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00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包括衣身以及两个分别缝制于衣身两侧的衣袖;衣身背面的腰部设有第一束口部,第一束口部用于使衣身腰部收紧;第一束口部包括拉链,拉链的两个链带分别缝制于衣身的背面并间隔设置;拉链的拉头设于其中一个链带上;衣袖的袖口表面设有第二束口部,第二束口部用于使衣袖袖口收紧;第二束口部包括均缝制于衣袖表面的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并排设置;第二收紧件用于粘合于第一收紧件上以使衣袖袖口收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其根据需要,通过第一束口部对衣身腰部进行收紧,衣袖通过第二束口部对衣袖进行收紧,束口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大褂
,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
技术介绍
目前,白大褂主要用于医务人员,或者涉及临床操作的实验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导尿等),使用者的白大褂容易沾上污染液体,进而防止使用者自身的衣物受污染。但是,现有的白大褂穿着后,其衣袖的袖口以及衣身腰部一般过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晃荡,碰倒无菌材料,或者碰到患者伤口,造成污染,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其根据需要,通过第一束口部对衣身腰部进行收紧,通过第二束口部对衣袖进行收紧。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包括衣身以及两个分别缝制于衣身两侧的衣袖;衣身背面的腰部设有第一束口部,第一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身腰部收紧;第一束口部包括拉链,拉链的两个链带分别缝制于衣身的背面并间隔设置;拉链的拉头设于其中一个链带上;衣袖的袖口表面设有第二束口部,第二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袖袖口收紧;第二束口部包括均缝制于衣袖表面的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并排设置;第二收紧件用于粘合于第一收紧件上以使衣袖袖口收紧。进一步地,所述拉链的两个链带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束口部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束口部分别设于衣身背面的腰部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束口部由魔术贴形成,魔术贴的勾面和魔术贴的毛面均缝制于衣袖表面;魔术贴的勾面形成为所述第一收紧件;魔术贴的毛面形成为所述第二收紧件。进一步地,魔术贴的勾面及魔术贴的毛面的长度均为15cm-25cm,宽度均为2cm-4c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根据需要,通过第一束口部对衣身腰部进行收紧,即可通过拉头将两个链带拉合,完成衣身腰部的收紧,束口操作方便。与此同时,衣袖通过第二束口部对衣袖进行收紧,即可通过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相互粘合,完成衣袖的收紧,束口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衣身;20、衣袖;30、第二束口部;31、第一收紧件;32、第二收紧件;40、第一束口部;41、链带;42、拉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包括衣身10以及两个分别缝制于衣身10两侧的衣袖20,具体在衣身10背面的腰部设有第一束口部40,该第一束口部40可用于使衣身10腰部收紧。第一束口部40可包括拉链,使拉链的两个链带41分别缝制于衣身10的背面,且拉链的两个链带41间隔设置,而拉链的拉头42设于其中一个链带41上,用于带动两个链带41开合。另外,在衣袖20的袖口表面设有第二束口部30,该第二束口部30用于使衣袖20袖口收紧。第二束口部30包括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均缝制于衣袖20表面的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并排设置;第二收紧件32用于粘合于第一收紧件31上以使衣袖20袖口收紧。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在正常使用时,即只是单纯的穿戴防污染时,则衣身10腰部的第一束口部40的拉链无需闭合,而衣袖20上的第二束口部30的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也无需粘接,减少袖口及腰部束缚带来的不适感。但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例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导尿等)及日常查房(需对患者进行查体)时,通过第一束口部40对衣身10腰部进行收紧,即可通过拉头42将两个链带41拉合,如此衣身10腰部处的拉链闭合腰部的收紧,束口操作方便。与此同时,衣袖20通过第二束口部30对衣袖20进行收紧,即可快速便捷地单手将衣袖20的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相互粘合,完成衣袖20的收紧,束口操作方便,避免无菌操作时袖口及衣身10晃荡,破坏无菌区域,从而减少操作污染与患者院内感染。当然,为了便于使用者后背手的操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束口部40具体选用拉链。但是,第一束口部40也可选用两个相互粘接的粘接带来实现。进一步地,拉链的两个链带41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即该拉链的两个链带41可呈倒“八”字排布,增大收紧面积。更具体的是,由于衣身10腰部部分比较粗大,因而所需收紧的面积较大,故可将第一束口部40设有两个,该两个第一束口部40分别设于衣身10背面的腰部两侧,收紧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束口部30由魔术贴形成,将魔术贴的勾面和魔术贴的毛面均缝制于衣袖20表面,在此结构基础上,魔术贴的勾面形成为上述的第一收紧件31,而魔术贴的毛面形成为第二收紧件32,如此,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便可实现粘合,操作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当然,第二束口部30同样也可选用拉链实现,拉链的两个链带41可形成为第一收紧件31和第二收紧件32。更具体的是,上述魔术贴的勾面及魔术贴的毛面的长度均为15cm-25cm,宽度均为2cm-4cm,在该尺寸小,袖口的收紧面积相对较大,同时也不影响整体外观。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包括衣身以及两个分别缝制于衣身两侧的衣袖;其特征在于:衣身背面的腰部设有第一束口部,第一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身腰部收紧;第一束口部包括拉链,拉链的两个链带分别缝制于衣身的背面并间隔设置;拉链的拉头设于其中一个链带上;衣袖的袖口表面设有第二束口部,第二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袖袖口收紧;第二束口部包括均缝制于衣袖表面的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并排设置;第二收紧件用于粘合于第一收紧件上以使衣袖袖口收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包括衣身以及两个分别缝制于衣身两侧的衣袖;其特征在于:衣身背面的腰部设有第一束口部,第一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身腰部收紧;第一束口部包括拉链,拉链的两个链带分别缝制于衣身的背面并间隔设置;拉链的拉头设于其中一个链带上;衣袖的袖口表面设有第二束口部,第二束口部用于使所述衣袖袖口收紧;第二束口部包括均缝制于衣袖表面的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第一收紧件和第二收紧件并排设置;第二收紧件用于粘合于第一收紧件上以使衣袖袖口收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污染的白大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豪曾玫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