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48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处理组件和净化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排风管、电机、集风箱、风机、净化室、过滤器、喷淋塔、除雾器和输送管,所述排风管位于所述集风箱上表面,且与所述集风箱固定连接;在原有的废气净化装置内借助高压电场分离复杂有毒有害工业废气的气溶胶组分,克服了现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存在的二次污染和能耗高,以及部分污染物不能高效生化降解、催化技术应对复杂有机废气存在的易中毒、吸收作用不能高效分离水溶性差的污染组分等问题,通过低温等离子体与常规净化作用机制的合理匹配不仅可高效净化污染物,而且降低运行费用,防止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气净化装置是由气体收集系统、预处理喷淋洗涤系统、低温等离子净化系统、深度气体吸附催化系统、排放系统和控制系统气体收集系统构成,主要是将构筑物自由挥发的气体收集起来并输送到后续处理系统,具体包括气罩系统、管道输送系统和风机。原有的废气净化装置在催化、吸收、吸附和生化等净化技术处理含气雾的有机废气、冶炼酸雾、化工生产废气、材料表面处理气雾、餐饮油烟、冶金冷却油雾之类复杂有毒有害工业废气,通常存在催化材料易中毒、吸收效率不高、吸附剂易饱和而且不便再生利用和难以生化降解或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废气净化装置在催化、吸收、吸附和生化等净化技术处理含气雾的有机废气、冶炼酸雾、化工生产废气、材料表面处理气雾、餐饮油烟、冶金冷却油雾之类复杂有毒有害工业废气,通常存在催化材料易中毒、吸收效率不高、吸附剂易饱和而且不便再生利用和难以生化降解或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10)和净化组件(20),所述处理组件(10)包括排风管(11)、电机(12)、集风箱(13)、风机(14)、净化室(15)、过滤器(16)、喷淋塔(17)、除雾器(18)和输送管(19),所述排风管(11)位于所述集风箱(13)上表面,且与所述集风箱(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位于所述集风箱(13)右侧,且与所述集风箱(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风机(14)套设在所述电机(12)传动轴的左端,且与所述风机(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19)位于所述风机(14)左侧,且与所述风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10)和净化组件(20),所述处理组件(10)包括排风管(11)、电机(12)、集风箱(13)、风机(14)、净化室(15)、过滤器(16)、喷淋塔(17)、除雾器(18)和输送管(19),所述排风管(11)位于所述集风箱(13)上表面,且与所述集风箱(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位于所述集风箱(13)右侧,且与所述集风箱(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风机(14)套设在所述电机(12)传动轴的左端,且与所述风机(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19)位于所述风机(14)左侧,且与所述风机(14)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室(15)贯穿在所述输送管(19)外侧远离所述风机(14)左侧,且与所述输送管(19)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器(16)贯穿在所述输送管(19)外侧远离所述净化室(15)左侧,且与所述输送管(19)固定连接,所述喷淋塔(17)位于所述输送管(19)左下方,且与所述输送管(19)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器(18)位于所述喷淋塔(17)内部顶端,且与所述喷淋塔(17)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组件(20)包括进气仓(21)、气流导向支架(22)、催化剂极板(23)、下部隔板(24)、支撑脚(25)、放电针支架(26)和放电针(27),所述进气仓(21)位于所述净化室(15)上表面右端,且与所述净化室(15)固定连接,所述下部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述广陈顺强李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