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青飞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49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左、右两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轮杆,滑轮杆另一端设有活动节,滑轮杆通过活动节与滑轮相连,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轮内侧接触式连接有弧形药槽,弧形药槽下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锯齿,锯齿下方啮合连接有齿条,齿条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框,齿轮框中间内部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中心正后方连接有电机,电机下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齿轮框左、右两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捣药效果非常好,捣药非常充分,并且捣药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捣药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一些中草药需要捣药后使用才具备更大的药效,而现在现有的捣药装置,对于中草药的捣药效果不是很好,捣药不够充分,并且捣药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轮杆(3),滑轮杆(3)另一端设有活动节(5),所述滑轮杆(3)通过活动节(5)与滑轮(4)相连,所述滑轮(4)与滑轮杆(3)接触式相连,所述滑轮(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滑轮(4)内侧接触式连接有弧形药槽(6),所述两个滑轮(4)表面与弧形药槽(6)外表面左、右两侧接触式相连,所述弧形药槽(6)下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锯齿(7),锯齿(7)下方啮合连接有齿条(8),齿条(8)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控制中草药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中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轮杆(3),滑轮杆(3)另一端设有活动节(5),所述滑轮杆(3)通过活动节(5)与滑轮(4)相连,所述滑轮(4)与滑轮杆(3)接触式相连,所述滑轮(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滑轮(4)内侧接触式连接有弧形药槽(6),所述两个滑轮(4)表面与弧形药槽(6)外表面左、右两侧接触式相连,所述弧形药槽(6)下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锯齿(7),锯齿(7)下方啮合连接有齿条(8),齿条(8)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框(10),齿轮框(10)上表面左、右两侧与两个固定杆(9)下端固定相连,所述齿轮框(10)中间内部啮合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1),不完全齿轮(11)中心正后方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下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13),所述齿轮框(10)左、右两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固定框(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左、右两侧两个固定框(14)中间内部分别接触式连接有第一滑杆(15)和第二滑杆(18),所述第一滑杆(15)右端和第二滑杆(18)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19),所述第一滑杆(15)左端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6),所述第二滑杆(18)右端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7),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青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青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