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振专利>正文

可变换款式的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1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它由伞骨架、可卸伞帽、可换伞盖、可卸手柄组成。伞骨架通用,伞帽、伞盖可以从伞骨架上卸换下来。手柄上有一个可取下的硬质透明外罩,透明外罩里面的图案纸可随意更换。利用这种伞,只需一个通用的伞骨架,配上若干伞帽、伞盖和手柄的图案纸,就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已衣饰、心情的变化而随意变换伞的图案款式,并可重复使用这些伞帽、伞盖、手柄图案纸。(*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它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随意变换款式。伞的款式绝大部分体现在伞盖和伞杆底端手柄的图案花色上。传统的制伞工艺都是把这两处的图案花色一次成型固定住,使用者无法根据自己的衣服颜色、心情等的变化而自由变换伞的款式。要使伞随着衣服颜色的变化而变换,只有买上若干把不同颜色款式的伞以替换,这无疑会增加使用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伞,其伞盖和手柄颜色图案可随意变换,而伞骨架不变,从而让使用者花最少的钱达到变换伞的款式之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可让使用者随意变换款式的伞,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伞骨架,一部分是可卸伞帽,一部分是可换伞盖,一部分是可卸柄。伞骨架是通用的,其他三部分都可以从伞骨架上卸或换下来。可卸伞帽可以是插套在伞杆顶端,也可以是拧在伞杆顶端,或者其他方式。伞帽可以做成诸如花朵、小动物等任何形状造型,一把伞配上若干个伞帽,即可较随意地变换伞帽款式。可换伞盖的边沿处随伞骨条的分布而均匀地分布着若干个可拔式伞骨端插头。可换伞盖的内侧面分布着若干个沿伞骨条的伞盖线,伞盖线以伞盖中心为中心呈辐射分布。每条伞盖线上根据需要分布着若干个固定装置,在非折叠伞上,固定装置的位置不限制;在折叠伞上,与伞骨条折叠处对应的地方必须有固定装置,以使伞盖能随伞骨的折叠而折叠。固定装置的目的是把可换伞盖固定在伞骨架上,它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一是子母扣式,即一根很短的细绳或布条,一端缝在伞盖线一侧的伞盖布上,另一端缝或系着一片子母扣,而子母扣的另一片缝在伞盖线另一侧的伞盖布上,两片子母扣相合,即可把伞骨条与伞盖固定在一起。第二种方式是尼龙粘带式,做法与第一种相同,只是把子母扣替换为尼龙粘带即可。第三种方式是用小夹子,即一根很短的细绳,一端缝在伞盖上,另一端系着一个小夹子,把小夹子夹在伞骨条上即可。第四种方式是用一根很短的细绳,一端缝在伞盖上,另一端固定在一根很短的小细棍的正中间处,在伞骨条的对应处钻一个小孔,把小细棍穿过小孔,并使小细棍与伞骨条相交或并行,这样小细棍就无法从小孔里滑脱,从而使伞盖与伞骨架固定在一起。要把伞盖取下来,把小细棍从小孔里穿回去即可。可卸手柄是直筒式的,或者虽然是弯柄,但上半截是直筒的。它分为三部分上端堵头、下端堵头和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稍细,外有硬质透明外罩,透明外罩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来。当透明外罩套在手柄的中间部分上后,它的内壁与手柄中间部分的外壁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在其间装图案纸。上端堵头和下端堵头的作用是阻止透明外罩脱落。为便于透明外罩的取下,两个堵头中至少要有一个能与手柄主体分开,分开后,透明外罩就从该端取下及套上。手柄主体与该分开的堵头用螺纹旋拧、插套、卡合等方式连结为一体。当手柄是弯柄时,下端堵头包括弯曲部分。变换伞的图案款式的操作过程是要变换伞帽款式,只需更换一下伞帽即可。要变换伞盖款式,取下伞帽,把伞骨条从可拔式伞骨端插头里拔出,打开固定装置,把旧伞盖从伞骨架上揭下来,然后把新伞盖覆在伞骨架上,把伞骨条一一插在相应的可拔式伞骨端插头里,装好固定装置,最后装上伞帽即可。变换手柄图案,取下该端堵头,然后取下硬质透明外罩,揭去旧图案纸,把剪好的新图案纸贴或缠在手柄中间部分的外壁上,然后套上透明外罩,最后把该端堵头装在手柄上即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伞的主要制作成本在于伞骨架上,其他部分的成本相对较少。本技术用一个伞骨架,配上若干个伞帽、伞盖及图案纸,就能达到根据使用者的衣饰、爱好随意变换伞的款式之目的。与传统的买上若干把伞的做法相比,较好地降低了使用者的消费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伞上顶端平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伞盖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伞盖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手柄剖视图第一个实施例是一把非折叠直柄伞,它的伞帽1直接插套在伞杆顶端2上,如图1。它的伞盖3的边沿处分布着八个可拔式伞骨端插头4,伞盖3的中心处有一小孔5,用以套在伞杆顶端2上。伞盖3的内侧面有八条伞盖线6,每条伞盖线6的中间处各有一个子母扣式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的7a是一段细布条,细布条的一端缝在伞盖3上,另一端缝着子母扣的一半,7b是子母扣的另一半,缝在伞盖3上,参见图2。它的手柄见图3,中间部分12与下端堵头13做在一块,上端堵头9与伞杆8做在一块,在上端堵头9的下方有一个圆柱状凸起柱10,凸起柱10的外壁做有螺旋拧纹,与此相应,在手柄中间部分12上有孔11,孔11的内壁也有螺旋拧纹,凸起柱10与孔11拧合,即可使手柄连结为一个整体。透明外罩14是圆筒状,其长度与中间部分12的长度一致,套在12上后,二者之间有一定空隙,以便夹装图案纸。第二个实施例是一把一折叠弯柄伞,它的伞帽1与图1中的相同。它的伞盖3见图4,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伞盖的区别仅仅在于它的固定装置15是一段细绳,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伞盖3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小细棍16的中间位置17处,17处稍下凹,细绳系在17处。固定装置15位于伞骨条18的折叠点19所对应的伞盖线6的对应点21处。在伞骨条18紧邻折叠点19的下方处有一个小孔20,小孔20的直径略大于小细棍16的直径,把小细棍16穿过小孔20并使小细棍16与伞骨条18交叉或平行,即可使小细棍16不从小孔20里穿回去,从而把伞盖3与伞骨条18结合起来,使伞盖3随伞骨条18的折叠而折叠,参见图5。它的手柄见图6,与图3中第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区别仅在于它的下端堵头13与弯曲部分做在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款式的伞,由伞骨架、可卸伞帽、可换伞盖、可卸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骨架通用,伞帽、伞盖和手柄都是可以从伞骨架上卸换下来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该伞盖通过可拔式伞骨端插头和子母扣、尼龙粘带、小夹子或小细棍小孔等固定装置与伞骨条相结合及分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该手柄分为上端堵头、中间部分和下端堵头三部分,两个堵头中至少有一个能与手柄主体分开,并通过螺纹旋拧、插套或卡合等方式与手柄主体合为一体。手柄的中间部分稍细,外有硬质透明外罩,二者之间有一定空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它由伞骨架、可卸伞帽、可换伞盖、可卸手柄组成。伞骨架通用,伞帽、伞盖可以从伞骨架上卸换下来。手柄上有一个可取下的硬质透明外罩,透明外罩里面的图案纸可随意更换。利用这种伞,只需一个通用的伞骨架,配上若干伞帽、伞盖和手柄的图案纸,就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己衣饰、心情的变化而随意变换伞的图案款式,并可重复使用这些伞帽、伞盖、手柄图案纸。文档编号A45B15/00GK2390458SQ99238019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华振 申请人:李华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换款式的伞,由伞骨架、可卸伞帽、可换伞盖、可卸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骨架通用,伞帽、伞盖和手柄都是可以从伞骨架上卸换下来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振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