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51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墙体涂刷界面剂,设置防水砂浆找平层;b、在外墙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处挂垂直基准线,窗台处挂水平基准线,沿外墙弹出系统变形缝、散水水平线;c、按散水水平线确定底层岩棉板位置后,安装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d、进行胶粘剂的配置、涂刷;e、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涂抹一层胶粘剂,采用条粘法进行岩棉保温板的粘贴;f、保温板粘结完后在其外侧面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设;g、对岩棉保温板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与外墙体的连接强度;h、最后,分层抹抗裂砂浆面层。本发通过采用轻质、防火性能高的岩棉板进行外墙保温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外墙面保温性能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外墙外保温的防火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建筑外墙常用的有机保温材料EPS、XPS、PU和PF板等或多或少的存在粘结性能差、尺寸稳定性不高、易老化、易脱落、易燃烧等问题,使得外墙面的安全性能、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出现外墙面脱落、燃烧等现象。如何在既能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又能提高建筑外墙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形势下建筑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通过采用轻质、防火性能高的岩棉板进行外墙保温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外墙面保温性能及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目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墙体涂刷界面剂,然后设置20mm厚1:2.5防水砂浆找平层;b、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外墙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处挂垂直基准线,每层窗台处挂水平基准线,沿外墙弹出系统变形缝、散水水平线等;c、按散水水平线确定底层岩棉板位置后,安装长度150mm的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间距为1200mm;d、根据设计要求及使用条件进行胶粘剂的配置、涂刷;e、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涂抹一层厚度1mm的胶粘剂,采用条粘法进行岩棉保温板的粘贴。f、保温板粘结完后在其外侧面自下而上分两层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设;g、采用聚乙烯膨胀塑料管加不锈钢锚钉对岩棉保温板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与外墙体的连接强度。h、最后,分层抹6mm抗裂砂浆面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界面剂采用聚合物砂浆,混凝土墙面满涂,用以增加外墙体与岩棉保温板的粘结性能,所述找平层平整度要求为小于4m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9尺寸为L80mm×50mm×5mm,自散水以上20mm处开始设置,以后每隔2层高设置一道;所述每道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下方均设置一处20mm宽系统变形缝;所述系统变形缝内嵌填聚乙烯泡沫棒,表面用耐候防水密封胶密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岩棉保温板材质为憎水型半硬质岩棉板,尺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长度1000mm~1200mm,宽度500mm~600mm,厚度30mm~80mm;所述岩棉保温板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上下排之间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200mm;所述岩棉保温板相邻板间缝隙1mm,板间高差小于1.5m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耐碱玻纤网格布质量要求为底层160g/m2+300g/m2,二层以上双层160g/m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g中,锚栓具有膨胀回拧功能,呈梅花式布置,间距400mm,外墙脚处间距250mm;所述锚栓均锚入墙体50m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h中,抗裂砂浆面层分3层进行施工,每层厚度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采用胶粘剂和膨胀回拧式锚栓将岩棉板固定在外墙基层上,并加设经防腐处理过的金属托架进一步加固,增加岩棉板与墙体的粘结强度,能够有效的防止保温板脱落,保证外墙面整体保温性能,提高外墙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墙体,2、界面剂,3、防水砂浆找平层,4、胶粘剂,5、岩棉保温板,6、耐碱玻纤网格布,7、抗裂砂浆面层,8、聚乙烯膨胀塑料管,9、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10、聚乙烯泡沫棒,11、散水,12、耐候防水密封胶,13、锚栓,14、不锈钢锚钉,15、系统变形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墙体1涂刷界面剂2,然后设置20mm厚1:2.5防水砂浆找平层3;b、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外墙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处挂垂直基准线,每层窗台处挂水平基准线,沿外墙弹出系统变形缝15、散水11水平线等;c、按散水水平线确定底层岩棉板位置后,安装长度150mm的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9,间距为1200mm;d、根据设计要求及使用条件进行胶粘剂4的配置、涂刷;e、在岩棉保温板5的外表面涂抹一层厚度1mm的胶粘剂4,采用条粘法进行岩棉保温板5的粘贴。f、保温板粘结完后在其外侧面自下而上分两层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6的铺设;g、采用聚乙烯膨胀塑料管8加不锈钢锚钉9对岩棉保温板5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与外墙体1的连接强度。h、最后,分层抹6mm抗裂砂浆面层7。所述步骤a中,界面剂2采用聚合物砂浆,混凝土墙面满涂,用以增加外墙体1与岩棉保温板5的粘结性能,所述找平层平整度要求为小于4mm;所述步骤c中,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9尺寸为L80mm×50mm×5mm,自散水11以上20mm处开始设置,以后每隔2层高设置一道;所述每道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9下方均设置一处20mm宽系统变形缝15;所述系统变形缝15内嵌填聚乙烯泡沫棒10,表面用耐候防水密封胶12密封;所述步骤e中,岩棉保温板5材质为憎水型半硬质岩棉板,尺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长度1000mm~1200mm,宽度500mm~600mm,厚度30mm~80mm;所述岩棉保温板5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上下排之间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200mm;所述岩棉保温板5相邻板间缝隙1mm,板间高差小于1.5mm;所述步骤f中,耐碱玻纤网格布6质量要求为底层160g/m2+300g/m2,二层以上双层160g/m2;所述步骤g中,锚栓13具有膨胀回拧功能,呈梅花式布置,间距400mm,外墙脚处间距250mm;所述锚栓13均锚入墙体50mm;所述步骤h中,抗裂砂浆面层7分3层进行施工,每层厚度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采用胶粘剂和膨胀回拧式锚栓将岩棉板固定在外墙基层上,并加设经防腐处理过的金属托架进一步加固,增加岩棉板与墙体的粘结强度,能够有效的防止保温板脱落,保证外墙面整体保温性能,提高外墙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及实质内涵之下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进,均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墙体涂刷界面剂,然后设置20mm厚1:2.5防水砂浆找平层;b、在外墙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处挂垂直基准线,每层窗台处挂水平基准线,沿外墙弹出系统变形缝、散水水平线等;c、按散水水平线确定底层岩棉板位置后,安装长度150mm的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间距为1200mm;d、根据设计要求及使用条件进行胶粘剂的配置、涂刷;e、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涂抹一层厚度1mm的胶粘剂,采用条粘法进行岩棉保温板的粘贴;f、保温板粘结完后在其外侧面自下而上分两层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设;g、采用聚乙烯膨胀塑料管加不锈钢锚钉对岩棉保温板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与外墙体的连接强度;h、最后,分层抹6mm抗裂砂浆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墙体涂刷界面剂,然后设置20mm厚1:2.5防水砂浆找平层;b、在外墙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处挂垂直基准线,每层窗台处挂水平基准线,沿外墙弹出系统变形缝、散水水平线等;c、按散水水平线确定底层岩棉板位置后,安装长度150mm的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间距为1200mm;d、根据设计要求及使用条件进行胶粘剂的配置、涂刷;e、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涂抹一层厚度1mm的胶粘剂,采用条粘法进行岩棉保温板的粘贴;f、保温板粘结完后在其外侧面自下而上分两层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的铺设;g、采用聚乙烯膨胀塑料管加不锈钢锚钉对岩棉保温板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与外墙体的连接强度;h、最后,分层抹6mm抗裂砂浆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界面剂采用聚合物砂浆,混凝土墙面满涂,用以增加外墙体与岩棉保温板的粘结性能,所述找平层平整度要求为小于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墙半硬质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不等边镀锌角钢托架9尺寸为L80mm×50mm×5mm,自散水以上20mm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松张宁汝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