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29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包括底座、顶板以及设置在底座和顶板之间的外筒筒体、上、下换热内胆,在外筒筒体的上方有半水煤气的进口,在外筒筒体下方侧面有半水煤气气体出口,在上、下换热内胆均由一个间壁式换热汽泡及设置所述间壁式换热汽泡上的数个翅片式热管组成,所述翅片式热管与间壁式换热汽泡为螺纹连接,在下换热内胆的上面连接有软水出口管,在下换热内胆的下面连接有软水进口管,在顶板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防止半水煤气的偏流,换热更加均匀,传热效率高,强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固,换热效果更好;提高换热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
技术介绍
余热利用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半水煤气是将煤和水作为气化物料进行气化的一种燃气,半水煤气是将蒸汽和空气一起吹入煤气发生炉中与赤热的无烟煤或焦炭作用而产生的煤气,是水煤气和发生炉煤气的混合气体,对于半水煤气的余热回收,目前的回收期都存在不方便拆卸的缺陷,清洗不便,换热效率低下,并且长时间使用还会造成堵塞,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该回收器可拆卸、利于清洗和吊装、气体均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包括底座、顶板以及设置在底座和顶板之间的外筒筒体、外筒筒体内设置的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在外筒筒体的上方有半水煤气的进口,在外筒筒体下方侧面有半水煤气气体出口,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均由一个间壁式换热汽泡及设置间壁式换热气泡上的数个翅片式热管组成,形成双重强化复合换热结构,所述翅片式热管与间壁式换热汽泡为螺纹连接,上换热内胆的上面连接蒸汽出口管,上换热内胆的下面连接有蒸汽进口管,在下换热内胆的上面连接有软水出口管,在下换热内胆的下面连接有软水进口管,在顶板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在下换热内胆的中下部相对应的壳体出设置左右对称的吹灰口,在外筒筒体的下方设置有卸灰口,卸灰口的下方设置卸灰板,在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的四周设置有数个热管,热管与筒体的内筒气泡为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翅片式热管通过凸台和密封圈与间壁式换热汽泡成60°,1/3翅片式热管的距离在间壁式换热汽泡内为散热段,2/3翅片式热管在间壁式换热汽泡包外为吸热段。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的上半部分别通过定组撑组合件进行支撑,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的下半部分别通过固定托架组合件进行支撑。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蒸汽出口管和软水出口管的上面分别设置有防磨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上换热内胆和下换热内胆的上方分别安装上封头防磨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外筒筒体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人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使用的双重强化复合换热结构换热效果好;(2)本技术设置的可拆卸式结构,有利于吊装、维护清理以及更换内胆和热管,设备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3)本技术进气口设置气体分布器可防止半水煤气的偏流,让半水煤气均匀分布在换热内胆周围,换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换热效率;(4)本技术所使用的热管传热能力更强,传热效率高,更有效防止堵灰,另外热管与内筒气泡的螺纹连接方式强度更高,热管不容易受到损坏,热管与内胆间的密封圈使得结构更加紧固,换热效果更好;(5)本技术采用的上下不同换热介质方法最大化的回收利用半水煤气余热资源,极大的提高换热效率;(6)本技术设置吹灰口可防止半水煤气低温露点,将煤气中的煤尘结污在热管上,影响换热效果,造成堵灰,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7)本技术所设置的热管防磨罩可防止半水煤气出带的煤尘冲刷磨损热管,从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包括底座1、顶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外筒筒体3、外筒筒体内设置的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也就是说外筒筒体的上面是顶板,下面是底座,所述外筒筒体3呈圆柱状,在外筒筒体3的上方有半水煤气的进口21,在所述外筒筒体3下方侧面有半水煤气气体出口22,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均由一个间壁式换热汽泡23及设置所述间壁式换热汽泡上的数个翅片式热管17组成,形成双重强化复合换热结构,所述翅片式热管17与间壁式换热汽泡23为螺纹连接,翅片式热管是通过螺纹旋进的,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采用上下两段换热内胆式结构,上换热内胆换热蒸汽,下换热内胆换热软水,外筒体相通,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上面连接蒸汽出口管9,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下面连接有蒸汽进口管6,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上面连接有软水出口管5,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下面连接有软水进口管4,在所述顶板11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13,用于将半水煤气均匀的吹入外筒筒体内,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中下部相对应的壳体出设置左右对称的吹灰口19,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下方设置有卸灰口20,所述卸灰口20的下方设置卸灰板2,所述翅片式热管17通过凸台31和密封圈32与间壁式换热汽泡23成60°,1/3翅片式热管17的距离在间壁式换热汽泡内为散热段,2/3翅片式热管17在间壁式换热汽泡23包外为吸热段,所述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的上半部分别通过定组撑组合件14进行支撑,所述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的下半部分别通过固定托架组合件7进行支撑,换热内胆可拆卸,上下软水进出口管与换热内胆用螺栓连接,在所述蒸汽出口管9和所述软水出口管5的上面分别设置有防磨板10,在所述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的上方分别安装上封头防磨板8,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人孔16,可定期打开人孔,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在使用过程的隐患,及时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吹灰口,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利用高压蒸汽或高压水对换热内胆进行清洗,顶板与外筒筒体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12,固定托架组合件与筒体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筋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包括底座(1)、顶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外筒筒体(3)、外筒筒体(3)内设置的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上方有半水煤气的进口(21),在所述外筒筒体(3)下方侧面有半水煤气气体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均由一个间壁式换热汽泡(23)及设置所述间壁式换热汽泡上的数个翅片式热管(17)组成,形成双重强化复合换热结构,所述翅片式热管(17)与间壁式换热汽泡(23)为螺纹连接,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上面连接蒸汽出口管(9),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下面连接有蒸汽进口管(6),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上面连接有软水出口管(5),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下面连接有软水进口管(4),在所述顶板(11)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13),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中下部相对应的壳体出设置左右对称的吹灰口(19),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下方设置有卸灰口(20),所述卸灰口(20)的下方设置卸灰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型联合余热回收器,包括底座(1)、顶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外筒筒体(3)、外筒筒体(3)内设置的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上方有半水煤气的进口(21),在所述外筒筒体(3)下方侧面有半水煤气气体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内胆(15)和下换热内胆(18)均由一个间壁式换热汽泡(23)及设置所述间壁式换热汽泡上的数个翅片式热管(17)组成,形成双重强化复合换热结构,所述翅片式热管(17)与间壁式换热汽泡(23)为螺纹连接,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上面连接蒸汽出口管(9),所述上换热内胆(15)的下面连接有蒸汽进口管(6),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上面连接有软水出口管(5),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下面连接有软水进口管(4),在所述顶板(11)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13),在所述下换热内胆(18)的中下部相对应的壳体出设置左右对称的吹灰口(19),在所述外筒筒体(3)的下方设置有卸灰口(20),所述卸灰口(20)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胜张文全吕小宝季尧杰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集能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