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丁贵专利>正文

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592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包括底座、壳体、螺杆、手柄、螺母、圆环和收缩杆;壳体底部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对应壳体内底部设有轴承组件,壳体内对应轴承组件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圆环;螺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轴承组件,其上端竖直向上自由穿过圆环上的通孔后再穿过壳体的顶部后连接手柄;螺母套装在螺杆上且对应圆环下方的位置处;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将其封闭或打开的盖板;收缩杆有四根,其中两根收缩杆的上端铰接圆环,其下端铰接一块盖板;另外两根收缩杆的上端铰接一块盖板,其下端铰接螺母顶部。该装置可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实现无需潜入水底取样,并且操作简单,取样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底部流水在古环境重建和岩溶表层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监测河流底部流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对研究岩溶表层带(饱气带)与环境的响应(如气温、降雨)至关重要。限于研究手段,传统对河流底部水样的采取,采用水泵抽取或人工潜入水底等方法进行取样。水泵在河流底部抽取水样有可能将河流上层的水流一并抽出,导致取样的不准确;人工潜水取样,由于需要潜入水底,对于一些深水河流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上述两种方法对河流底部的取样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扰动,使得最后得到的样品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包括底座、壳体、螺杆、手柄、螺母、圆环和收缩杆;所述壳体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组件,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轴承组件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所述圆环;所述螺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螺杆(3)、手柄(4)、螺母(5)、圆环(6)和收缩杆(7);所述壳体(2)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壳体(2)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组件(8),所述壳体(2)内对应所述轴承组件(8)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所述圆环(6);所述螺杆(3)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轴承组件(8),其上端竖直向上自由穿过所述圆环(6)上的通孔后再穿过所述壳体(2)的顶部后连接所述手柄(4);所述螺母(5)套装在所述螺杆(3)上且对应所述圆环(6)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壁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河流底部采取水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螺杆(3)、手柄(4)、螺母(5)、圆环(6)和收缩杆(7);所述壳体(2)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壳体(2)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组件(8),所述壳体(2)内对应所述轴承组件(8)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所述圆环(6);所述螺杆(3)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轴承组件(8),其上端竖直向上自由穿过所述圆环(6)上的通孔后再穿过所述壳体(2)的顶部后连接所述手柄(4);所述螺母(5)套装在所述螺杆(3)上且对应所述圆环(6)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壁设有开口(13),在所述开口(13)处设有将其封闭或打开的盖板(9);所述收缩杆(7)有四根,其中两根所述收缩杆(7)的上端分别铰接所述圆环(6)的底部两侧,其下端分别铰接一块所述盖板(9)内侧的中间位置;另外两根所述收缩杆(7)的上端分别铰接一块所述盖板(9)内侧的中间位置,其下端分别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丁贵
申请(专利权)人:蒋丁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