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有珍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3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从土壤的选择、种子的选择上进行改进,制成含有杀菌成分的药土进行茄子种子的孕育,接着在嫁接、移栽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肥管理方法进行病害的预防,选用适合的药剂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株进行适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以及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防治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处理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效果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果菜类种植面积的扩大,此病呈逐年加重之势。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浸染,病菌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6~8年,其中微菌核可存活14年左右。第二年从根部伤口、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然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茎、叶、果实、种子。当年一般不发生再侵染。因此,带菌土壤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肥料也是病菌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发生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植物轮作4年以上,同时选择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的优质茄子品种,然后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2)应用不重茬的田园土为基础,与农家肥、马粪按照等体积混合均匀,过50目筛,得到床土,每立方米床加入8‑10g50%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制成含药床土,将1/3撒在床面上,2/3作为盖土用;(3)采用托鲁巴姆作为茄子嫁接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设施栽培嫁接茄子在定植前一周可采用硫磺粉熏蒸对设施空间和农具进行消毒预防黄萎病,在10㎝地温15℃以上时进行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综合栽培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发生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植物轮作4年以上,同时选择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的优质茄子品种,然后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2)应用不重茬的田园土为基础,与农家肥、马粪按照等体积混合均匀,过50目筛,得到床土,每立方米床加入8-10g50%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制成含药床土,将1/3撒在床面上,2/3作为盖土用;(3)采用托鲁巴姆作为茄子嫁接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设施栽培嫁接茄子在定植前一周可采用硫磺粉熏蒸对设施空间和农具进行消毒预防黄萎病,在10㎝地温15℃以上时进行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每亩追氮肥10-15㎏,以增强抗病能力;(4)移栽时穴施微生物菌剂20-30千克每亩,对目前已发生黄萎病的茄子,根部已开始腐烂的应及时拨出病株,对刚刚开始表现萎焉症状的茄子,可在根部灌施药液,及时连根带周围土壤进行拔除,并在周围植株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浇根,往后每隔8-10天再浇1次根,连续浇根2-3次;最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有珍
申请(专利权)人:洪有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