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47853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通过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形成的胶体为分散液,将表面改性的碳纤维与碳化硅颗粒均匀分散于铝粉中,再通过快速过滤胶体溶液得到三者混合均匀的粉体,然后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将粉体热压成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质地轻,抗拉、抗弯强度大,硬度也较高,能够很好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等特性,铝作为一种常用金属具有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好,断裂韧性高,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将碳纤维应用于增强铝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等特性。碳化硅具有高的硬度、高模量,低热膨胀等优点,在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碳化硅颗粒,能够进一步改善其性能,开拓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飞机上的货舱桁架,卫星导波管,天线骨架等领域。在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首先是碳纤维与碳化硅颗粒在铝基体中分散问题,碳纤维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长径比,导致纤维之间受较强范德华力影响,使得碳纤维很容易团聚且难于分散,碳化硅颗粒粒径一般为微米或纳米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在铝基体中也很难分散,其次碳纤维与铝基体存在着严重界面反应问题。羟乙基纤维素的水溶液能够形成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步骤2,将处理好的碳纤维剪切为短纤维;步骤3,将羟乙基纤维素溶于蒸馏水中,机械搅拌2‑3小时,静置12小时待其稳定形成一种胶体;步骤4,将短纤维置于胶体中,机械搅拌1‑2小时,使短纤维均匀分散于胶体中,得A胶体;再将碳化硅颗粒和铝粉置于胶体中,搅拌1小时使其均匀混合,得B胶体;最后A胶体和B胶体混合,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其中,胶体的质量分数为78%‑87%,铝粉的质量分数为10%‑14%,碳化硅颗粒的质量分数1.5%‑4%,碳纤维的质量分数1.5%‑4%;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步骤2,将处理好的碳纤维剪切为短纤维;步骤3,将羟乙基纤维素溶于蒸馏水中,机械搅拌2-3小时,静置12小时待其稳定形成一种胶体;步骤4,将短纤维置于胶体中,机械搅拌1-2小时,使短纤维均匀分散于胶体中,得A胶体;再将碳化硅颗粒和铝粉置于胶体中,搅拌1小时使其均匀混合,得B胶体;最后A胶体和B胶体混合,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其中,胶体的质量分数为78%-87%,铝粉的质量分数为10%-14%,碳化硅颗粒的质量分数1.5%-4%,碳纤维的质量分数1.5%-4%;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胶体于过滤管中,控制混合溶液体积与过滤管总体积比为1:10-1:20,快速过滤掉胶体得到混合均匀粉体;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粉体置于模具中,在真空条件下加压烧结,烧结温度600℃-700℃,所加压力10-30Mpa,保温时间5-30min,得到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碳纤维表面处理,为纤维表面电镀铜涂层、镍涂层或表面石墨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碳化硅颗粒共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表面电镀铜涂层的电镀液:硫酸:120g/1L;五水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建军林冠璋吕钊钊张兆甫祖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