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69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包括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内侧设置有A通孔,所述A通孔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所述锁紧机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动卡锁机构外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通槽与第一连接孔通过主轴连接,所述通槽一端设置有B通孔,所述B通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通槽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接头,所述轴承接头外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轴承接头通过微型弹簧连接转动杆,通过延迟铆合有效避免铆合时冲头损坏,降低生产成本,且铆合后的效果更好,确保正常使用,设置的保护层和减震层可以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磨损,确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铆压的
,更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对铆压的
带来高速发展,现在很多五金件的铆压模具多种多样,但是在铆合过程中,往往会碰撞到冲头,不仅会损坏冲头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以下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其中,包括有锁紧机构、活动卡锁机构和轴承接头,所述锁紧机构内侧设置有A通孔,所述A通孔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所述锁紧机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动卡锁机构外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通槽与第一连接孔通过主轴连接,所述通槽一端设置有B通孔,所述B通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通槽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接头,所述轴承接头外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插有轴承轮,所述轴承接头内部设置有微型弹簧,所述轴承接头通过微型弹簧连接转动杆。优选地,所述A通孔内侧设置有保护层。通过保护层保护锁紧机构,减少对锁紧机构的磨损消耗。优选地,所述通槽内侧设置有减震层。通过设置减震层减缓活动轴与通槽的碰撞,减少磨损。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丝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丝孔垂直连通。利用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拧上螺丝,固定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主轴和连接杆。优选地,所述活动卡锁机构与轴承接头通过螺丝连接。通过螺丝有效固定连接活动卡锁机构与轴承接头。以下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现本技术通过延迟铆合有效避免铆合时冲头损坏,降低生产成本,且铆合后的效果更好,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和减震层可以保护本技术,减少磨损,确保本技术的正常使用,且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俯视图。图2时本技术锁紧机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活动卡锁机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活动卡锁机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锁紧机构1、第一连接孔2、第二连接孔3、活动卡锁机构4、轴承接头5、轴承轮6、A通孔11、第一螺丝孔22、第二螺丝孔33、B通孔44、通槽45、连接杆48、主轴49、转动杆50、微型弹簧55、铆压轴80、送料槽87、导轨88、保护层111、减震层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5为本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其中,包括有锁紧机构1、活动卡锁机构4和轴承接头5,锁紧机构1内侧设置有A通孔11,A通孔11外侧设置有缝隙,且该缝隙延伸出锁紧机构1,A通孔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33,锁紧机构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与第二连接孔3,活动卡锁机构4外侧设置有通槽45,通槽45内部设置有主轴49,通槽45与第一连接孔2通过主轴49连接,通槽45一端设置有B通孔44,B通孔44与第二连接孔3通过连接杆48连接,通槽45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接头5,轴承接头5外侧设置有转动杆50,转动杆50穿插有轴承轮6,轴承接头5内部设置有微型弹簧55,轴承接头5通过微型弹簧55连接转动杆50。综上所述,利用微型弹簧55连接转动杆50,在进行铆合时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使铆合延迟的效果更好,A通孔11外侧设置有缝隙,缝隙两侧通过弹簧连接,A通孔11内侧设置有保护层111,通过保护层111保护锁紧机构1,减少磨损消耗,可以采用硅胶作为保护层111主要材料,通槽45内侧设置有减震层200,可以选用普通橡胶等减震材料制作减震层200,通过设置减震层200减缓活动轴与通槽45的碰撞,有效减少磨损,第一连接孔2与第一螺丝孔22垂直连通,第二连接孔3与第二螺丝孔33垂直连通,利用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33拧上螺丝,固定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3的主轴49和连接杆48,活动卡锁机构4与轴承接头5通过螺丝连接,通过螺丝有效固定连接活动卡锁机构4与轴承接头5。下面结合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锁紧机构1通过A通孔11插接固定在铆压轴80下方,A通孔11外侧可以设置缝隙,缝隙两侧通过弹簧连接,通过设置缝隙方便拆装,A通孔11内侧设置的保护层111,可以起到保护锁紧机构1的作用,防止锁紧机构1磨损,当铆压轴80向下运动时,锁紧机构1随着向下运动,锁紧机构1通过连接杆48和主轴49连接活动卡锁机构4,且活动卡锁机构4通过螺丝连接轴承接头5,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向下运动,轴承轮6压在导轨88上方向下运动,设置在通槽45内的主轴49停留在上方,导轨88随着轴承轮6向下压,导轨88给轴承轮6的压力慢慢增大,设置在通槽45内的主轴49会滑到通槽45下方,由于轴承轮6通过微型弹簧55连接的,主轴49下滑的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连接导轨88的送料槽87会向外推动,当轴承轮6压到导轨88下方时,导轨88对轴承轮6产生的推力方向发生了改变,主轴49会滑到通槽45上方,主轴49由于微型弹簧55的推力上滑的速度比下滑速度要快,这样形成一个循环,且通槽45内侧设置有减震层200,可以有效减少主轴49滑动时造成磨损。实现本技术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通过延迟铆合避免铆合时冲头损坏,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的微型弹簧可以进一步延迟铆合,而且使铆合后的效果更好,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和减震层可以保护本技术,减少磨损,确保本技术的正常使用,且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紧机构(1)、活动卡锁机构(4)和轴承接头(5),所述锁紧机构(1)内侧设置有A通孔(11),所述A通孔(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33),所述锁紧机构(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与第二连接孔(3),所述活动卡锁机构(4)外侧设置有通槽(45),所述通槽(45)内部设置有主轴(49),所述通槽(45)与第一连接孔(2)通过主轴(49)连接,所述通槽(45)一端设置有B通孔(44),所述B通孔(44)与第二连接孔(3)通过连接杆(48)连接,所述通槽(45)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接头(5),所述轴承接头(5)外侧设置有转动杆(50),所述转动杆(50)穿插有轴承轮(6),所述轴承接头(5)内部设置有微型弹簧(55),所述轴承接头(5)通过微型弹簧(55)连接转动杆(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铆合延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紧机构(1)、活动卡锁机构(4)和轴承接头(5),所述锁紧机构(1)内侧设置有A通孔(11),所述A通孔(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33),所述锁紧机构(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与第二连接孔(3),所述活动卡锁机构(4)外侧设置有通槽(45),所述通槽(45)内部设置有主轴(49),所述通槽(45)与第一连接孔(2)通过主轴(49)连接,所述通槽(45)一端设置有B通孔(44),所述B通孔(44)与第二连接孔(3)通过连接杆(48)连接,所述通槽(45)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接头(5),所述轴承接头(5)外侧设置有转动杆(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诚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