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9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其步骤是:在食用菌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采后将食用菌经愈伤处理后,装入保鲜膜,送入冷库预冷,利用乙醇及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扎袋后低温贮藏,贮藏期间保鲜库湿度≧85%。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既可以提高食用菌的贮藏品质和抵抗微生物侵染抗性,还能够有效地抑制食用菌褐变的发生,尤其适用于平菇、香菇、灰树花、大球盖菇、杏鲍菇、羊肚菌六种食用菌保鲜,是一种安全、高效地新型食用菌保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
,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同时,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六位,是我国种植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多种多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部分研究表明食用菌还有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的功能。但是,由于其子实体含水量高,表面组织脆嫩,缺乏有效保护组织,且采摘方式大多为切割采摘,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因此,在储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木质化、开伞和褐变等变质现象,降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缩短食用菌商品货架期,同时,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真菌、细菌的侵染,而这些侵染病害是食用菌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的主要隐患。因此,食用菌采后贮藏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食用菌呼吸作用的强弱及受病害侵染程度。食用菌的货架期较短,且部分从业者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对食用菌进行处理,违背食品安全要求,极大的制约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的保鲜技术对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保鲜技术在①食用菌呼吸作用旺盛问题;②食用菌采后易发生褐变问题;③食用菌采后抗病性差,贮藏期短等的问题方面仍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食用菌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2)将采收后的食用菌,去除菇柄后,在10~16℃、通风环境下愈伤2~3h,;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食用菌放入自发气调包装内,不扎袋,放入筐内后送入保鲜库进行预冷;4)停止制冷,将95%乙醇溶液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同时放入保鲜库,密闭熏蒸12小时;5)开启制冷,在食用菌开袋状态下,将食用菌品温降至1~3℃,保持7-8h,立即扎袋;6)冷库中使用加湿装置,使得保鲜库内相对湿度≥85%。所述步骤1)的复配液由Ca盐和抗氧化剂组成,钙盐占复配液质量分数为0.5~3%,抗氧化剂浓度各为0.5~1.2mmol/L。所述Ca盐为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氧化剂为抗环血酸、谷胱甘肽和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3)的自发气调包装,为聚乙烯材质,厚度为20~40μm,透气率为5500~6800cm3/(m2·24h·0.1Mpa)。所述步骤4)95%乙醇溶液,其加入量为:95%乙醇溶液体积与保鲜库体积比为(340-360)uL/L。所述步骤4)的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为1-戊基环丙烯和1-辛基环丙烯按照体积比为(1~2):(2~5)混合而成。所述步骤4)的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其加入量为: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体积与保鲜库体积比为(0.4-0.6)μL/L。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复合保鲜方法适用于平菇、香菇、灰树花、大球盖菇、杏鲍菇、羊肚菌的保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前喷施Ca盐和抗氧化剂复配液,采后乙醇及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熏蒸,达到提高食用菌抗微生物侵染、抗褐变能力,提高食用菌贮藏品质和寿命的目的,适用于平菇、香菇、灰树花、大球盖菇、杏鲍菇、羊肚菌六种食用菌保鲜。本专利技术将钙盐处理技术、抗氧化剂处理技术、低温贮藏保鲜技术、自发气调薄膜包装技术、乙醇熏蒸技术、乙烯阻断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集成了①提高食用菌贮藏品质,又可有效地防止食用菌发生褐变、霉变;②形成低O2、高CO2贮藏微环境,抑制食用菌呼吸作用;③使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永久变性,抑制微生物对果蔬侵染;④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减少外源、内源乙烯对食用菌的影响,延长贮藏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喷施植物Ca盐,有效解决了食用菌子实体含水量高,表面组织脆嫩的问题;结合抗氧化剂的使用,有效抑制了食用菌褐变现象的发生;在结合乙醇熏蒸处理,使得采后食用菌免受微生物侵染,避免食用菌表面沾染水分,又效杀灭微生物;再进一步结合丙烯类乙烯抑制剂的使用,使得改善了食用菌呼吸跃变特性,减少外源、内源乙烯对食用菌的影响,延长贮藏寿命;最后结合预冷处理,防止了采后食用菌冻害、冷害现象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平菇复合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平菇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复配液具体组成如下:葡萄糖酸钙质量分数为3%,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0.6mmol/L,谷胱甘肽0.7mmol/L;2)采后处理:将采收后的平菇,去除菇柄后,在13℃通风环境下愈伤3h,使菌体表面散去田间热并保持干燥;3)将经过愈伤处理后平菇立即放入保鲜膜内,不扎袋,放入筐内后送入保鲜库预冷至5℃;4)停止制冷,将浓度为350uL/L的95%乙醇溶液和0.5μL/L的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放入保鲜库,密闭熏蒸12小时,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具体组成如下:1-戊基环丙烯和1-辛基环丙烯体积比为1:2;5)开启制冷,在平菇开袋状态下,将平菇品温降至1℃,保持8h,然后扎袋;6)调节保鲜库内湿度≥85%。对比例A(平菇):对比例A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所述采前喷施复配液换为质量分数葡萄糖酸钙质量分数为1%,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0.2mmol/L,谷胱甘肽0.3mmol/L;;对比例B(平菇):对比例B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所述乙醇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熏蒸换为单一乙醇熏蒸;对比例C(平菇):对比例C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所述采前喷施复配液换为质量分数3%葡萄糖酸钙;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平菇进行保鲜10天,不同处理的平菇可食率及褐变率如表1所示。表1不同处理的平菇腐烂率及褐变度(每处理20kg,n=5)实施例2一种香菇复合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香菇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复配液具体组成如下:葡萄糖酸钙质量分数为1.2%,乳酸钙质量分数为0.3%,氯化钙0.9mmol/L,抗氧化剂为,谷胱甘肽1.2mmol/L;2)采后处理:将采收后的香菇,去除菇柄后,在16℃通风环境下愈伤2.5h,使菌体表面散去田间热并保持干燥;3)将经过愈伤处理后香菇立即放入保鲜膜内,不扎袋,放入筐内后送入保鲜库预冷至8℃;4)停止制冷,将浓度为350uL/L的95%乙醇溶液和0.5μL/L的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放入保鲜库,密闭熏蒸12小时,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具体组成如下:1-戊基环丙烯和1-辛基环丙烯体积比为2:3;5)开启制冷,在香菇开袋状态下,将香菇品温降至4℃,保持8h,然后扎袋;6)调节保鲜库内湿度≥85%。对比例A(香菇):对比例A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所述采前喷施复配液换为质量分数葡萄糖酸钙质量分数为0.5%葡萄糖酸钙,乳酸钙0.1%,氯化钙0.3mmol/L,抗氧化剂为,谷胱甘肽0.4mmol/L;;对比例B(香菇):对比例B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所述乙醇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熏蒸换为单一乙醇熏蒸;对比例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食用菌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2)将采收后的食用菌,去除菇柄后,在10~16℃、通风环境下愈伤2~3h,;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食用菌放入自发气调包装内,不扎袋,放入筐内后送入保鲜库进行预冷;4)停止制冷,将95%乙醇溶液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同时放入保鲜库,密闭熏蒸12小时;5)开启制冷,在食用菌开袋状态下,将食用菌品温降至1~3℃,保持7‑8h,立即扎袋;6)冷库中使用加湿装置,使得保鲜库内相对湿度≥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食用菌出菇至采收期间,对菇体喷施复配液两次,且最后一次喷施时间为采前三天;2)将采收后的食用菌,去除菇柄后,在10~16℃、通风环境下愈伤2~3h,;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食用菌放入自发气调包装内,不扎袋,放入筐内后送入保鲜库进行预冷;4)停止制冷,将95%乙醇溶液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同时放入保鲜库,密闭熏蒸12小时;5)开启制冷,在食用菌开袋状态下,将食用菌品温降至1~3℃,保持7-8h,立即扎袋;6)冷库中使用加湿装置,使得保鲜库内相对湿度≥8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新型复合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复配液由Ca盐和抗氧化剂组成,钙盐占复配液质量分数为0.5~3%,抗氧化剂浓度各为0.5~1.2mmol/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食用菌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盐为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王瑞曹森徐帆吉宁巴良杰贾海吴文能雷霁卿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