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纯提专利>正文

管咀排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64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管嘴排泥管用于沉淀池排泥。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现行穿孔排泥管孔口出流的框框,大胆采用管嘴出流。并将管嘴排泥管埋于集泥沟的两侧墙中,只是将管嘴吸口伸入集泥沟中。较好地解决了穿孔排泥管的堵塞和积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管咀排泥管用于水处理工程中沉淀池排泥。目前沉淀池所采用的穿孔管排泥由于排泥效率低,容易堵塞与积泥,经常停水挖泥,给管理带来很多困难。这种简单的水力排泥有被机械排泥取代的趋势。但穿孔管构造简单,无水下运动机械,许多地方目前仍在采用。本专利技术也属水力排泥,解决了穿孔排泥管堵塞和积泥的问题,可取代穿孔排泥管。根据《水力学》理论,穿孔管属于孔口出流,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没有人跳出孔口出流的框框,只是在孔口的大小及间距上做文章。本专利技术大胆地突破孔口出流的约束,采用管咀出流,具体构造见附图说明图1。管咀有圆柱形管咀,扩张管咀,渐缩管咀。其中以扩张管咀效率最高。把孔口改成扩张管咀以后,相当于把孔口改成一个水射器。孔口的流量系数μ=0.62,扩张管咀的流量系数μ=2。在同样的排泥水头下,扩张管咀的进口流速比孔口高很多。扩张管咀形式除圆形外,还可以是断面为矩形的扩张管咀。孔口流速与排泥管流速交角90度,而扩张管咀与排泥管斜交,交角30-60度,因此水流交汇损失小。孔口间距300-400毫米,排泥管中距约1.5-2.0米。穿孔管与管咀排泥管都设集泥沟,但穿孔排泥管放在集泥沟里,与另一条集泥沟里的穿孔排泥管无水力联系。而管咀排泥管埋在集泥沟的两侧墙中,只是管咀伸入两沟中,一条沟中有相邻两根管咀排泥管的管咀吸口,这样一根管咀排泥管可与相邻两根管咀排泥管协同作用,接受相邻两根管咀排泥管的援助。如利用相邻两条管咀排泥管的关闸水锤将沟中的沉泥松动,以克服污泥的起动阻力。当需要清洗时,可由一根管咀排泥管用压力水反冲,一边冲洗的同时,相邻两根管咀排泥管同时排泥,这样可以把沟底的积泥排干净。本专利技术管咀排泥管与现行穿孔排泥管相比,不仅解决了穿孔排泥管的堵塞与积泥,而且还可降低排泥水头。与现行机械排泥相比,没有水下运动部件,管理维修方便,特别适合于斜管及斜板沉淀池排泥。权利要求1.现行穿孔排泥管是在一根圆管上开孔。本专利技术管咀排泥管是在圆管上接管咀,即用管咀代替孔口。管咀的形式有圆柱形管咀,扩张管咀。以扩张管咀效率最好。扩张管咀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从水力学范畴看,本专利技术属管咀出流。2.现行穿孔排泥管放在集泥沟中,一根穿孔排泥管对应一条集泥沟。穿孔排泥管与相邻的两根无水力联系,不能互相协助。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这一缺点,将管咀排泥管埋入集泥沟的侧墙中,而管咀吸口伸入相邻的两集泥沟中,使相邻的两条管咀排泥管的吸口在同一条集泥沟中吸泥,可相互协作。如利用相邻的管咀排泥管的关闸水锤来松动沉泥,以克服污泥起动时的阻力。清洗池子时,可由一根管咀排泥管用压力水反冲,相邻两管咀排泥管同时排泥的方法把沟底积泥清洗干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管嘴排泥管用于沉淀池排泥。本专利技术突破了现行穿孔排泥管孔口出流的框框,大胆采用管嘴出流。并将管嘴排泥管埋于集泥沟的两侧墙中,只是将管嘴吸口伸入集泥沟中。较好地解决了穿孔排泥管的堵塞和积泥。文档编号E03F5/14GK1138126SQ9510595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何纯提 申请人:何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现行穿孔排泥管是在一根圆管上开孔。本专利技术管咀排泥管是在圆管上接管咀,即用管咀代替孔口。管咀的形式有圆柱形管咀,扩张管咀。以扩张管咀效率最好。扩张管咀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从水力学范畴看,本专利技术属管咀出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纯提
申请(专利权)人:何纯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