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光聚光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寻找及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太阳能以其储量的无限性、利用的清洁性等优点成为了较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但是由于各地区太阳光的分布不均匀、强度不均匀等特点,使得对太阳的开发和利用变得比较困难。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是太阳能利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存储或直接传输到用电端,照明设备再把电能转化为光能,能量转化经过了“光-电-光”,缺点是设备成本高、结构复杂、效率低(目前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还普遍不高,只有10%~20%左右),经过两次能量转换最终导致能量损失较大、能源利用率较低;第二种是直接采集太阳光进行照明,其典型的设备是太阳光导入照明系统。利用太阳光导入系统进行照明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热度很高。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早,日本在几年前问世的向日葵牌太阳光导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菲涅耳透镜(1)、镜筒(2)、玻璃锥棒组、多个第一监测盒(5)、第一传光光纤(6)、照明漫射器(7)、反馈光纤(8)、第二监测盒(9)、追踪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镜筒(2)为中空圆柱状,一端开口,另一端面封闭,所述菲涅耳透镜(1)安装于镜筒(2)开口的一端面,镜筒(2)和菲涅耳透镜(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15);所述玻璃锥棒组安装于镜筒(2)另一端的封闭面,包括聚光玻璃锥棒(3)和多个追踪玻璃锥棒(4),所述聚光玻璃锥棒(3)与菲涅耳透镜(1)同轴,多个所述追踪玻璃锥棒(4)以聚光玻璃锥棒(3)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紧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菲涅耳透镜(1)、镜筒(2)、玻璃锥棒组、多个第一监测盒(5)、第一传光光纤(6)、照明漫射器(7)、反馈光纤(8)、第二监测盒(9)、追踪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镜筒(2)为中空圆柱状,一端开口,另一端面封闭,所述菲涅耳透镜(1)安装于镜筒(2)开口的一端面,镜筒(2)和菲涅耳透镜(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15);所述玻璃锥棒组安装于镜筒(2)另一端的封闭面,包括聚光玻璃锥棒(3)和多个追踪玻璃锥棒(4),所述聚光玻璃锥棒(3)与菲涅耳透镜(1)同轴,多个所述追踪玻璃锥棒(4)以聚光玻璃锥棒(3)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紧密的分布在聚光玻璃锥棒(3)的径向外侧,聚光玻璃锥棒(3)和追踪玻璃锥棒(4)的入射端面的面积均大于相对应的出射端面的面积,且所有入射端面均位于封闭空间(15)内;所述追踪玻璃锥棒(4)与第一监测盒(5)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监测盒(5)内设有第一漫射器和第一光电池,所述追踪玻璃锥棒(4)的出射端面与第一漫射器连接,所述第一漫射器的出光端朝向所述第一光电池的采光面;所述聚光玻璃锥棒(3)的出射端面通过第一传光光纤(6)与照明漫射器(7)连接,所述反馈光纤(8)的一端与照明漫射器(7)连接,所述反馈光纤(8)的另一端与位于第二监测盒(9)内的第二漫射器连接,所述第二监测盒(9)内还设有第二光电池,所述第二漫射器的出光端朝向所述第二光电池的采光面,所述第一监测盒(5)和第二监测盒(9)均不透光;所述镜筒(2)安装于所述追踪装置上,所述第一光电池、第二光电池和追踪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追踪装置中的GPS模块对太阳进行粗定位,然后根据第一光电池和第二光电池传输的信号通过追踪装置使镜筒(2)转动,对太阳进行精定位以使照明漫射器(7)接收的光强最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踪玻璃锥棒(4)的个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阳,王玲,徐小明,白彤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