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162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把三组不同类型数变为4组同类型数,充分利用了分块数据的先验知识,在不降低PSNR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提高了压缩比。在4倍压缩的情况下,实际的压缩比提高15%‑3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压缩方法,便于硬件实现,可为微纳卫星的应用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压缩和隐藏相结合的方法,属于通信(如数据通信技术等)领域。
技术介绍
数据传输和图像处理是目前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高分辨率图像的需求越来越大,数据压缩势在必行。数据压缩分为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方法,有损压缩方法压缩比比较大,但压缩后恢复图像与原图像存在一定的信息损失,只要主客观评价指标符合要求,在实际中对应用没有多大影响。无损压缩方法压缩后恢复图像与原图像不存在信息损失,但压缩比特别小,一般2倍左右,使用场合受限,不便于进行数据传输。一般高速数据传输系统采用的压缩方法大都是有损方法,对图像来说,一般峰值信噪比(PSNR)应该达到30dB以上效果才比较理想。目前图像数据压缩方法有许多,代表性的有JPEG以及JPEG2000。压缩方法复杂,则难于硬件实现,目前JPEG2000压缩算法大都基于国外压缩芯片实现,研制成本高、受制于人;或者有的卫星任务不需要那么高的图像质量,例如卫星舱外监控、对地观测普查,小卫星、微纳卫星图像传输、技术试验卫星图像传输、空间站内部监控、地面监控系统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设原始图像A1的大小为M*N,8比特量化,将原始图像A1分成大小为K1*K2的不重叠块,每块有X1,X2,…Xk个灰度值,k=K1*K2;所述K1和K2均为正整数;(2)计算每个不重叠块的灰度平均值m,得到由k个1比特值Bj组成的集合B,j=1,2,…k;其中B满足条件:如果Xj≥m,则Bj=1,否则Bj=0;计算Bj=0对应的Xj的灰度平均值L,计算Bj=1对应的Xj的灰度平均值H,每个不重叠块得到L,H,B三组数;(3)把每个不重叠块的L,H,B三组数变为四组数,即L,H,C1,C2,其中C1和C2均为1~16比特中任意8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设原始图像A1的大小为M*N,8比特量化,将原始图像A1分成大小为K1*K2的不重叠块,每块有X1,X2,…Xk个灰度值,k=K1*K2;所述K1和K2均为正整数;(2)计算每个不重叠块的灰度平均值m,得到由k个1比特值Bj组成的集合B,j=1,2,…k;其中B满足条件:如果Xj≥m,则Bj=1,否则Bj=0;计算Bj=0对应的Xj的灰度平均值L,计算Bj=1对应的Xj的灰度平均值H,每个不重叠块得到L,H,B三组数;(3)把每个不重叠块的L,H,B三组数变为四组数,即L,H,C1,C2,其中C1和C2均为1~16比特中任意8比特形成的十进制数,对原始图像A1每个不重叠块,进行步骤(2)的操作,完成压缩;(4)将L、H、C1、C2重新进行排列:当C1≤C2时,排列为L,H,C1,C2;记为X,Y,Z1,Z2;当C1>C2时,排列为H,L,C1,C2;记为X,Y,Z1,Z2;(5)对X,Y,Z1,Z2进行差值编码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U,V,W1,W2:(6)接收端进行数据解压缩,得到四组数L,H,C1,C2;(7)把数据按顺序LHC1C2排列,得到译码后的数据,再把数据按顺序LHB排列,得到译码后的数据LHB,进而恢复出原始图像A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微纳卫星的分块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X,Y,Z1,Z2进行差值编码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当X≤Y时,差值编码处理后为:H-L,H,C2-C1,C2;记为S,U,V,W1,W2,S为0;当X>Y时,差值编码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诠回征张晨光呼延烺张茗茗刘娟妮魏佳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