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73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可以缓冲定位孔承受的拉扯力,降低定位孔因拉扯导致破坏原材料的概率,可以增加定位柱落入定位孔的概率,且结构简单适于应用。其包括载体、料定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包括料定位孔,所述料定位孔沿径向连通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冲模具应用
,具体为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模切加工是指根据预定形状,通过精密加工和切割使原材料形成尺寸、形状不同的定制零部件的一种工艺,近年来模切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光电、通讯、电脑、汽车等行业,用来加工的模切材料很多为软质材料,如:橡胶、单面或双面胶带、泡棉、塑料、乙烯基、硅、金属薄带、金属薄片、光学膜、保护膜、纱网、热熔胶带、矽胶等等;现有套冲模具中定位孔多为圆孔,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工作引导材料时,定位孔各个方向受力并不相同,软质材料的硬度和张力影响,容易造成定位孔变形,严重时无法恢复,损坏原材料,影响后续工序的实施;另外,作为精密加工的材料,一旦定位柱的落点与圆型定位孔有偏移,定位柱就没有办法落入定位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定位孔的变形后无法恢复、拉扯导致损坏材料的问题,以及增加定位柱落入定位孔的概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可以缓冲定位孔承受的拉扯力,降低定位孔因拉扯导致破坏原材料的概率,可以增加定位柱落入定位孔的概率,且结构简单适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是这样的:其包括载体、料定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包括料定位孔,所述料定位孔沿径向连通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料定位孔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所述料定位孔结构成对设置在所述载体上;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每对所述料定位孔结构中,所述料定位孔分别相对在内、所述通槽在外,且所述通槽与所述载体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与通槽两边之间的宽度的比例关系为3:1;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的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的总长度的比例关系为3/5~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料定位孔结构开设在载体上,当定位柱的落点有一定的偏差,落入料定位孔结构的通槽部位的时候,会被通槽导向到料定位孔中,增加了定位柱落入料定位孔的概率;料定位孔和通槽配合后,作用在料定位孔上的拉扯力被缓冲,降低因拉扯料定位孔导致破坏原材料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料定位孔结构与载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为料定位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料定位孔结构进行限位的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载体1、料定位孔结构2,载体1为软质原材料,料定位孔结构2包括料定位孔2-1,料定位孔结构2成对开设在载体1上,料定位孔2-1沿径向连通一通槽2-2,通槽2-2的宽度小于料定位孔2-1的直径;通槽2-2远离定位孔2-1一端端部两侧都设置有倒角2-3;如图1所示,箭头A所指方向为载体1运行方向,设置在载体1上的每对料定位孔结构2中,料定位孔2-1分别相对在内、通槽2-2在外,且通槽2-2与载体1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安装在模具3上的定位柱4穿过料定位孔2-1的孔与料定位孔结构2配合使用,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当定位柱4穿过载体1上的料定位孔2-1时,会产生拉扯力,拉扯力导致料定位孔2-1产生变形,与之相连的通槽2-2会随之变形,缓冲了一部分的力;所有的拉扯力都可以分解成垂直于载体1运行方向的力和平行于载体1运行方向的力,料定位孔2-1产生变形的时候,料定位孔2-1与通槽2-2的配合可以分别发生两个方向上的变形,也即是说对各个方向的拉扯力都可以进行缓冲,进一步的大大降低了因为外力而导致定位孔变形以及破坏的概率;在通过刀模冲切料定位孔结构2的时候,载体1为软质材料,通过倒角2-3的设置,起到减小应力集中的作用,提高了良品率。在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中通过定位柱4对料定位孔结构2进行定位和限位,定位柱4包括圆柱形的柱身4-1、圆台型的过渡段4-2,柱身4-1顶端连接在模具3上,柱身4-1的底端连接过渡段4-2的大直径的底面,过渡段4-2上的小直径的底面连接与其等直径的半球形的柱头4-3,上宽下窄的过渡段4-2的设置,使定位柱4更顺畅的穿入料定位孔2-1,没有棱角的半球形的柱头4-3的设置避免在定位柱4穿入料定位孔2-1的过程中因为对位不准而伤害料定位孔2-1和载体1;柱头4-3的直径大于料定位孔结构2中的通槽2-2的两边之间的宽度;在料定位孔结构2和定位柱4的定位略有不准的情况下,因为半球形的柱头4-3的直径大于通槽2-2的两边之间的距离,所以柱头4-3不会直接插入通槽2-2,而会被通槽2-2引导到料定位孔2-1的孔中。料定位孔结构2中料定位孔2-1的直径与通槽2-2的两边之间的宽度的比例关系为3:1,此时对定位柱4产生的拉扯力的缓冲效果最好。料定位孔结构2的总长度为两定位孔2-1的直径与通槽2-2的长度之和,根据载体的材质以及尺寸的不同,料定位孔2-1的直径的与料定位孔结构2的总长度的比例关系为3/5~2/3的时候为,导向效果和缓冲综合效果较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料定位结构后,开设在载体上的料定位孔与设置在模具上的定位柱配合使用,每对料定位孔结构中的通槽与载体运行方向垂直,进行定位的时候,定位柱穿过料定位孔,拉扯力导致料定位孔产生一定的变形,因为料定位孔并非封闭的圆,拉扯力消失后孔变形是可以恢复的,与封闭的圆孔相比,料定位孔的头部可以承受更大的拉扯力,也即是说料定位孔与通槽结合后的结构,降低了因为拉扯定位孔导致破坏如原材料为软质材料的载体的概率;因为柱头的直径大于通槽的两边之间的距离,通槽可以引导定位柱穿入料定位孔的孔中,增强了定位结构的定位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包括载体、料定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包括料定位孔,所述料定位孔沿径向连通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包括载体、料定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包括料定位孔,所述料定位孔沿径向连通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料定位孔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料定位孔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切加工软质材料用料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定位孔结构成对设置在所述载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切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张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积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