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33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正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与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中部与紧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扣环与担架布上的扣环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部且远离按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杆一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按钮、扣环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以及紧固柱和紧固带之间的配合,可以依照伤者的体型大小来调节担架,从而更好的固定担架上的伤员,防止伤员从担架上滑落,降低了伤者发生二次伤害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的基本结构由担架杆、担架面、支腿、横撑、固定带、把手等组成,不太强调外观,以实用为主,在突发性灾难的紧急救援中,伤员的及时运送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担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医用担架实用性不高,在火灾、地震等各种重大灾难发生后,现有的担架与转运车是分开的,不便于使伤员快速的进行救援,且中途抬运伤员会让其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当救援伤员的体型大小不一时,现有担架无法灵活快速的根据伤员体型大小选择合适的担架,躺在担架上的伤员会发生移动,容易掉落,以及现有担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颠簸,从而增大在运输过程中伤员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具备可调节、携带方便和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担架不能根据伤者的体型大小进行调节,进而不适应体型大小不一的伤员使用等问题,现有担架和转运车是分开的,中途抬动伤员容易造成对伤员造成伤害,且现有担架在运输伤员过程中容易颠簸,进而无法更大程度的降低伤者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调节、携带方便和减震效果好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正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与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中部与紧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扣环与担架布上的扣环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部且远离按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杆一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与连接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背面且靠近把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按钮和减震装置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第二固定杆正面的一端与支撑腿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支撑腿正面的顶部与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底部活动套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按钮包括按钮帽,所述按钮帽的顶部与拉伸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杆的顶端延伸至连接杆的内部且与定位孔卡接,所述按钮帽的顶部通过位于拉伸杆上的拉伸弹簧与第一固定杆的底部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顶端与第一伸缩杆底端活动套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通过位于第一伸缩杆上的压缩弹簧与第一固定杆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紧固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紧固柱两两为一组分别与紧固带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减震装置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挂环。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与第二固定杆互相垂直,且支撑腿与挂杆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通过按钮、扣环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以及紧固柱和紧固带之间的配合,可以依照伤者的体型大小来调节担架,从而更好的固定担架上的伤员,防止伤员从担架上滑落,降低了伤者发生二次伤害的概率。2、该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通过挂环、支撑腿、挂杆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担架上的支撑腿根据地面情况进行支撑或折起,便于使用担架运输伤员,提高救援速度,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减震装置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降低了伤员发生二次伤害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连接杆、2定位孔、3按钮、31按钮帽、32拉伸杆、33拉伸弹簧、4第一固定杆、5紧固柱、6扣环、7担架布、8扣环孔、9减震装置、91弹簧柱、92第一伸缩杆、93压缩弹簧、10第二固定杆、11挂环、12把手、13第二伸缩杆、14支撑腿、15挂杆、16滚轮、17紧固带、18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正面开设有定位孔2,所述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按钮3包括按钮帽31,所述按钮帽31的顶部与32拉伸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32拉伸杆的顶端延伸至1连接杆的内部且与定位孔2卡接,所述按钮帽31的顶部通过位于拉伸杆32上的拉伸弹簧33与第一固定杆4的底部传动连接,通过按钮3与连接杆1之间的配合,方便根据伤员的体型大小来调节担架的大小,进而提高了担架的适用范围,所述第一固定杆4顶端中部与紧固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柱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紧固柱5两两为一组分别与紧固带17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紧固柱5和紧固带17之间的配合,从而更好的固定伤员在担架上,避免了伤员从担架上滑落,提高了伤员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固定杆4通过扣环6与担架布7上的扣环孔8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底部且远离按钮3的一端与减震装置9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装置9包括弹簧柱91,所述弹簧柱91的顶端与第一伸缩杆92底端活动套接,所述第一伸缩杆92的顶端通过位于第一伸缩杆92上的压缩弹簧93与第一固定杆4传动连接,便于通过减震装置9,减缓伤员在抬运过程中受到颠簸,从而减轻伤员在运送过程中因颠簸震动而产生的痛苦,所述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杆10一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杆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连接杆1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第二固定杆10远离减震装置9的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正面也固定安装有挂环11,通过调节挂杆11使支撑腿14方便支撑或折起,支撑时,方便救援人员快速推运担架,提高了救援的速度,折起时,方便携带,便于运输,所述第二固定杆10远离按钮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2,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背面且靠近把手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按钮3和减震装置9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一端与支撑腿14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支撑腿14正面的顶部与挂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挂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10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14与第二固定杆10互相垂直,且支撑腿14与挂杆15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通过挂杆15对支撑腿14具有支撑作用,从而使担架在平坦路面上进行推运时更加稳定,所述支撑腿14底部活动套接有滚轮。工作时,首先根据伤员体型大小,通过按钮3、扣环6和第二伸缩杆13之间的配合,调节担架的大小,然后把伤员平放在担架布7上,通过紧固柱5与紧固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正面开设有定位孔(2),所述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顶端中部与紧固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通过扣环(6)与担架布(7)上的扣环孔(8)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底部且远离按钮(3)的一端与减震装置(9)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杆(10)一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杆(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连接杆(1)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挂环(11),所述第二固定杆(10)远离按钮(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2),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背面且靠近把手(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按钮(3)和减震装置(9)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一端与支撑腿(14)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支撑腿(14)正面的顶部与挂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挂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10)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14)底部活动套接有滚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节减震担架,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正面开设有定位孔(2),所述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顶端中部与紧固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通过扣环(6)与担架布(7)上的扣环孔(8)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底部且远离按钮(3)的一端与减震装置(9)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装置(9)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杆(10)一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杆(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按钮(3)与连接杆(1)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挂环(11),所述第二固定杆(10)远离按钮(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2),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背面且靠近把手(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按钮(3)和减震装置(9)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杆(13)位于第二固定杆(10)正面的一端与支撑腿(14)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支撑腿(14)正面的顶部与挂杆(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挂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10)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14)底部活动套接有滚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绿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