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89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涉及电力线路安装及维修过程辅助设施领域,包括主梯杆、脚钉、横向稳定部以及两个纵向稳定部,所述横向稳定部设于所述主梯杆的端部,包括两个扣合部以及设于两个所述扣合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扣合部和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设置,两个所述纵向稳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横向稳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稳定部与所述横向稳定部构成角度为75度到90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方便登高作业人员攀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路安装及维修过程辅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用电量需求增长迅速,现在配电网建设中钢管杆使用率较高,为坚强电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钢管杆的大量使用对配电线路作业人员登高作业带来严重挑战。为了防止社会闲杂人员攀登钢管杆,其攀登爬梯设计离地高度在二米以上,登高作业人员从地面攀登到爬梯上时非常吃力,安全隐患也大大增加。如果先使用普通梯子攀登,由于普通梯子结构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梯子靠在钢管杆上也容易打滑。因此,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攀登梯子时地面必须要有专人扶持梯子,这样就增加了工作人员数量,进而增加配电线路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方便登高作业人员攀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包括主梯杆和交错分布于所述主梯杆轴向两侧的脚钉,所述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还包括横向稳定部以及两个纵向稳定部,所述横向稳定部设于所述主梯杆的端部,包括朝同一方向凹陷的两个扣合部以及设于两个所述扣合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扣合部的凹陷方向相反,所述扣合部和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内凹面,所述内凹面贴合于所述主梯杆的外周面,两个所述纵向稳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横向稳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稳定部与所述横向稳定部构成的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75度到90度。进一步的,所述主梯杆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横向稳定部所在的一端,所述挂钩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沿所述主梯杆的轴向与所述主梯杆连接,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构成开口朝下的挂钩。更进一步的,所述长边为圆钢长边,所述短边为圆钢短边,所述圆钢长边和所述圆钢短边的直径为6mm-18mm,所述开口的宽度为10mm-50mm,所述长边的长度为100mm-500mm,所述短边的长度为20mm-200mm。作为优选,所述主梯杆为钢管主梯杆,所述钢管的直径为25mm-50mm,所述钢管的壁厚为1.5mm-5mm。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稳定部为圆钢横向稳定部,所述圆钢横向稳定部的直径为6mm-18mm。作为优选,所述纵向稳定部为圆钢纵向稳定部,所述圆钢纵向稳定部的直径为6mm-18mm。作为优选,所述脚钉为圆钢脚钉,所述圆钢脚钉的直径为6mm-18mm,长度为20mm-200mm,所述脚钉之间的间距为400mm-100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材料均采用常见的圆钢、钢管,易于加工制造。并且由于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主梯杆长短适中,因此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在配电线路建设检修作业中临时装接上,方便登高作业人员攀登,省力省时,工作结束后拆除,防止社会闲杂人员攀登钢管杆,保证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技术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附图中,1-主梯杆,2-脚钉,3-横向稳定部,31-扣合部,32-安装部,4-纵向稳定部,5-挂钩,51-长边,52-短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或“例子”意指结合实施例本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专利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个实施例。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横向”、“纵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如图1所示,包括主梯杆1和交错分布于主梯杆1轴向两侧的脚钉2,主梯杆1的材质为钢管,长度为1.5m,直径为25mm-50mm,本实施例优选30mm。钢管的壁厚为1.5mm-5mm,本实施例优选2.5mm。脚钉2的材质为圆钢,圆钢的直径为6mm-18mm,本实施例优选为12mm,长度为20mm-200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100mm,同一侧的脚钉2之间的间距为400mm-1000mm,本实施例优选为600mm,因此,左右两侧的两个脚钉2的间隔即为300mm。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还包括横向稳定部3以及两个纵向稳定部4,横向稳定部3以及纵向稳定部4的材质为圆钢,圆钢的直径为6mm-18mm,本实施例优选12mm。横向稳定部3设于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的端部,包括朝同一方向凹陷的两个扣合部31以及设于两个扣合部31之间的安装部32,安装部32的凹陷方向与扣合部31的凹陷方向相反,扣合部31和安装部32一体成型设置,两个扣合部31和一个安装部32形成“3”字形。安装部32包括内凹面,内凹面贴合于主梯杆1端部的外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横向稳定部3两端的连线平行于脚钉2。两个纵向稳定部4分别设于横向稳定部3的两端,纵向稳定部4与横向稳定部3构成的平面具有夹角,夹角的角度为75度到90度,本实施例优选为90度。主梯杆1与横向稳定部3构成的平面的夹角也为90度。主梯杆1上设有挂钩5,挂钩5位于横向稳定部3所在的一端,与主梯杆1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挂钩5包括长边51和短边52,长边51沿主梯杆1的轴向与主梯杆1连接,短边52与长边51构成开口朝下的挂钩5,挂钩5的开口朝向安装部32凹陷的方向。长边51和短边52的材料均为圆钢,圆钢的直径为6mm-18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12mm,开口的宽度为10mm-50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20mm,长边的长度为100mm-500mm,本实施例优选为300mm,短边的长度为20mm-200mm,本实施例优选为100mm。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钢管杆攀登爬梯可移动接续梯的上面一个挂钩5挂到钢管杆的原攀登爬梯下面往上数第二只脚钉上;再用纵向稳定部4卡在第一只脚钉上,可以防止可移动接续梯的前后摆动;然后用横放的横向稳定部3其中一侧的扣合部31扣在原爬梯主杆上,根据主杆在可移动接续梯的左边选择左侧的扣合部31,右边选择右侧的扣合部32,并且扣合牢固,可以防止可移动接续梯的左右摆动。作业人员可以站在地面沿着可移动接续梯向上攀登,过渡到原钢管杆爬梯后直至杆顶,省力又安全方便;工作结束后拆除可移动接续梯,防止社会闲杂人员攀登钢管杆,确保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包括主梯杆和交错分布于所述主梯杆轴向两侧的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还包括横向稳定部以及两个纵向稳定部,所述横向稳定部设于所述主梯杆的端部,包括朝同一方向凹陷的两个扣合部以及设于两个所述扣合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扣合部的凹陷方向相反,所述扣合部和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内凹面,所述内凹面贴合于所述主梯杆的外周面,两个所述纵向稳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横向稳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稳定部与所述横向稳定部构成的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75度到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包括主梯杆和交错分布于所述主梯杆轴向两侧的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还包括横向稳定部以及两个纵向稳定部,所述横向稳定部设于所述主梯杆的端部,包括朝同一方向凹陷的两个扣合部以及设于两个所述扣合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扣合部的凹陷方向相反,所述扣合部和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内凹面,所述内凹面贴合于所述主梯杆的外周面,两个所述纵向稳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横向稳定部的两端,所述纵向稳定部与所述横向稳定部构成的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75度到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梯杆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横向稳定部所在的一端,所述挂钩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沿所述主梯杆的轴向与所述主梯杆连接,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构成开口朝下的挂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线路钢管杆攀登可移动接续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为圆钢长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浩谢孝敖吕刚陈燃吴佳峰李海鹏沈红权王飞康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