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夹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弯管零件的装夹机构。
技术介绍
管件特别是弯管零件,一般是直接铸造成型,或者选择冷拔或轧制成形管材,再经过弯压形成,其表面往往存在氧化皮、麻点和划痕等缺陷,进一步的加工比如电镀前,一般需要将弯管零件经过抛光达到一定的表面光洁度才能进行。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人工打磨抛光工艺。然而,人工打磨抛光工艺存在的问题是:1)磨具工作表面做旋转或移动运动,人工用手拿着工件靠近磨具表面完成打磨抛光,接触压力不稳定、每件工件去除率都会不一样,致使许多工件不符合产品工艺要求,同时也存在工件有滑落的风险,可能导致工人受到伤害;2)碰到拐角要不断调角度才能磨到,而人工调角度出现的偏差只能靠经验来弥补,但是并不会很精确,以至于那些经验不够的工人容易研磨出不合格的产品,工件的次品率很高;3)工人的操作时间不能严格保证,每个工人的打磨方式都不同,同一批合格产品一致性差;4)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需要大量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人;5)安全隐患:生产粉尘存在引起爆炸和粉尘疾病的隐患,此外噪音较大,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夹机构,其用于装夹弯管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拉拽组件、定位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伸入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内以与所述拉拽组件连接,所述弯管零件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拉拽组件由所述弯管零件第一开口端进入,穿过所述弯管零件后从所述第二开口端伸出并卡固在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驱动组件运动以将所述弯管零件定位在所述装夹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夹机构,其用于装夹弯管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拉拽组件、定位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伸入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内以与所述拉拽组件连接,所述弯管零件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拉拽组件由所述弯管零件第一开口端进入,穿过所述弯管零件后从所述第二开口端伸出并卡固在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驱动组件运动以将所述弯管零件定位在所述装夹机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组件包括钢丝拉绳,所述钢丝拉绳弯折形成与钢丝拉绳本体平行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钢丝拉绳本体之间设置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组件包括钢丝拉绳和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上开设二穿过孔,所述夹紧块通过所述二穿过孔套设在所述钢丝拉绳的固定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组件还包括拉块,所述拉块包括底板和垂直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二固定板,每一固定板上开设通过孔,所述钢丝拉绳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二固定板之间,所述通孔、所述通过孔相互对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组件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和平,李胜波,林秉敬,洪昭斌,陈水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