成换向,实现零等待的切换。依托于有延展边与防脱板的相互配合,在导轨切换期间保证滑梭不松脱,提高使用安全。设置有引导槽,实现滑梭的便捷化引导,运动阻尼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命线换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是常见的作业方式,当操作人员在离地面很高的位置时,需要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发生坠落危险,若缺少防护措施,则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在高空作业上通常使用的防坠落装置为水平生命线系统,其一般包括两端由底座固定的钢索,及滑动挂置在钢索上的滑梭构成,在钢索与固定支撑点之间也连接有减震器和张紧器,以调节钢索的松紧度并降低钢索的震动,在两端的底座之间也设置有对钢索进行支撑的中间支撑点。但是,现有的高空作业中,往往会遇到不同导轨之间走向的切换问题。目前常见的是人员取下滑梭之后,进行位置切换。这样,使用时候不便捷。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存在滑梭分离的操作,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换句话说,无法实现非分离方式的换向、转向。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本技术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包括有定位基座,其中:所述定位基座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的外延分布有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的底部与定位基座相连,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定位基座相连,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导轨,所述转向导轨与导轨组件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上连接有遥控接收器。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控制端与电控组件相连,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有电控盒,所述电控和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控盒上端连接有遥控接收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供能组件。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供能组件为市电接口,或是为蓄电池,或是为太阳能电池,所述遥控接收器设置有内置天线。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电控组件上设置有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为蜂鸣器和/或提示灯。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基座上设置有若干成对分布的延展边,所述导轨组件位于成对分布的延展边之间,所述定位基座上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穿设有定位螺栓。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基座下方安装有抬高底座。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导轨组件包括有承载导轨主体,所述承载导轨主体外套设有导轨外壳,所处导轨外壳的顶部和/或两侧,分布有引导槽。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衔接引导条。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转向导轨的两侧镜像设置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朝外一侧为圆弧面,所述防脱板的高度大于转向导轨高度。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中,所述转向导轨包括有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的顶部和/或两侧,分布有引导槽。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十字形交叉设计,实现横向、纵向的导轨引导切换,可采用电机辅助完成换向,实现零等待的切换。2、依托于有延展边与防脱板的相互配合,在导轨切换期间保证滑梭不松脱,提高使用安全。3、设置有引导槽,实现滑梭的便捷化引导,运动阻尼小。4、能加装抬高底座,便于实现排水和配合现有导轨实现高度调节,保证与现有导轨的衔接密合。5、采用遥控参与控制,使用便利。6、整体构造简单,易于装配与维护。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定位基座2导轨组件3转向导轨4电控组件5遥控接收器6供能组件7提示组件8延展边9定位螺栓10承载导轨主体11导轨外壳12引导槽13衔接引导条14防脱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包括有定位基座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便于用户根据实际走向的需要,实现生命线所述导轨的引导切换,无需繁琐的取下、安装滑梭,在定位基座1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具体来说,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的外延分布有导轨组件2,导轨组件2的底部与定位基座1相连。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处于衔接位置的导轨组件2与定位基座1的稳固连接,不影响使用安全。并且,考虑到自由转向的便利,有效实现导轨的遥控切换。结合实际实施来看,为了实现顺畅的遥控控制,将用户佩戴的滑梭引导到指定的转向方向上,本技术采用的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包括有转轴(图中未示出),转轴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驱动控制组件与定位基座1相连,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导轨3,转向导轨3与导轨组件2处于同一水平面。再者,驱动组件上连接有电控组件4,电控组件4上连接有遥控接收器5,提升遥控操作的便捷性,可实现非接触方式的操控。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提高切换导轨期间的速率,尽可能实现零等待切换,所采用的驱动组件为电机,电机的驱动控制端与电控组件4相连。为了实现管控与室外使用期间的防水、防晒,采用的电控组件4包括有电控盒,电控和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控盒上端连接有遥控接收器5,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供能组件6。同时,为了满足长时间的稳定工作需要,供能组件6为市电接口。并且,考虑到某些特殊应用的需要,亦可以采用蓄电池构成供能组件6。再者,针对某些屋顶布局使用的需要,亦可以为太阳能电池。当然,为了拥有较佳的遥控控制效果,遥控接收器5设置有内置天线。考虑到能够有效给予适当的遥控反馈或是控制反馈,采用的电控组件4上设置有蜂鸣器和/或提示灯构成的提示组件7。进一步来看,本技术子啊定位基座1上设置有若干成对分布的延展边8,导轨组件2位于成对分布的延展边8之间。这样,能够保证在换向期间,滑梭受到较佳的引导,不出现意外松脱。同时,为了满足诸如屋顶等排水、提升安装定位的需要,还可以在定位螺栓9上套设有抬高底座(图中未示出)。这样,不会直接贴合在安装面上,有一定的间隙,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结合实际装配来看,考虑到能够拥有较佳的应力承载效果,在出现意外冲击的时候,可保证滑梭始终与导轨结合,本技术采用的导轨组件2包括有承载导轨主体10,承载导轨主体10外套设有导轨外壳11。由此,满足多重结构的加固需求。同时,所处导轨外壳11的顶部和/或两侧,分布有引导槽12。这样,可让滑梭更好的贴合在导轨外壳11上,接受滑动引导。同时,考虑到与现场分布的导轨实现稳固衔接,采用的导轨外壳11的前端设置有衔接引导条13。再进一步来看,为了在转向期间保证滑梭不会从转向导轨3上松脱,本技术在转向导轨3的两侧镜像设置有防脱板14,防脱板14的朝外一侧为圆弧面,防脱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包括有定位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座(1)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的外延分布有导轨组件(2),所述导轨组件(2)的底部与定位基座(1)相连,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定位基座(1)相连,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导轨(3),所述转向导轨(3)与导轨组件(2)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电控组件(4),所述电控组件(4)上连接有遥控接收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包括有定位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座(1)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的外延分布有导轨组件(2),所述导轨组件(2)的底部与定位基座(1)相连,所述十字形交叉引导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定位基座(1)相连,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导轨(3),所述转向导轨(3)与导轨组件(2)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电控组件(4),所述电控组件(4)上连接有遥控接收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控制端与电控组件(4)相连,所述电控组件(4)包括有电控盒,所述电控和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控盒上端连接有遥控接收器(5),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供能组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组件(6)为市电接口,或是为蓄电池,或是为太阳能电池,所述遥控接收器(5)设置有内置天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轨道生命线四向电动换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4)上设置有提示组件(7),所述提示组件(7)为蜂鸣器和/或提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博乐
申请(专利权)人: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