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础施工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基础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形势,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土木工程领域。无论是钻孔灌注桩还是锤击或静压施工的预制桩,混凝土桩基础已经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工程实践应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下,由于持力岩层之上的地层具有一定强度,导致一般的锤击或静压施工无法使预制桩穿过这些地层到达理想的持力岩层,或持力岩层顶面有一定倾斜易导致桩端产生滑移进而对建筑安全产生影响,这些情况都大大影响了预制桩的应用。目前,业界通过先钻孔再植入预制桩的方法形成了一类预制桩外包混凝土的组合桩基础,这类桩基础克服了上述不利地质条件,提高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且施工过程中桩身无损伤、无挤土效应、无噪音振动、易实现大直径预制桩的植桩等诸多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些钻孔组合桩基础制备过程中需要向桩孔中浇注大量水泥拌合物,在凝结前植入预制桩时水泥拌合物几乎不能提供桩周约束,预制桩的校准到位操作困难。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6.11.23、授权公告号为CN205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包括开设于地层(1)且底部深入持力岩层(2)的呈圆形的桩孔(3)、设置于桩孔(3)内且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预制桩(4)、设置于预制桩(4)底部的外周面且位于桩孔(3)内的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设置于预制桩(4)顶部的外周面且和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顶面相贴合的回填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4)的外周面于桩孔(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预制桩(4)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倾斜的限位件(7),所述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内设置有与限位件(7)相适配的让位空腔(51),所述限位件(7)包括套设于预制桩(4)外周面且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71)、至少两个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包括开设于地层(1)且底部深入持力岩层(2)的呈圆形的桩孔(3)、设置于桩孔(3)内且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预制桩(4)、设置于预制桩(4)底部的外周面且位于桩孔(3)内的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设置于预制桩(4)顶部的外周面且和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顶面相贴合的回填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4)的外周面于桩孔(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预制桩(4)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倾斜的限位件(7),所述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内设置有与限位件(7)相适配的让位空腔(51),所述限位件(7)包括套设于预制桩(4)外周面且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71)、至少两个沿桩孔(3)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桩孔(3)周面相抵触的抵触弧板(72)以及固设于抵触弧板(72)和限位板(71)之间的连接板(73),所述抵触弧板(72)的弯曲方向指向限位板(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弧板(7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相邻两个所述抵触弧板(7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限位件(7)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低处的限位件(7)和桩孔(3)的内底面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3)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加水泥拌合物硬化层(5)和限位件(7)连接稳定性的通孔(7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城智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