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索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索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空缆索架设或索道运行时,由于索体自身较为柔软、刚度小,在高空中由于风载作用,会出现上下层或左右相邻索体之间相互干扰,甚至缠绕现象。目前,常见的支索装置安装在基准钢索上,每隔30~50m设置一个,每两个相邻支索装置之间设置联结绳,将所有支索装置串联在一起。使用时,支索装置搁置在基准钢索上,目标钢索搁置在支索系统上。常见的支索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支索装置上搁置在基准钢索上,而缆索、索道一般都跨越山涧、山谷或江河,此类地形处的峡口风,风速大,风向多变,极易造成基准钢索剧烈振动,使得搁置在基准钢索上的支索装置抖动,从而导致钢索跳槽,支索装置与基准钢索之间频繁的相对运动还会磨损基准钢索,这就容易造成基准钢索在支索装置轮槽边缘出现断丝现象。(2)自身不能相对固定,造成不能根据实际钢索交叉点来随时调节支索装置的位置,如需调节支索装置的位置,只能采用人工高空作业。同时由于支索装置本身自重影响,也不能适用于缆索、索道等边跨坡度较大的区域。(3)目标钢索搁置在支索系统上,只适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索装置,其用于撑开基准钢索(4)与目标钢索(6),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索系统(2),所述支索系统(2)用于活动地组设于所述目标钢索(6);至少一个横向间距自适应系统(3),所述横向间距自适应系统(3)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支索系统(2)上的导轨(30),所述导轨(30)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准钢索(4)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至少两个爬升固定系统(1),两个所述爬升固定系统(1)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钢索(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爬升固定系统(1)包括竖直设置的爬升滚轮支撑杆(10),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用于组设于所述基准钢索(4);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底端滑设于所述导轨(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索装置,其用于撑开基准钢索(4)与目标钢索(6),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索系统(2),所述支索系统(2)用于活动地组设于所述目标钢索(6);至少一个横向间距自适应系统(3),所述横向间距自适应系统(3)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支索系统(2)上的导轨(30),所述导轨(30)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准钢索(4)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至少两个爬升固定系统(1),两个所述爬升固定系统(1)沿垂直于所述基准钢索(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爬升固定系统(1)包括竖直设置的爬升滚轮支撑杆(10),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用于组设于所述基准钢索(4);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底端滑设于所述导轨(3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0)上开设有滑槽(300),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底端设有滑轮(301),所述滑轮(301)滑设于所述滑槽(300)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0)两端均设有防止所述滑轮(301)滑出的封板(30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间距自适应系统(3)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组件(31),所述弹性支撑组件(31)包括水平设置的套管(310)、弹性件(311)和两个轮轴(312);两所述轮轴(312)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件(311)两端,且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爬升滚轮支撑杆(10)相连;所述弹性件(311)位于所述套管(310)内,所述轮轴(312)与所述弹性件(311)相连的一端部分活动套设于所述套管(310)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10)两端管口内均设有第一限位凸块(313),所述轮轴(312)与所述弹性件(311)相连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313)配合并用于防止所述轮轴(312)脱离所述套管(310)的第二限位凸块(314)。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1)为弹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索系统(2)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许颖强,刘翠云,涂满明,毛伟琦,许鑫,李贤超,邓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