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6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利用百合幼嫩带腋芽的茎尖作为外植体,直接再生大量不定芽,通过调节培养基基质和光期,继而得到再生苗,与使用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相比,再生率高,降低了病毒的交叉污染率,而且提高了百合茎尖的诱导率,缩短了再生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快速繁殖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具有食用、药用价值。传统的百合繁殖方法具有繁殖系数小、多代繁殖种性易退化等缺点,对百合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组培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并且提高繁殖速度,是今后生产生产中一种有效的繁殖途径。百合鳞茎是最为常用的快速繁殖的组培材料,以鳞茎为外植体进行再生虽然取材相对较方便,但由于百合在开放条件下生长,种植在土壤中的百合鳞茎不可避免地被病毒侵染,如常见的百合无症病毒Lilysymptomlessvirus(LS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mottlevirus(LMoV)、郁金香碎花病毒Tulipbreakingvirus(TBV)和百合丛簇病毒Lilyrosettlevirus(LRV)。被病毒侵染的百合鳞茎会随着鳞茎芽眼萌发长成植株的生长过程,病毒会在百合植株体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鳞茎带菌严重,在组培时常常因鳞茎消毒不彻底,导致培养过程中反复污染现象严重,增大工作量,而且以鳞片为外植体再生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再生效率增高,污染率降低,通过调节培养基条件提高了诱导率,缩短了再生周期,此再生体系适用于多个百合品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优质、健康的百合作为植株,剪取百合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培养,获得百合幼苗。优选地,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剪切百合植株茎尖:选取茎粗0.5~1cm且带腋芽的百合植株,剪切长度为2~8cm的百合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剪切时,每段留1个节,节下留1~2cm,剪成斜口,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0±2°,消毒;(b)诱导生长:将步骤(a)中得到的外植体的基部,在萘乙酸水溶液和/或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22~24h,平放在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丛的生长培养,获得带有不定芽丛的组织块;(c)伸长培养:纵向分切组织块,置于芽伸长培养基上培养;(d)生根培养:待步骤(c)中的组织块上的不定芽伸长至2~4cm时,切分,放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百合幼苗。所述的消毒是:除去百合茎部泥土和坏组织,用流动水冲洗除去外部污染物,剥除外层茎叶,置于酒精度为70%酒中浸泡5-10秒,用质量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喷雾消毒10~20分钟,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即可。所述的步骤(b),萘乙酸水溶液和/或吲哚丁酸水溶液中,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水溶液中的总质量浓度为10±1mg·L-1。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MS固体培养基为MS+BA2.0mg/L+NAA1.0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所述的诱导生长,在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丛的生长培养时,温度为15℃,光照:20光期/4暗期。所述的芽伸长培养基为MS+BA0.5mg/L+NAA1.0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芽伸长培养的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保持日温为15~23℃、保持夜温为8~15℃,光照:16光期/8暗期。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mg/L+活性炭1.0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诱导生根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12光期/12暗期。如技术方案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毛百合、卷丹百合、白百合、川百合、青岛百合的育苗中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百合的幼嫩带腋芽的茎尖作为外植体,直接再生大量不定芽,继而得到再生苗,与使用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再生效率高,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百合带腋芽的茎尖进行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基质和光期,不仅降低了病毒的交叉污染率,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了百合茎尖的诱导率,缩短了再生周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选择优良毛百合品种于当年10月左右种植于排水畅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中,次年5月中旬剪取茎粗0.5cm且带腋芽的茎尖2cm,用70%酒精、1.0%次氯酸钠消毒液与百合外植体体积为1:7的溶液和无菌水消毒;将消毒后的百合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培养,在质量浓度为9mg·L-1的萘乙酸水溶液和/或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百合基部22h,进行诱导处理后,平放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生长培养,MS固体培养基为MS+BA2.0mg/L+NAA1.0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诱导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5℃,光照:20光期/4暗期。出芽率可以达到70%,平均每个外植体诱导再生的芽数量为11个左右。40天后花瓣片上出现大量芽丛,将芽丛切分后,放入芽伸长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为MS+NAA0.5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保持日温为15℃、保持夜温为8℃,光照:16光期/8暗期。70天后芽伸长到2cm,切分芽丛,放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2光期/12暗期。再过20天后生出3条根后得到再生苗。炼苗后移栽至小盆中或露地,适当遮荫一周,再生苗可正常生长。培养过程中监测污染情况。实施例2选择优良卷丹百合品种于当年10月左右种植于排水畅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中,次年5月中旬剪取茎粗0.8cm且带腋芽的茎尖6cm,用70%酒精、1.0%次氯酸钠消毒液与百合外植体体积为1:9的溶液和无菌水消毒;将消毒后的百合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培养,在质量浓度为10mg·L1的萘乙酸水溶液和/或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百合基部23h,进行诱导处理后,平放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生长培养,MS固体培养基为MS+BA2.0mg/L+NAA1.0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诱导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5℃,光照:20光期/4暗期。出芽率可以达到81%,平均每个外植体诱导再生的芽数量为20个左右。40天后花瓣片上出现大量芽丛,将芽丛切分后,放入芽伸长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为MS+NAA0.5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保持日温为20℃、保持夜温为13℃,光照:16光期/8暗期。70天后芽伸长到2-4cm,切分芽丛,放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培养基为MS+NAA0.5mg/L,pH5.8,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2光期/12暗期。再过段时间后生出4条根后得到再生苗。炼苗后移栽至小盆中或露地,适当遮荫一周,再生苗可正常生长。培养过程中监测污染情况。实施例3选择优良川百合品种于当年10月左右种植于排水畅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中,次年5月中旬剪取茎粗1cm且带腋芽的茎尖8cm,用70%酒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优质、健康的百合植株,剪取百合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再生培养,获得百合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优质、健康的百合植株,剪取百合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再生培养,获得百合幼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剪切百合植株茎尖:选取茎粗0.5~1cm且带腋芽的百合植株,剪切长度为2~8cm的百合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剪切时,每段留1个节,节下留1~2cm,剪成斜口,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0±2°,消毒;(b)诱导生长:将步骤(a)中得到的外植体的基部,在萘乙酸水溶液和/或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22~24h,平放在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丛的生长培养,获得带有不定芽丛的组织块;(c)伸长培养:纵向分切组织块,置于芽伸长培养基上培养;(d)生根培养:待步骤(c)中的组织块上的不定芽伸长至2~4cm时,切分,放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百合幼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是:除去百合茎部泥土和坏组织,用流动水冲洗除去外部污染物,剥除外层茎叶,置于酒精度为70%酒中浸泡5-10秒,用质量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喷雾消毒10~20分钟,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即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霞
申请(专利权)人:沿河后花园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