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41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生态景观堰坝包括堰坝和各级跌水,所述堰坝为挡水建筑物,在堰坝下游紧邻堰坝设置“之”字形多级串联式跌水,以形成落差变化的多级人工瀑布,堰坝和第一级跌水之间、各级跌水之间分别设置跌水塘用以消能,同时利用串联的多级跌水,布置鱼道,或直接形成鱼梯,作为生物洄游通道;各级跌水塘兼作景观水池;另外,对枯水期不溢流的堰坝,在堰坝中部设置生态流量泄流孔,兼作过鱼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鱼类等洄游生物的过坝及堰坝下游局部断流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河流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堰坝的平、立面景观效果及整体景观层次,使堰坝兼具便民、亲水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堰坝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堰坝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上出现较早,人们为了生产灌溉、生活用水的需要,在河道上修建了堰坝。尤其是近现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堰坝,主要分布在山丘区河道中。传统的堰坝作为低水头挡水建筑物,主要用于壅高水位,以利取水或航运,功能相对单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景观的要求日益提高,各地出现了各种纯粹出于景观要求而兴建的景观堰坝,即通过堰坝壅高水位以在堰坝上游局部河段取得较好的水景观效果。上述堰坝仅仅考虑了灌溉、发电、航运、供水、景观等基本功能,而未考虑河流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堰坝本身的景观效果、人文需求,生态友好性及景观效果明显不足,以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生物洄游通道受阻:由于堰坝的存在,导致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被破坏,生物沿河流自由洄游的通道被阻断,使得原有生物生存受影响甚至无法生存,从而造成河流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甚至造成某些珍稀物种的灭绝;(2)河流局部生境破坏:由于上游来水被引走,下泄水量减少,甚至没有,导致下游局部河段断流,生物的生境被彻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景观堰坝包括堰坝和多级跌水,所述堰坝为挡水建筑物,用于实现堰坝的基本功能,所述跌水包括跌水墙和跌水塘,在堰坝下游紧邻堰坝设置“之”字形多级串联式跌水,以形成落差变化的多级人工瀑布,堰坝和第一级跌水的跌水墙之间、各级跌水的跌水墙之间分别设置有跌水塘用以消能;所述串联的多级跌水上布置有鱼道,或直接形成鱼梯,作为生物洄游通道;各级跌水塘兼作景观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景观堰坝包括堰坝和多级跌水,所述堰坝为挡水建筑物,用于实现堰坝的基本功能,所述跌水包括跌水墙和跌水塘,在堰坝下游紧邻堰坝设置“之”字形多级串联式跌水,以形成落差变化的多级人工瀑布,堰坝和第一级跌水的跌水墙之间、各级跌水的跌水墙之间分别设置有跌水塘用以消能;所述串联的多级跌水上布置有鱼道,或直接形成鱼梯,作为生物洄游通道;各级跌水塘兼作景观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中部设置有生态流量泄流孔,兼作过鱼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堰顶上布置有石质汀步,以作为枯水期行人过河交通通道,同时兼具亲水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跌水的跌水墙顶上布置有景观置石,以使跌水形成的人工瀑布更具自然的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跌水塘内设置有水生植物和景观置石。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1项所述的一种生态景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