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475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08
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适用于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工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现浇底座、预制墙体以及后浇连接支撑块,现浇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位于现浇底座前部,现浇底座后部预埋有倾斜的固定钢筋;预制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呈长方体状,背部预留连接钢筋,两侧预留钢连接板,通过吊装将预制墙体底部放置在现浇底座的方形凹槽内;墙体背面、底板以及焊接的钢筋组成一个三角区域,其中浇灌混凝土,形成后浇连接支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杜绝了施工过程中对复合土工膜的损坏,保证了复合土工膜的完整性,而且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站土石坝工程,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工期,提前获得发电效益的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是堆石坝中的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及环保工程领域。此坝型保留了面板堆石坝地质条件适应强,施工简便,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并且具有防渗系统施工速度快、适应坝体变形能力强,总体投资省的特点。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复合土工膜覆盖在坝体表面,作为防渗面板。复合土工膜表面裸露无覆盖,防浪墙施工位置与复合土工膜铺设范围较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复杂的措施来保护复合土工膜,避免防浪墙立模、钢筋绑扎、浇筑等施工措施对其产生的破坏,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施工难度大、工程进展缓慢、同时保护效果难以达到要求。为了避免因防浪墙施工对土工膜的损坏,在保证防浪墙功能、防浪墙断面面积、强度、抗滑稳定及抗倾覆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防浪墙采用现浇(底板)+预制(墙体)+现浇(三角部分)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复合土工膜堆石坝的防浪墙在建造过程中对土工膜防渗系统的损坏,提供一种适用于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浪墙结构包括现浇底座(1)、预制墙体(2)以及后浇连接支撑块(3),其中:现浇底座(1)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12m长,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有50cm宽的方形凹槽(4),方形凹槽(4)与现浇底座(1)同向设置且位于现浇底座(1)前部,现浇底座(1)后部预埋有倾斜的固定钢筋(5);预制墙体(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呈长方体状,3m宽,背部预留连接钢筋(6),两侧预留钢连接板(7),墙体呈长方体状,通过吊装将预制墙体(2)底部放置在现浇底座(1)的方形凹槽(4)内;吊装放置后,通过固定钢筋(5)与连接钢筋(6)焊接固定;墙体背面、底板以及焊接的钢筋组成一个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浪墙结构包括现浇底座(1)、预制墙体(2)以及后浇连接支撑块(3),其中:现浇底座(1)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12m长,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有50cm宽的方形凹槽(4),方形凹槽(4)与现浇底座(1)同向设置且位于现浇底座(1)前部,现浇底座(1)后部预埋有倾斜的固定钢筋(5);预制墙体(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呈长方体状,3m宽,背部预留连接钢筋(6),两侧预留钢连接板(7),墙体呈长方体状,通过吊装将预制墙体(2)底部放置在现浇底座(1)的方形凹槽(4)内;吊装放置后,通过固定钢筋(5)与连接钢筋(6)焊接固定;墙体背面、底板以及焊接的钢筋组成一个三角区域,其中浇灌混凝土,形成后浇连接支撑块(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大坝防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浇底座(1)预埋的固定钢筋(5)等间距设置且长、短交错布置,预制墙体(2)背部的连接钢筋(6)等间距设置且长、短交错布置,固定钢筋(5)与连接钢筋(6)的长、短位置相互匹配,利于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宇喻建清马文振李宜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