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26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所述圆桶的内壁贴合有电加热层,所述圆桶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所述圆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塞有橡胶塞,所述横板的上方通过第二竖板焊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圆桶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的下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焊接有桨叶,所述桨叶位于圆桶的内部;该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操作简单,使得茶叶在圆桶进行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时,在圆桶的内部不断的内外翻滚,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炒效率和烘炒质量,有利于茶叶的均匀烘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
技术介绍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现如今绿茶深受人们的喜爱,绿茶在加工时,需要进行烘炒,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烘炒,工作效率,烘炒质量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绿茶在加工时,需要进行烘炒,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烘炒,工作效率,烘炒质量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横板的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的上方通过第一竖板固定安装有圆桶,所述圆桶的内壁贴合有电加热层,所述圆桶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所述圆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塞有橡胶塞,所述横板的上方通过第二竖板焊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位于圆桶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的下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焊接有桨叶,所述桨叶位于圆桶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横板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受到的压力与横板、第一竖板、圆桶、电加热层、第二竖板、第二横板、电机、转轴、桨叶和橡胶塞的总重力相同。优选的,所述弹簧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弹簧呈等距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部套装有伸缩管。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活动插接在外管的内部,所述弹簧位于内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横板的下端面焊接,所述内管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面焊接。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底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内管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安装架滚动安装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操作简单,使得茶叶在圆桶进行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时,在圆桶的内部不断的内外翻滚,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炒效率和烘炒质量,有利于茶叶的均匀烘炒;2.将茶叶倒入圆桶中,然后依次启动气缸和电机,气缸带动横板、第一竖板和圆桶上下运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桨叶旋转对茶叶进行翻炒,操作简单,烘炒效率高;3.由于桨叶旋转对茶叶进行旋转翻炒,将茶叶向圆桶的周边推,而由于圆桶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而且圆桶是上下振动的,是圆桶内部外围的茶叶向中心处靠,使得茶叶在圆桶进行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时,在圆桶的内部不断的内外翻滚,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炒效率和烘炒质量,有利于茶叶的均匀烘炒;4.用电加热烘炒,代替传统的煤炭或天然气加热,清洁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切面图;图2为本技术伸缩管的主视切面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管的主视切面图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气缸、3横板、4第一竖板、5圆桶、6电加热层、7第二竖板、8第二横板、9电机、10转轴、11桨叶、12出料口、13橡胶塞、14弹簧、15伸缩管、151外管、152内管、16安装架、1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横板3的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一竖板4固定安装有圆桶5,所述圆桶5的内壁贴合有电加热层6,所述圆桶5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所述圆桶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内部塞有橡胶塞13,橡胶塞13为耐高温橡胶塞,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二竖板7焊接有第二横板8,所述第二横板8位于圆桶5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8的下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焊接有桨叶11,所述桨叶11位于圆桶5的内部,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桨叶11的数量。具体的,所述底板1和横板3之间焊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受到的压力与横板3、第一竖板4、圆桶5、电加热层6、第二竖板7、第二横板8、电机9、转轴10、桨叶11和橡胶塞13的总重力相同,通过弹簧14的弹力支撑横板3、第一竖板4、圆桶5、电加热层6、第二竖板7、第二横板8、电机9、转轴10、桨叶11和橡胶塞13,使得气缸2只需做少量的工就能带动横板3、第一竖板4、圆桶5、电加热层6、第二竖板7、第二横板8、电机9、转轴10、桨叶11和橡胶塞13整体上下振动。具体的,所述弹簧14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弹簧14呈等距分布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的数量。具体的,所述弹簧14的外部套装有伸缩管15,通过伸缩管15的作用,有效的减少横板3的晃动幅度。具体的,所述伸缩管15包括外管151和内管152,所述内管152活动插接在外管151的内部,所述弹簧14位于内管152的内部,所述外管151的上端与横板3的下端面焊接,所述内管152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面焊接,对伸缩管15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具体的,所述外管151的底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内管152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安装架16滚动安装有滚轮17,通过滚轮17的作用,方便外管151和内管152之间的顺畅滑动。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开启电加热层6,其电加热层6是由外接带有开关的电源的电热丝组成,对圆桶5的内部进行加热,然后将茶叶倒入圆桶5中,然后依次启动气缸2和电机9,气缸2带动横板3、第一竖板4和圆桶5上下运动,电机9带动转轴10和桨叶11旋转对茶叶进行翻炒,操作简单,烘炒效率高;由于桨叶11旋转对茶叶进行旋转翻炒,将茶叶向圆桶5的周边推,而由于圆桶5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而且圆桶5是上下振动的,是圆桶5内部外围的茶叶向中心处靠,使得茶叶在圆桶5进行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时,在圆桶5的内部不断的内外翻滚,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炒效率和烘炒质量,有利于茶叶的均匀烘炒;烘炒完成后,依次关闭气缸2和电机9,然后将橡胶塞13拔出,将茶叶接出即可;用电加热烘炒,代替传统的煤炭或天然气加热,清洁环保。因此该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操作简单,使得茶叶在圆桶5进行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横板(3)的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一竖板(4)固定安装有圆桶(5),所述圆桶(5)的内壁贴合有电加热层(6),所述圆桶(5)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所述圆桶(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内部塞有橡胶塞(13),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二竖板(7)焊接有第二横板(8),所述第二横板(8)位于圆桶(5)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8)的下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焊接有桨叶(11),所述桨叶(11)位于圆桶(5)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横板(3)的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一竖板(4)固定安装有圆桶(5),所述圆桶(5)的内壁贴合有电加热层(6),所述圆桶(5)的底部为凸面向下的弧面型设置,所述圆桶(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内部塞有橡胶塞(13),所述横板(3)的上方通过第二竖板(7)焊接有第二横板(8),所述第二横板(8)位于圆桶(5)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8)的下端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焊接有桨叶(11),所述桨叶(11)位于圆桶(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环保烘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横板(3)之间焊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受到的压力与横板(3)、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细忠黄海星钟益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