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1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所述内墙面与外墙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与外墙面;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所述钩槽部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墙体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且工作人员装配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及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墙体。装配式建筑墙体是墙体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果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障,工地在噪音控制、扬尘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尤其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建筑工人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建造墙体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而且工作人员装配起来麻烦,工作人员装配时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性价比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且工作人员装配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及性价比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内侧面的内墙面和设置于墙体本体外侧面的外墙面,所述内墙面与外墙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与外墙面;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所述钩槽部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挂钩相匹配;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墙体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板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卡位杆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墙体本体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内墙面和外墙面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两端与内墙面和外墙面的连接处设有紧固板。优选的,所述挂钩的数量为2个,所述钩槽部的数量为2个,所述挂钩与钩槽部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卡位杆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槽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杆与卡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密封条和密封面,提高了装配式墙体的密封性,防止虫鼠进入,增强了墙体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墙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卡位杆和卡位槽,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和钩槽,便于装配,提高了工作人员装配墙体的效率。(3)本专利技术墙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增加内墙面和外墙面的稳固性。(4)本专利技术加强筋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板,可以增加加强筋的拉力面积,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固性。(5)本专利技术墙体内部填充有保温棉,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6)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紧固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本体、2.卡位杆、3.挂钩、4.密封条、5.凸板、6.钩槽部、7.内墙面、8.凹槽、9.外墙面、10.密封面、11.保温棉、12.加强筋、13.安装板、14.卡位槽、15.紧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所述墙体本体1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1内侧面的内墙面7和设置于墙体本体1外侧面的外墙面9,所述内墙面7与外墙面9之间设置有保温棉11,所述保温棉11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7与外墙面9;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固定连接有挂钩3,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6,所述钩槽部6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挂钩3相匹配;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2,所述墙体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5,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凸板5与凹槽8相匹配;所述凸板5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14,所述卡位槽14与卡位杆2相匹配。其中,所述墙体本体1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4;所述内墙面7和外墙面9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密封面10;所述加强筋12两端与内墙面7和外墙面9的连接处设有紧固板15;所述挂钩3的数量为2个,所述钩槽部6的数量为2个,所述挂钩3与钩槽部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位杆2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槽14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杆2与卡位槽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条4和密封面10均为天然橡胶材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1)内侧面的内墙面(7)和设置于墙体本体(1)外侧面的外墙面(9),所述内墙面(7)与外墙面(9)之间设置有保温棉(11),所述保温棉(11)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7)与外墙面(9);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固定连接有挂钩(3),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6),所述钩槽部(6)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挂钩(3)相匹配;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2),所述墙体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5),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凸板(5)与凹槽(8)相匹配;所述凸板(5)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14),所述卡位槽(14)与卡位杆(2)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1)内侧面的内墙面(7)和设置于墙体本体(1)外侧面的外墙面(9),所述内墙面(7)与外墙面(9)之间设置有保温棉(11),所述保温棉(11)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7)与外墙面(9);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固定连接有挂钩(3),所述墙体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6),所述钩槽部(6)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挂钩(3)相匹配;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2),所述墙体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5),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凸板(5)与凹槽(8)相匹配;所述凸板(5)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14),所述卡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同德徐正中陈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