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01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包括外布,防沙层,首滤层,反渗层,细滤层,隔尘区,隔菌区,防返区,待滤区和净水区,所述外布的内部设置有防沙层,且防沙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尘区与隔菌区,该隔菌区的左侧安装有首滤层;所述首滤层的左侧设置有防返区,且防返区的左侧安装有反渗层,该反渗层的左侧设置有待滤区;所述待滤区的左侧安装有细滤层,且细滤层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编织层,通水孔和防沙层的设置,有利于确保装置的过滤细致性,保证装置水流的流量,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编织的滤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
本专利技术属于滤布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
技术介绍
滤布是一种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组成的过滤介质,具有体积轻薄,表面整洁光滑,耐碱耐酸耐腐蚀性较高,清洗方便且过滤效果较为明显等优点,在市场中占据有大比例份额,成为广大消费者在选择过滤介质时的首要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水质量越发看中,对过滤介质要求愈发严格,滤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越发严格的高质量需求。时间更迭,滤布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滤布的改新换代,滤布的跟新换代使得滤布紧随发展脚步成为市场上稳定的一员大将,为人们带去更为简便快速满足人们需求的过滤方式,但现有滤布依然存在着滤布编织方式过于单一、细颗粒堵塞滤层、过滤粗糙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以解决现有滤布依然存在着滤布编织方式过于单一、细颗粒堵塞滤层、过滤粗糙的问题。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包括外布,防沙层,首滤层,反渗层,细滤层,隔尘区,隔菌区,防返区,待滤区和净水区,所述外布的内部设置有防沙层,且防沙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尘区与隔菌区,该隔菌区的左侧安装有首滤层;所述首滤层的左侧设置有防返区,且防返区的左侧安装有反渗层,该反渗层的左侧设置有待滤区;所述待滤区的左侧安装有细滤层,且细滤层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区;所述外布包括编织层,通水孔和基布,且编织层与基布分别设置在外布的内外两表面,该基布表面设置有通水孔。所述编织层采用经线与纬线不同宽度的荷兰织纺结构,且编织层的经线采用膨化纱混合涤纶丝,该编织层的纬线采用聚苯硫醚纤维合并长丝编织,有利于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耐酸碱腐蚀性能,保证水流的初级简单过滤,提高装置的性能。所述通水孔采用圆形结构的聚丙烯纤维,且通水孔的外侧曲面采用收面缝制,有利于保证水流通过时的流量,确保水流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装置,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所述防沙层采用长方形结构的土方布,且防沙层的上下两端分别缝制在外布内部的固定位置,有利于保证水流经过时所携带的沙质颗粒被拦截过滤,并确保沙质颗粒不会造成装置的堵塞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所述首滤层与细滤层分别采用长方形结构的碳纤维过滤布与长方形结构的碳纤维过滤网,且首滤层与细滤层的上下两端分别缝制在外布的内部尾部位置,有利于装置更细致的进行水质过滤,确保水流流出的水量可以快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保证装置的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编织层的设置,有利于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耐酸碱腐蚀性能,保证水流的初级简单过滤,提高装置的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水孔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水流通过时的流量,确保水流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装置,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3.本专利技术防沙层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水流经过时所携带的沙质颗粒被拦截过滤,并确保沙质颗粒不会造成装置的堵塞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布,1A-编织层,1B-通水孔,1C-基布,2-防沙层,3-首滤层,4-反渗层,5-细滤层,6-隔尘区,7-隔菌区,8-防返区,9-待滤区,10-净水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包括包括外布1,防沙层2,首滤层3,反渗层4,细滤层5,隔尘区6,隔菌区7,防返区8,待滤区9和净水区10,所述外布1的内部设置有防沙层2,且防沙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尘区6与隔菌区7,该隔菌区7的左侧安装有首滤层3;所述首滤层3的左侧设置有防返区8,且防返区8的左侧安装有反渗层4,该反渗层4的左侧设置有待滤区9;所述待滤区9的左侧安装有细滤层5,且细滤层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区10;所述外布1包括编织层1A,通水孔1B和基布1C,且编织层1A与基布1C分别设置在外布1的内外两表面,该基布1C表面设置有通水孔1B。所述编织层1A采用经线与纬线不同宽度的荷兰织纺结构,且编织层1A的经线采用膨化纱混合涤纶丝,该编织层1A的纬线采用聚苯硫醚纤维合并长丝编织,有利于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耐酸碱腐蚀性能,保证水流的初级简单过滤,提高装置的性能。所述通水孔1B采用圆形结构的聚丙烯纤维,且通水孔1B的外侧曲面采用收面缝制,有利于保证水流通过时的流量,确保水流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装置,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所述防沙层2采用长方形结构的土方布,且防沙层2的上下两端分别缝制在外布1内部的固定位置,有利于保证水流经过时所携带的沙质颗粒被拦截过滤,并确保沙质颗粒不会造成装置的堵塞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所述首滤层3与细滤层5分别采用长方形结构的碳纤维过滤布与长方形结构的碳纤维过滤网,且首滤层3与细滤层5的上下两端分别缝制在外布1的内部尾部位置,有利于装置更细致的进行水质过滤,确保水流流出的水量可以快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保证装置的工作效率。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中,当使用者将滤布安装至需过滤水流处,水流流过基布1C表面的通水孔1B进而接触编织层1C,随后防沙层2开始工作,将水流中的沙质颗粒阻挡在隔尘区6,此时水流继续前进接触首滤层3将水流中的有害物质异味阻挡在隔菌层7,水流继续前进经过防返区8接触反渗层4,确保经过过滤的水流不会返回产生二次污染,最后水流经过待滤区接触细滤层6,进行最后过滤,过滤好的水经过净水区10流出供使用者使用。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布(1),防沙层(2),首滤层(3),反渗层(4),细滤层(5),隔尘区(6),隔菌区(7),防返区(8),待滤区(9)和净水区(10),所述外布(1)的内部设置有防沙层(2),且防沙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尘区(6)与隔菌区(7),该隔菌区(7)的左侧安装有首滤层(3);所述首滤层(3)的左侧设置有防返区(8),且防返区(8)的左侧安装有反渗层(4),该反渗层(4)的左侧设置有待滤区(9);所述待滤区(9)的左侧安装有细滤层(5),且细滤层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区(10);所述外布(1)包括编织层(1A),通水孔(1B)和基布(1C),且编织层(1A)与基布(1C)分别设置在外布(1)的内外两表面,该基布(1C)表面设置有通水孔(1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的双层碳纤维结构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布(1),防沙层(2),首滤层(3),反渗层(4),细滤层(5),隔尘区(6),隔菌区(7),防返区(8),待滤区(9)和净水区(10),所述外布(1)的内部设置有防沙层(2),且防沙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尘区(6)与隔菌区(7),该隔菌区(7)的左侧安装有首滤层(3);所述首滤层(3)的左侧设置有防返区(8),且防返区(8)的左侧安装有反渗层(4),该反渗层(4)的左侧设置有待滤区(9);所述待滤区(9)的左侧安装有细滤层(5),且细滤层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区(10);所述外布(1)包括编织层(1A),通水孔(1B)和基布(1C),且编织层(1A)与基布(1C)分别设置在外布(1)的内外两表面,该基布(1C)表面设置有通水孔(1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颖袁野朱涛吴迪王效礼王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原野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