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平宇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58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工作台、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光伏发电板及控制电路,工作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相互连接,工作台包括承载槽和透明防护罩,透明防护罩包覆在承载槽上端面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光伏发电板嵌于承载槽内,光伏发电板通过至少四个硬质绝缘块与承载槽槽底相互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各光伏发电板电气连接,控制电路嵌于承载底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各类电动车辆配套使用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太阳能转化电能作业的工作效率,并可有效防止粉尘、雨雪等对太阳能发电板造成的污染和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新能源电动车辆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电动汽车在运行中,往往均需要配备专用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作业,虽然可以满足为车辆进行电能补充的目的,但充电作业效率低下,且充电后车辆续航能力相对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动车辆综合使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开发了与光伏发电设备配套使用的新能源电动车辆,但由于当前该类车辆所使用的光伏发电板结构,虽然可以基本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不能根据车辆与太阳夹角灵活调整光伏发电板与阳光夹角,严重影响发电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在使用中也缺乏有效的防护能力,极易因粉尘等污染影响发电效率,并易受到雨雪等腐蚀侵蚀而发生故障,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动车充电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各类电动车辆配套使用的需要,极大的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工作台、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光伏发电板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承载底座为横截面呈矩形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工作台位于承载底座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间相互同轴分布,所述的工作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的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工作台同轴分布,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至少四个,并环绕转台机构均布,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两端分别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和下工作台铰接,并呈0°—90°夹角,所述的工作台包括承载槽和透明防护罩,所述的承载槽为横截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所述的透明防护罩包覆在承载槽上端面并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光伏发电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工作台、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光伏发电板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承载底座为横截面呈矩形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工作台位于承载底座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间相互同轴分布,所述的工作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的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工作台同轴分布,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至少四个,并环绕转台机构均布,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两端分别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和下工作台铰接,并呈0°—90°夹角,所述的工作台包括承载槽和透明防护罩,所述的承载槽为横截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所述的透明防护罩包覆在承载槽上端面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光伏发电板嵌于承载槽内,并与承载槽槽底平行分布,所述的光伏发电板至少两个,且每个光伏发电板均通过至少四个硬质绝缘块与承载槽槽底相互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各光伏发电板电气连接,且各光伏发电板通过控制电路混联,且所述的控制电路嵌于承载底座内,并通过滑槽与承载底座相互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宇杨树兴董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宋平宇杨树兴董聪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