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结构及其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78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以及至少一根立管,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该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立管的第一端伸入容置腔并固定在容置腔内,且该斜口完全位于容置腔内,该立管用于输送容置腔内的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回油结构,第一管道用于储存自蒸发器内输送出的流体,并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在第一管道的两端形成压力差,以使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依次自第一管道向容置腔及立管内流动,并最终流动至第二管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及其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结构紧凑,且能够达到高效回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油结构及其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回油结构及其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氟制冷系统中,部分压缩机的润滑油会随着制冷剂液体一起排出压缩机,然后进入到该系统的蒸发器、冷凝器或者配管当中,只有排出的这部分润滑油能够顺利被带回到压缩机中,才能维持整个系统的油动态平衡,否则,该系统会因为缺油而导致压缩机出现运行故障或损坏等问题。而润滑油从排出到回到压缩机这一过程,叫做回油,且回油过程的正常运行对于氟制冷系统尤其重要。目前,氟制冷系统在汽体回汽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回油采用的方式是:在蒸发器的出口端设置存油弯,将沉积在蒸发器盘管中的润滑油聚积在存油弯中,再将润滑油从存油弯中通过回汽上升立管提升到设定的高度,从而使其顺利地流回压缩机。但是采用这种回油措施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这种回油措施容易出现回油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从而导致蒸发器内氟利昂工质的汽化量减少,进而导致吸汽回升立管中回汽量也随之减少,即此时制冷系统中的热负荷波动较大,在此情况下极有可能引起回油困难的情况,因为如果此时无法在该立管中建立起足够的带油速度,则该立管内壁上的润滑油无法沿着管壁向上蠕动,从而难以实现将润滑油从蒸发器带回到压缩机的回油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回油结构及其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结构紧凑,且解决了制冷系统中由于热负荷波动大而引起回油困难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油结构,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以及至少一根立管,所述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立管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1.1~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为一根,所述立管的管内径小于32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为两根,分别为第一立管以及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与所述第一立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均自所述顶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流体在所述第一器件内形成第一液面,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流体包括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所述第一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其中,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为不同流体。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油结构,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以及至少两根立管,各所述立管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一立管,其中至少另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二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平口,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以及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立管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应用于制冷系统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回油结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结构的第一器件的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油结构的立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储存自所述蒸发器内输送出的流体,并在所述压缩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形成压力差,以使所述流体在所述压力差的作用下,依次自所述第一管道向所述容置腔及所述立管内流动,并最终流动至所述第二管道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以及至少一根立管,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所述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立管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1.1~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为一根,所述立管的管内径小于32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管为两根,分别为第一立管以及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与所述第一立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均自所述顶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流体在所述第一器件内形成第一液面,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流体包括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所述第一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其中,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为不同流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以及至少两根立管,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各所述立管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一立管,其中至少另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二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平口,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以及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立管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一弯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回油结构的第一器件的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弯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第一弯管用于储存自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内输送出的所述流体,并在所述压缩机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弯管的两端形成所述压力差,以使所述流体在所述压力差的作用下经由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依次向容置腔及所述立管内流动,并最终流动至所述第二管道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回油结构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回油结构间隔设置的第二回油结构,各所述第二回油结构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油结构的第一器件的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结构的立管的第二端伸入第一个所述第二回油结构的第一器件的容置腔内,最后一个所述第二回油结构的立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第二回油结构与所述第一回油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5米,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回油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5米。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油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以及至少一根立管,所述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以及至少一根立管,所述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立管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1.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为一根,所述立管的管内径小于32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为两根,分别为第一立管以及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与所述第一立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均自所述顶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流体在所述第一器件内形成第一液面,所述第一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立管的斜口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液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流体包括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所述第一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其中,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为不同流体。5.一种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包括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具有容置腔的密封结构;以及至少两根立管,各所述立管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一立管,其中至少另一根所述立管为第二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平口,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为斜口,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立管的第一端的管口以及所述斜口完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立管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用于输送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6.一种上升回汽立管回油装置,应用于制冷系统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及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回油结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耀吴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