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44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所述道路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排水层、过渡层、面层及抗滑层,所述方法包括:经模具浇筑后的上基层的上表面形成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型,中间的上层第一平面与两侧的下层第二平面之间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45°;所述排水层为钢网复合结构,包括第一钢网层、透水混凝土层、第二钢网层及织物滤层;排水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①在上基层上方的防水层上表面铺设第一钢网层;②在第一钢网层上铺设一层织物滤层;③拌和透水混凝土混合料;④将透水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在湿润的织物滤层上,碾压形成透水混凝土层;⑤铺设第二钢网层,并在第二钢网层的上表面及透水混凝土层的两侧面铺设织物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道路的施工方法能够使路面雨水快速渗透并排出到道路两侧的边沟中,防止路基及路面的水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建设领域,涉及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用于改善道路容易积水及易出现裂纹的问题。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成了一个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道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着交通的运输水平,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还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的精神风貌。道路由于运行车辆多,行车速度快,在高荷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不少路面结构出现了路基不稳,沉降严重,路面开裂的情况。再者,现有道路内部结构大多不具有渗水排水功能,在雨量较大时,道路的排水工程压力巨大,容易出现路面积水。大量调查表明,路基的损坏有近乎一般是来自于水毁,长期的路面积水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路面出现排水不畅、容易积水、路基路面水毁严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够使路面雨水快速渗透并排出到道路两侧的边沟中,防止路基及路面的水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所述道路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排水层、过渡层、面层及抗滑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验土层满足施工要求后,拌和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摊铺机摊铺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平土机整型,再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下基层干燥成型,在下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2)制作上基层的浇筑模板,并安装好形成固定模具;将拌和好的上基层水泥碎石混合料浇筑到模具中,并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上基层干燥成型,拆除模板,并在上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3)对排水层进行施工;(4)对排水层清理、修补处理;拌和过渡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机械、人工摊铺到排水层上;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并控制压路机碾压速度碾压、冷却形成过渡层;(5)修整、清理过渡层,将一层粗集料撒布在过渡层面上,再喷洒一层乳化沥青,紧接着撒布一层细集料,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喷洒第二层乳化沥青,铺撒嵌缝料,进行最后碾压形成面层;(6)清扫、检查面层,在面层上涂刷底油,待底油固化后将搅拌好的结构剂按预定厚度刮涂在涂刷底油的面层上;撒上防滑耐磨料,采用滚筒进行反复碾压、挤实,最后去除表面未板结硬化的防滑耐磨料,形成抗滑层;经模具浇筑后的上基层的上表面形成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型,中间的上层第一平面与两侧的下层第二平面之间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45°;所述排水层为钢网复合结构,包括第一钢网层、透水混凝土层、第二钢网层及织物滤层;排水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①待上基层的防水层固化,在上基层上方的防水层上表面铺设第一钢网层,第一钢网层完全覆盖防水层,且使第一钢网层与防水层上表面完全贴合;②在第一钢网层上铺设一层织物滤层;③按透水混凝土层的孔隙率及透水性确定透水混凝土层的骨料粒径,以及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的拌和比例,采用搅拌机拌和透水混凝土混合料;④在上述织物滤层上洒适量水使织物滤层保持湿润,将透水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在湿润的织物滤层上,采用机械振捣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使其铺平,进一步碾压形成透水混凝土层;⑤待透水混凝土层成型,在其上方铺设第二钢网层,并在第二钢网层的上表面及透水混凝土层的两侧面铺设织物滤层,形成排水层。所述施工方法采用了钢网复合结构,使排水层成为一个整体,加强了道路的稳定性,提高了道路抗变形、抗裂、抗沉降性能。另外,钢网复合结构的排水层能够使路面的雨水快速渗透下来,在短时雨量较大时,有效防止了路面积水;而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型结构,可使从排水层渗透下来的雨水迅速流向道路两侧,并排到两侧的边沟中流走,在长时间雨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道路水毁。所述第一钢网层由纵向钢丝及横向钢丝构成,纵向钢丝所在面与横向钢丝所在面相互错开且相互平行,纵向钢丝在上层并沿路线方向,横向钢丝在下层并基本与纵向钢丝垂直,且在单位长度内纵向钢丝的数量高于横向钢丝数量;所述第二钢网层由所在面完全重合且基本相互垂直的纵向钢丝及横向钢丝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钢网层设置为纵向钢丝在上层,横向钢丝在下层,在下层的横向钢丝构成了由道路中间向两侧延伸的雨水导水槽,使上层渗透下来的雨水沿导水槽快速流向两侧并排出;而在第一钢网层上方铺设织物滤层,并在单位长度内使纵向钢丝的数量高于横向钢丝数量,可以很好的防止碎石落到横向钢丝形成的导水槽中阻碍雨水流出,该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所述第一钢网层的相邻纵向钢丝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钢网层的横向钢丝包括第一横向钢丝和第二横向钢丝,第一横向钢丝及第二横向钢丝在每隔两根纵向钢丝处均设置有断开口,且第一横向钢丝的断开口和第二横向钢丝的断开口相互错开分布在相邻的所述间隙处,所述断开口宽度为所述间隙宽度,所述第一横向钢丝和第二横向钢丝依次交替铺设使第一钢网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在第一钢网层的横向钢丝上设置有断开口,当泥沙堵塞某一横向钢丝间的导水槽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某一导水槽导水不利时,雨水可从断开口处流向相邻的导水槽而排出,该设计使横向钢丝间的各个导水槽形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排水层的整体排水性能,降低了道路的水毁风险。所述上基层上表面的阶梯型为双层阶梯,在上层第一平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设置有中层第三平面,上层第一平面与中层第三平面、中层第三平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均由斜面相连接,所述斜面与中层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45°。该双层阶梯结构,可是路面中间渗透下来的雨水快速流向两侧,加快排水层排水速率。所述排水层的透水混凝土层分两层进行铺设,第一层透水混凝土铺设完成后,在其上方铺设一层第三钢网层,所述第三钢网层的结构与第二钢网层结构相同,再在第三钢网层上铺设第二层透水混凝土。在所述第三钢网层上表面还铺设有第四钢网层,所述第四钢网层的结构与第一钢网层结构相同,并在第四钢网层与第二层透水混凝土之间铺设织物滤层。该第四钢网层能够使碎石层中间的雨水快速导出,进一步提高道路排水性能。所述排水层厚度最大的两侧边位置,其厚度为50cm至100cm。本专利技术在中间设置一定厚度的排水层,不仅能够实现快速的渗水和排水,还能在边沟排水不畅时,使雨水暂时蓄存在排水层,降低了路面积水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施工方法所形成的道路结构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基层上表面为一层阶梯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基层上表面为双层阶梯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钢网一种优选结构的正视图;图5为与图4对应的第一钢网的俯视图;图6为第二钢网的正视图;图7为与图6对应的第二钢网的俯视图;图8为第一钢网另一种优选结构的正视图;图9为与图8对应的第一钢网的仰视图。图中:1、土层;2、水泥天然砂砾;3、防水层;4、水泥碎石;5第一钢网层;6、透水混凝土层;7、第三钢网层;8、第四钢网层;9、织物滤层;10、第二钢网层;11、过渡层;12、面层;13、抗滑层;14、第一平面;15、第二平面;16、斜面;17、第三平面;18、纵向钢丝;19、横向钢丝;20、导水槽;21、第一横向钢丝;22、第二横向钢丝;23、断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所述道路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排水层、过渡层11、面层12及抗滑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所述道路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排水层、过渡层、面层及抗滑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验土层满足施工要求后,拌和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摊铺机摊铺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平土机整型,再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下基层干透,在下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2)制作上基层的浇筑模板,并安装好形成固定模具;将拌和好的上基层水泥碎石混合料浇筑到模具中,并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上基层干透,拆除模板,并在上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3)对排水层进行施工;(4)对排水层清理、修补处理;拌和过渡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机械、人工摊铺到排水层上;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并控制压路机碾压速度碾压、冷却形成过渡层;(5)修整、清理过渡层,将一层粗集料撒布在过渡层面上,再喷洒一层乳化沥青,紧接着撒布一层细集料,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喷洒第二层乳化沥青,铺撒嵌缝料,进行最后碾压形成面层;(6)清扫、检查面层,在面层上涂刷底油,待底油固化后将搅拌好的结构剂按预定厚度刮涂在涂刷底油的面层上;撒上防滑耐磨料,采用滚筒进行反复碾压、挤实,最后去除表面未板结硬化的防滑耐磨料,形成抗滑层;其特征在于:经模具浇筑后的上基层的上表面形成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型,中间的上层第一平面与两侧的下层第二平面之间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45°;所述排水层为钢网复合结构,包括第一钢网层、透水混凝土层、第二钢网层及织物滤层;排水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①待上基层的防水层固化,在上基层上方的防水层上表面铺设第一钢网层,第一钢网层完全覆盖防水层,且使第一钢网层与防水层上表面完全贴合;②在第一钢网层上铺设一层织物滤层;③按透水混凝土层的孔隙率及透水性确定透水混凝土层的骨料粒径,以及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的拌和比例,采用搅拌机拌和透水混凝土混合料;④在上述织物滤层上洒适量水使织物滤层保持湿润,将透水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在湿润的织物滤层上,采用机械振捣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使其铺平,进一步碾压形成透水混凝土层;⑤待透水混凝土层成型,在其上方铺设第二钢网层,并在第二钢网层的上表面及透水混凝土层的两侧面铺设织物滤层,形成排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所述道路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排水层、过渡层、面层及抗滑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验土层满足施工要求后,拌和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摊铺机摊铺水泥天然砂砾混合料;采用平土机整型,再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下基层干透,在下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2)制作上基层的浇筑模板,并安装好形成固定模具;将拌和好的上基层水泥碎石混合料浇筑到模具中,并采用机械振捣、碾压密实;待上基层干透,拆除模板,并在上基层的两侧面及顶面涂刷防水层;(3)对排水层进行施工;(4)对排水层清理、修补处理;拌和过渡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机械、人工摊铺到排水层上;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并控制压路机碾压速度碾压、冷却形成过渡层;(5)修整、清理过渡层,将一层粗集料撒布在过渡层面上,再喷洒一层乳化沥青,紧接着撒布一层细集料,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喷洒第二层乳化沥青,铺撒嵌缝料,进行最后碾压形成面层;(6)清扫、检查面层,在面层上涂刷底油,待底油固化后将搅拌好的结构剂按预定厚度刮涂在涂刷底油的面层上;撒上防滑耐磨料,采用滚筒进行反复碾压、挤实,最后去除表面未板结硬化的防滑耐磨料,形成抗滑层;其特征在于:经模具浇筑后的上基层的上表面形成为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型,中间的上层第一平面与两侧的下层第二平面之间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下层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45°;所述排水层为钢网复合结构,包括第一钢网层、透水混凝土层、第二钢网层及织物滤层;排水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①待上基层的防水层固化,在上基层上方的防水层上表面铺设第一钢网层,第一钢网层完全覆盖防水层,且使第一钢网层与防水层上表面完全贴合;②在第一钢网层上铺设一层织物滤层;③按透水混凝土层的孔隙率及透水性确定透水混凝土层的骨料粒径,以及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的拌和比例,采用搅拌机拌和透水混凝土混合料;④在上述织物滤层上洒适量水使织物滤层保持湿润,将透水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在湿润的织物滤层上,采用机械振捣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龙王涛张维荣张学虎夏春梅马玄文张子定秦占凤魏瑞丽柳彦明叶丽君翟亚警张继张小平朱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荣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