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401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箱体和制冷控制器,所述制冷箱体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控制端与制冷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制冷控制器的内部集成有半导体制冷电路,所述半导体制冷电路的内部集成有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源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有第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双掷开关的主控端连接有制冷块,电路在调节电压或电流时,易于实现高精度的温控,以太阳能结合蓄电池组的供电模式,使得蓄冷保温箱即使在频繁通断电的情况下也不影响工作质量和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保温箱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医学和工业应用领域中,往往会有一些药品或者工业原料需要保存在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中,或者有些应用,如医学上的生物培养,本身对培养环境的温度就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保温箱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合和环境对保温箱的温度动态变化的范围要求不一,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多场合,将会需要精度更高的保温箱,现有半导体蓄冷保险箱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510136698.4,专利名称为水冷式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半导体制冷系统的送风口处设置有风扇,风扇通过风管与内壳的左侧壁连接,水冷头通过水管与水泵及散热水排连接,本专利技术制冷效率高,恒温时间长,便于推广应用。但是,现有的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半导体蓄冷保温箱,对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控制系统较复杂,温度控制精度较低,实用性差;(2)现有的半导体蓄冷保温箱,不仅制冷功率小,而且移动途中无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箱体(1)和制冷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体(1)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控制端与制冷控制器(5)相连接,所述制冷控制器(5)的内部集成有半导体制冷电路(6),所述半导体制冷电路(6)的内部集成有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源(VCC)和第一继电器(J1),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直接接地(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箱体(1)和制冷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体(1)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控制端与制冷控制器(5)相连接,所述制冷控制器(5)的内部集成有半导体制冷电路(6),所述半导体制冷电路(6)的内部集成有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源(VCC)和第一继电器(J1),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直接接地(GND),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控制端连接有第一双掷开关(RE1),所述第一双掷开关(RE1)的主控端连接有制冷块(T1),所述制冷块(T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双掷开关(RE2),所述第二双掷开关(RE2)的控制端连接有第二继电器(J2),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控制端与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的制冷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琴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中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