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45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所述线筒顶板内腔中部安装有转轴固定孔,且所述线筒顶板侧端分别安装有限位孔,且所述线筒顶板侧端分别安装有弧形卡扣,所述弧形卡扣侧端通过支撑杆与线筒顶板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线筒顶板侧端中部通过复位弹簧与弧形卡扣固定连接,且所述线筒顶板侧端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复位弹簧螺旋连接,所述筒体固定杆贯穿安装于线筒底板内腔,所述线筒底板底端安装有固定螺母,且所述筒体固定杆通过固定螺母与线筒底板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线筒底板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孔,且所述线筒底板通过筒体固定杆与筒体底端表面固定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高效,可投入广泛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
本技术属于捻线机
,具体涉及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
技术介绍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捻线机适用于:棉纱、棉、化纤纤维、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真丝、玻璃纤维等加捻、合股工程。捻线机的喂入方式:平筒喂入纯捻纱架或锥筒喂入并捻纱架、并筒纱或宝塔纱(木筒管或纸筒管)喂入、纯捻纱架。最早的捻线工具: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半坡出土的纺轮,是我国古代专利技术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现有的捻线机用线筒在绕线完成时线头固定不便,容易造成线圈散乱,进而造成纺织线浪费,无法使用,且线圈缠绕过多时容易脱离线圈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包括线筒顶板(3)和线筒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顶板(3)内腔中部安装有转轴固定孔(4),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分别安装有限位孔(2),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分别安装有弧形卡扣(1),所述弧形卡扣(1)侧端通过支撑杆(15)与线筒顶板(3)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中部通过复位弹簧(5)与弧形卡扣(1)固定连接,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螺钉(14),所述固定螺钉(14)与复位弹簧(5)螺旋连接,且所述线筒顶板(3)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筒体(9),所述伸缩筒体(9)底端与橡胶活塞(10)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活塞(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包括线筒顶板(3)和线筒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顶板(3)内腔中部安装有转轴固定孔(4),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分别安装有限位孔(2),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分别安装有弧形卡扣(1),所述弧形卡扣(1)侧端通过支撑杆(15)与线筒顶板(3)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中部通过复位弹簧(5)与弧形卡扣(1)固定连接,且所述线筒顶板(3)侧端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螺钉(14),所述固定螺钉(14)与复位弹簧(5)螺旋连接,且所述线筒顶板(3)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筒体(9),所述伸缩筒体(9)底端与橡胶活塞(10)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活塞(10)内腔中部安装有活塞通孔(12),且所述橡胶活塞(10)外侧滑动安装有筒体(6),所述筒体(6)底端与筒体固定杆(16)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固定杆(16)贯穿安装于线筒底板(13)内腔,所述线筒底板(13)底端安装有固定螺母(11),且所述筒体固定杆(16)通过固定螺母(11)与线筒底板(13)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线筒底板(13)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孔(2),且所述线筒底板(13)通过筒体固定杆(16)与筒体(6)底端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筒体固定杆(16)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宏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胜隆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