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76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板、支撑杆、筒体、下料筒、进料筒、固定板、固定块、第一电机、转轴、螺旋叶片、连通口、减速电机、旋转杆、偏心轮、环形槽、圆环、套筒、通孔、盒体、定位板、弹簧、第一锥形板、振动电机、下料口、第二电机、竖轴、第二锥形板和筛网;该方法,通过第一电机的转速调整原料从进料筒进入到筒体的速度,并且需要进行混合的原料同时从两侧进入进料筒,便于进行搅拌,通过减速电机旋转偏心轮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砂从通孔中落下经过第一锥形板导向后使用筛网进行过滤,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机制砂混合料的搅拌和筛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现有的机制砂混合搅拌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通常搅拌装置是将各种原料同时倒入,不容易搅拌,搅拌效率低,并且不方便调整控制下料速度,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砂中会含有杂质或者大颗粒砂石,现有设备搅拌后需要人工再次筛分,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无需人工对机制砂混合料进行再次筛选,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横板、支撑杆、筒体、下料筒、进料筒、固定板、固定块、第一电机、转轴、螺旋叶片、连通口、减速电机、旋转杆、偏心轮、环形槽、圆环、套筒、通孔、盒体、定位板、弹簧、第一锥形板、振动电机、下料口、第二电机、竖轴、第二锥形板和筛网;所述横板为方形,其四角分别垂直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四个支撑杆,横板的中部垂直贯穿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壁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通孔,筒体的顶部两端倾斜固定有对称的两个下料筒并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两个下料筒的顶部均垂直固定有进料筒,每一个进料筒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上端为倾斜面的固定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块的倾斜面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倾斜插入进料筒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旋转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筒体一侧的横板的上端,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有穿过筒体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固定有设在筒体内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曲面中央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截面为T形,环形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圆环,圆环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偏心轮的外壁贴合;所述盒体位于通孔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四个支撑杆之间,盒体两侧的内壁上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定位板,每个定位板的上端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板;所述第一锥形板向下凹陷,其中部设有第一下料口,第一锥形板两侧倾斜面的底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振动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盒体底端的中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有穿过盒体以及第二锥形板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竖轴;所述第二锥形板的中部掏空并向上凸起,其中央固定在竖轴的顶端,第二锥形板的一端与盒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筛网固定在第二锥形板掏空部分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盒体外侧壁上分别铰接有上下并列的第一取料口和第二取料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减速电机、振动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需要混合的机制砂分别从两端添加到进料筒中;步骤2:启动第一电机控制转轴带动螺旋叶片旋转,控制进料筒内机制砂的下料速度,并使两端进料筒中的机制砂同步经过下料筒通过连通口进入到筒体中进行混合;步骤3:启动减速电机控制旋转杆带动偏心轮旋转,使偏心轮对机制砂混合料进行搅拌及碾压,并通过通孔进入到盒体中,掉落在第一锥形板上;步骤4:启动振动电机使第一锥形板振动,将掉落在第一锥形板上的机制砂混合料通过下料口聚集在第二锥形板的中间;步骤5:启动第二电机控制竖轴带动第二锥形板旋转,使第二锥形板上的机制砂混合料从其四周滑落;步骤6:滑落的机制砂混合料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使机制砂混合料中合格的混合砂通过筛网上掉落至盒体的底部,大颗粒的杂质被隔挡在筛网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调整原料从进料筒进入到筒体的速度,并且两端需要进行混合的原料同时从两侧进入便于进行搅拌,通过减速电机旋转偏心轮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砂从通孔中落下经过第一锥形板导向后使用筛网过滤,合格的砂落至下端,不合格的杂质被隔挡在上端进行过滤,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机制砂混合料的搅拌和筛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筒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图中:1、横板;2、支撑杆;3、筒体;4、下料口;5、进料筒;6、固定板;7、固定块;8、第一电机;9、转轴;10、螺旋叶片;11、连通口;12、减速电机;13、旋转杆;14、偏心轮;15、环形槽;16、圆环;17、套筒;18、通孔;19、盒体;20、定位板;21、弹簧;22、第一锥形板;23、振动电机;24、下料口;25、第二电机;26、竖轴;27、第二锥形板;28、筛网;29、第一取料口;30、第二取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势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剖视图如图2所示,包括横板1、支撑杆2、筒体3、下料筒4、进料筒5、固定板6、固定块7、第一电机8、转轴9、螺旋叶片10、连通口11、减速电机12、旋转杆13、偏心轮14、环形槽15、圆环16、套筒17、通孔18、盒体19、定位板20、弹簧21、第一锥形板22、振动电机23、下料口24、第二电机25、竖轴26、第二锥形板27和筛网28;所述横板1为方形,其四角分别垂直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四个支撑杆2,横板1的中部垂直贯穿有筒体3;如图3所示,所述筒体3的底端壁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通孔18,筒体3的顶部两端倾斜固定有对称的两个下料筒4并通过连通口11连通;所述两个下料筒4的顶部均垂直固定有进料筒5,每一个进料筒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有上端为倾斜面的固定块7;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于固定块7的倾斜面上,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倾斜插入进料筒5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的转轴9;所述转轴9上旋转固定有螺旋叶片10;所述减速电机12固定在筒体3一侧的横板1的上端,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有穿过筒体3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旋转杆13,旋转杆13的一端固定有设在筒体3内的偏心轮14;所述偏心轮14的曲面中央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的截面为T形,环形槽15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圆环16,圆环16上固定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内壁与偏心轮14的外壁贴合,用于正价碾压效果并防止偏心轮14搅拌和碾压的机制砂混合料被推动的盒体19中;所述盒体19位于通孔18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四个支撑杆2之间,盒体19外侧壁上分别铰接有上下并列的第一取料口29和第二取料口30,如图4所示,盒体19两侧的内壁上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定位板20,每个定位板20的上端固定有弹簧21,弹簧2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板22;所述第一锥形板22向下凹陷,其中部设有下料口24,第一锥形板22两侧倾斜面的底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振动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5固定在盒体19底端的中央,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1)、支撑杆(2)、筒体(3)、下料筒(4)、进料筒(5)、固定板(6)、固定块(7)、第一电机(8)、转轴(9)、螺旋叶片(10)、连通口(11)、减速电机(12)、旋转杆(13)、偏心轮(14)、环形槽(15)、圆环(16)、套筒(17)、通孔(18)、盒体(19)、定位板(20)、弹簧(21)、第一锥形板(22)、振动电机(23)、下料口(24)、第二电机(25)、竖轴(26)、第二锥形板(27)和筛网(28);所述横板(1)为方形,其四角分别垂直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四个支撑杆(2),横板(1)的中部垂直贯穿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底端壁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通孔(18),筒体(3)的顶部两端倾斜固定有对称的两个下料筒(4)并通过连通口(11)连通;所述两个下料筒(4)的顶部均垂直固定有进料筒(5),每一个进料筒(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有上端为倾斜面的固定块(7);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于固定块(7)的倾斜面上,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倾斜插入进料筒(5)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的转轴(9);所述转轴(9)上旋转固定有螺旋叶片(10);所述减速电机(12)固定在筒体(3)一侧的横板(1)的上端,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有穿过筒体(3)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旋转杆(13),旋转杆(13)的一端固定有设在筒体(3)内的偏心轮(14);所述偏心轮(14)的曲面中央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的截面为T形,环形槽(15)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圆环(16),圆环(16)上固定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内壁与偏心轮(14)的外壁贴合;所述盒体(19)位于通孔(18)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四个支撑杆(2)之间,盒体(19)两侧的内壁上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定位板(20),每个定位板(20)的上端固定有弹簧(21),弹簧(2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板(22);所述第一锥形板(22)向下凹陷,其中部设有下料口(24),第一锥形板(22)两侧倾斜面的底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振动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5)固定在盒体(19)底端的中央,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有穿过盒体(19)以及第二锥形板(27)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竖轴(26);所述第二锥形板(27)的中部掏空并向上凸起,其中央固定在竖轴(26)的顶端,第二锥形板(27)的一端与盒体(19)的内壁贴合;所述筛网(28)固定在第二锥形板(27)掏空部分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混合料预拌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1)、支撑杆(2)、筒体(3)、下料筒(4)、进料筒(5)、固定板(6)、固定块(7)、第一电机(8)、转轴(9)、螺旋叶片(10)、连通口(11)、减速电机(12)、旋转杆(13)、偏心轮(14)、环形槽(15)、圆环(16)、套筒(17)、通孔(18)、盒体(19)、定位板(20)、弹簧(21)、第一锥形板(22)、振动电机(23)、下料口(24)、第二电机(25)、竖轴(26)、第二锥形板(27)和筛网(28);所述横板(1)为方形,其四角分别垂直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四个支撑杆(2),横板(1)的中部垂直贯穿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底端壁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通孔(18),筒体(3)的顶部两端倾斜固定有对称的两个下料筒(4)并通过连通口(11)连通;所述两个下料筒(4)的顶部均垂直固定有进料筒(5),每一个进料筒(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有上端为倾斜面的固定块(7);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于固定块(7)的倾斜面上,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倾斜插入进料筒(5)内并与其旋转连接的转轴(9);所述转轴(9)上旋转固定有螺旋叶片(10);所述减速电机(12)固定在筒体(3)一侧的横板(1)的上端,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有穿过筒体(3)并且与其旋转连接的旋转杆(13),旋转杆(13)的一端固定有设在筒体(3)内的偏心轮(14);所述偏心轮(14)的曲面中央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的截面为T形,环形槽(15)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圆环(16),圆环(16)上固定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内壁与偏心轮(14)的外壁贴合;所述盒体(19)位于通孔(18)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四个支撑杆(2)之间,盒体(19)两侧的内壁上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定位板(20),每个定位板(20)的上端固定有弹簧(21),弹簧(2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板(22);所述第一锥形板(22)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卿王硕博吴秀峰羡丽娜周梅赵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