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山茶育苗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山茶(学名:CamelliajaponicaL.):灌木或小乔木,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先端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花期1~4月。山茶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中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各地广泛栽培,茶花花色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在红色山茶组里,它是少数几个子房秃净的代表之一供观赏,花有止血功效,种子榨油,供工业用。山茶常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通常以扦插为主。山茶的茎枝再生能力强,因此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都很高,而且繁殖速度快,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山茶在较好的生长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进行,而在6月份前后梅雨季扦插,成活率更高,因此时高温、高湿,有利插枝生根和萌 ...
【技术保护点】
1.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包括苗床准备、选取插条、诱根处理、扦插、后期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床准备操作为:取营养钵放置在通风、光线充足处,在营养钵中装入厚为15~25cm的扦插基质,用浓度为0.5~1.5mM的高锰酸钾溶液淋透,待扦插基质含水量为50~68%时进行扦插,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Z)‑环‑苯基丙氨酸。
【技术特征摘要】
1.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包括苗床准备、选取插条、诱根处理、扦插、后期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床准备操作为:取营养钵放置在通风、光线充足处,在营养钵中装入厚为15~25cm的扦插基质,用浓度为0.5~1.5mM的高锰酸钾溶液淋透,待扦插基质含水量为50~68%时进行扦插,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Z)-环-苯基丙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0.012~0.025mM的(Z)-环-苯基丙氨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扦插基质由草木灰、黄土、河沙、泥炭土混合而成,所述的草木灰占扦插基质总体积的8~16%,所述的黄土、河沙和泥炭土的依次体积比为2~6:4~7: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的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取插条操作为:剪选时间选在清晨进行,采集树冠外围健壮、无病虫且带腋芽的枝条,采集地面25~35cm以上部位,保留枝条直径0.5~1.1cm,枝条长度6~10cm,枝条带1~3芽,上端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泽雨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