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88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本装置能够智能自动化进行清洗造纸机用成型织物,减少人力的操作和运营时间,使造纸机用成型织物的清洗得以便利,还能够多个造纸机用成型织物一起清洗,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取
,具体是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
技术介绍
纸张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因此纸张的需求量很大,造纸机用成型织物在工作时会留有残渣在上面,这些残渣不即使清理汇影响到纸张的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能够智能自动化进行清洗造纸机用成型织物的清洗装置,减少人力的操作和运营时间,使造纸机用成型织物的清洗得以便利,所以设计一种智能自动化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轴心固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第四带轮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工作腔且左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滑动配合连接有工作台,所示工作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与所述第四工作腔下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所述第五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七带轮,所述第七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六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八带轮,所述第八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二凸轮,所述工作台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清洗腔下侧端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共振弹簧和第二共振弹簧,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第一直齿轮和风扇叶,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连通设置有气缸腔,所述气缸腔右侧端壁内固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动力连接有可做伸缩运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通过轴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移动后下端与所述第一直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后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轴心固设有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个工作腔左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九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工作腔,所述第九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十带轮,所述第十带轮轴心固设有左端与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五工作腔的第七旋转轴,所述第七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八旋转轴,所述第八旋转轴上固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五工作腔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滑板腔,所述第一滑板腔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四直齿轮右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上的齿条,所述第一工作腔与第一滑板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下侧端壁固设有加热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且与所述加热腔右侧连通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上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六工作腔,所述第六工作腔后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设有前端与所述第六工作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六工作腔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板腔,所述第五直齿轮下端通过齿条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滑板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空腔上下端壁对称连通设置有开口相对的滑块腔,所述滑块腔左右侧端壁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有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的加紧杆,起到对成型织物的固定作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腔右侧端壁连通设置有管道,所述滑块腔下侧端壁连通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固设有电磁阀,所述清洗腔下侧端壁连通设置有水孔,所述水孔下侧连通设置有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左右侧端壁连通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滑槽,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有滤网,所述污水池下侧端壁连通设置有排污口,滤网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内部堵塞,滤网可拿出来清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转动配合连接有与花键轴下端滑动配合连接的T型块,所述第三工作腔上侧端壁连通设置有与所述T型块转动配合连接的T型槽,使工作台在振动时传动部分也不受影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前侧端壁设置有与外界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安放腔,用于放取造纸机用成型织物,本装置工作时所述安放腔被封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设有支撑支座,起到支撑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将造纸机用成型织物放入清洗腔中,第二电机开始工作,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从而通过齿条带动第二滑板向左移动,继而通过定位板带动夹紧杆向左移动,对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进行固定,从管道通入适量的清洗液,第一电机开始工作,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继而通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四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旋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继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花键轴转动,花键轴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转动,继而通过第七带轮和第八带轮带动第四旋转轴和第五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实现振动,清洗完全后通过排水装置将废弃清洗液排掉,气缸开始工作,气缸通过固定轴带动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带动第六旋转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九带轮带动第十带轮转动,第十带轮通过第七旋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六锥齿轮带动第八旋转轴转动,继而通过第四直齿轮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第一滑板向上移动,打开加热器,将造纸机用成型织物烘干,本装置能够智能自动化进行清洗造纸机用成型织物,减少人力的操作和运营时间,使造纸机用成型织物的清洗得以便利,还能够多个造纸机用成型织物一起清洗,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轴心固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第四带轮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工作腔且左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滑动配合连接有工作台,所示工作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与所述第四工作腔下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所述第五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七带轮,所述第七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六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八带轮,所述第八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二凸轮,所述工作台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清洗腔下侧端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共振弹簧和第二共振弹簧,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第一直齿轮和风扇叶,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连通设置有气缸腔,所述气缸腔右侧端壁内固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动力连接有可做伸缩运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通过轴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移动后下端与所述第一直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后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轴心固设有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个工作腔左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九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工作腔,所述第九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十带轮,所述第十带轮轴心固设有左端与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五工作腔的第七旋转轴,所述第七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八旋转轴,所述第八旋转轴上固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五工作腔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滑板腔,所述第一滑板腔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四直齿轮右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上的齿条,所述第一工作腔与第一滑板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下侧端壁固设有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造纸机用成型织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轴心固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第四带轮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工作腔且左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滑动配合连接有工作台,所示工作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与所述第四工作腔下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所述第五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七带轮,所述第七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六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八带轮,所述第八带轮轴心固设有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二凸轮,所述工作台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清洗腔下侧端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共振弹簧和第二共振弹簧,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第一直齿轮和风扇叶,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连通设置有气缸腔,所述气缸腔右侧端壁内固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动力连接有可做伸缩运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通过轴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移动后下端与所述第一直齿轮上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后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轴心固设有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个工作腔左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九带轮,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工作腔,所述第九带轮通过皮带转动配合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坚
申请(专利权)人:余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