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需分离的润湿选择性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分离
,涉及油水分离膜,尤其涉及一种按需分离的润湿选择性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原油的生产、运输、储存和应用中,频繁地发生溢油事故会造成严重影响环境和生态的问题;此外,越来越多的工业含油废水和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的泄漏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油水混合物实现有效的分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油水混合物类型的繁多,从制备过程、分离效率、成本效益和工业化需求等角度来考虑,开发出制备工艺简单、油水分离性能高、耐用并可大规模生产与使用的油水分离材料,是十分具有经济和社会意义的。常规的分离技术有重力、离心、吸附、浮选和化学方法等,与之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单级分离效率高,工艺简单,在室温下进行等优点。因此,需要根据膜表面特殊表面润湿性来选择合适的膜去解决实际的污染问题。油水分离膜根据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可分为“水去除”型和“油去除”型。其中,“油去除”型分离膜表面的疏水性和亲油性是很容易构筑的,可用于分离重油/水混合物或油包水乳液。然而,这种“油去除”型分离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需分离的润湿选择性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a) 每100mL去离子水溶解0.001~0.1mol的铝盐前驱体,按铝盐前驱体与pH调节剂的摩尔比为1:5~2.5:1;将pH调节剂加入铝盐前驱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铝离子pH 调节剂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铝盐前驱体为硝酸铝、氯化铝或偏铝酸钠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尿素、氯化铵、六亚甲基四胺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b) 按每平方厘米多孔基底膜加8~12 mL的铝离子pH 调节剂混合溶液计,将多孔基底膜和铝离子pH调节剂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150~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需分离的润湿选择性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a)每100mL去离子水溶解0.001~0.1mol的铝盐前驱体,按铝盐前驱体与pH调节剂的摩尔比为1:5~2.5:1;将pH调节剂加入铝盐前驱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铝离子pH调节剂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铝盐前驱体为硝酸铝、氯化铝或偏铝酸钠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尿素、氯化铵、六亚甲基四胺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b)按每平方厘米多孔基底膜加8~12mL的铝离子pH调节剂混合溶液计,将多孔基底膜和铝离子pH调节剂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150~200℃下反应12~24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然后在50~80℃真空干燥4~8h,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前驱体分离膜;c)将具有分级结构的前驱体分离膜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500~800℃煅烧3~6h,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膜;d)按每平方厘米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膜加入3~6mL月桂酸钠溶液计,所述月桂酸钠溶液浓度为0.01~0.1mol/L,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放置于月桂酸钠溶液中,40~70℃改性反应5~9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并在50~80℃真空干燥4~8h,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超疏水分离膜;e)将上述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超疏水的油水分离膜放置在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200~500℃高温处理2~5h,优选300℃和3h;再次获得具有分级结构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膜;f)在此基础上,将高温煅烧后得到的分离膜置于月桂酸钠溶液中,重复步骤d),同样再次得到超疏水分离膜;一定次数下循环重复步骤d和步骤e,得到按需分离的润湿选择性油水分离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凤仙,李张迪,张涛,岳学杰,魏庚尧,徐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