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83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新增临时平台和安全通道;新增临时吊装梁;将烘炉装置划分为5个模块依次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若干临时平台和临时吊装梁,并将烘炉装置分为5个模块拆除,有效解决了受限空间下烘炉装置拆除的技术难题,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风炉的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钢铁厂高炉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其作用是为高炉持续不断的提供1000℃以上的高温热风。在现代热风炉的改造和新建过程中,烘炉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烘炉完成后,烘炉装置需要快速拆除并恢复,为热风炉的投产运行提供保障。由于热风炉蓄热室、燃烧室和混风室之间平台及支架较多、空间受限,烘炉装置体积较大、重量重,拆除过程安全隐患多,施工技术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确保烘炉装置拆除的安全和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新增临时平台和安全通道,临时平台包括与原平台焊接固定的落地式平台和从原平台焊接悬挑出来的第一悬挑平台、第二悬挑平台和第三悬挑平台;(b)新增临时吊装梁,临时吊装梁共2根,位于烘炉装置上方且两者呈V形分布;(c)将烘炉装置划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烧嘴模块、小变径模块、弯管模块、大变径模块和混合室模块;(d)利用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拆除弯管模块;(e)拆除烧嘴模块和小变径模块,将烧嘴模块和小变径模块之间的法兰连接部位安装好螺栓,使烧嘴模块和小变径模块成为一个整体大模块,利用其上方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拆除;(f)拆除大变径模块;(g)拆除混合室模块。作为补充,步骤(a)中的落地式平台采用28#工字钢作为平台立柱和框架梁,其辅助梁采用16号槽钢,并与+22.8m处的原平台梁焊接固定。作为补充,步骤(a)中新增的临时平台的高度为2.2-2.5m,临时平台上均铺设6mm厚的花纹钢板,临时平台外侧设置临时安全栏杆。作为优选,步骤(b)中的临时吊装梁包括两端分别与混风室的环形梁以及平台框架柱相连的第一临时吊装梁和一端与燃烧室的环形梁焊接、另一端与第一临时吊装梁焊接固定的第二临时吊装梁。进一步的,在平台框架柱与第一临时吊装梁连接的部位反面设置一根20号槽钢作为支撑梁。进一步的,步骤(b)中的临时吊装梁与平台框架柱以及环形梁之间通过节点板铰接,节点板采用16mm厚的钢板与平台框架柱以及环形梁焊接。进一步的,步骤(d)中利用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拆除弯管模块时在弯管模块下部设置8个止挡板,防止吊装滑脱。进一步的,步骤(f)和步骤(g)中大变径模块和混合室模块均利用热风炉区域行车进行拆除。进一步的,烘炉装置模块A1-A5拆除需在模块内部温度降为100℃以下进行,并在模块端部及上部覆盖陶瓷纤维棉和双层防火布,以防止烘炉余热的热辐射伤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通过增设若干临时平台,降低了烘炉装置拆除的安全风险,通过设置若干临时吊装梁,并将烘炉装置分为5个模块拆除,有效解决了受限空间下烘炉装置拆除的技术难题,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增平台及安全通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增吊装梁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增吊装梁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炉装置模块分解示意图。图示:1、燃烧室;2、混风室;3、原平台;4、平台立柱;5、落地式平台;6、第一悬挑平台;7、第二悬挑平台;8、第三悬挑平台;9、安全通道;10-1、平台框架柱;10-2、第一临时吊装梁;10-3、第二临时吊装梁;10-4、支撑梁;11、倒链;A1、烧嘴模块;A2、小变径模块;A3:弯管模块;A4:大变径模块;A5:混合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新增临时平台和安全通道9。其中新增临时平台共4个,其中新增落地式平台5,采用28#工字钢作为平台立柱4和框架梁,辅助梁采用16号槽钢,并与+22.8m原平台3梁焊接固定;新增第一悬挑平台6、第二悬挑平台7、第三悬挑平台8,采用16号槽钢从+22.8m原平台3梁焊接悬挑出来,新增临时平台高度为2.2-2.5m,平台上均铺设6mm厚的花纹钢板,平台外侧设置临时安全栏杆。(2)新增临时吊装梁。临时吊装梁共2根,均采用24#-28#工字钢,位于烘炉装置上方+28.68m处位置,呈“V”型分布。第一临时吊装梁10-2两端分别与混风室2环形梁和平台框架柱10-1连接,同时在平台框架柱10-1与第一临时吊装梁10-2连接的部位反面设置一根20号槽钢作为支撑梁10-4;第二临时吊装梁10-3的一端与燃烧室1环形梁焊接,另一端与第一临时吊装10-2梁焊接固定。临时吊装梁与平台框架柱10-1、环形梁通过节点板铰接,节点板和加劲板采用16mm厚的钢板,与平台框架柱、环形梁焊接。(3)将烘炉装置划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烧嘴模块A1、小变径模块A2、弯管模块A3、大变径模块A4和混合室模块A5。(4)拆除弯管模块A3。利用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拆除弯管模块A3,吊装时在弯管模块A3下部设置8个止挡板,防止吊装滑脱。(5)拆除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将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之间的法兰连接部位安装好螺栓,使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成为一个整体大模块,利用其上方第二临时吊装梁10-3挂设倒链11拆除。(6)拆除大变径模块A4。利用热风炉区域行车拆除。(7)拆除混合室模块A5。利用热风炉区域行车拆除。烘炉装置模块A1-A5拆除需在模块内部温度降为100℃以下进行,并在模块端部及上部覆盖陶瓷纤维棉和双层防火布,以防止烘炉余热的热辐射伤人。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通过增设若干临时平台,降低了烘炉装置拆除的安全风险,通过设置若干临时吊装梁,并将烘炉装置分为5个模块拆除,有效解决了受限空间下烘炉装置拆除的技术难题,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新增临时平台和安全通道(9),临时平台包括与原平台(3)焊接固定的落地式平台(5)和从原平台(3)焊接悬挑出来的第一悬挑平台(6)、第二悬挑平台(7)和第三悬挑平台(8);(b)新增临时吊装梁,临时吊装梁共2根,位于烘炉装置上方且两者呈V形分布;(c)将烘炉装置划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烧嘴模块(A1)、小变径模块(A2)、弯管模块(A3)、大变径模块(A4)和混合室模块(A5);(d)利用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11)拆除弯管模块(A3);(e)拆除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将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之间的法兰连接部位安装好螺栓,使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成为一个整体大模块,利用其上方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11)拆除;(f)拆除大变径模块(A4);(g)拆除混合室模块(A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新增临时平台和安全通道(9),临时平台包括与原平台(3)焊接固定的落地式平台(5)和从原平台(3)焊接悬挑出来的第一悬挑平台(6)、第二悬挑平台(7)和第三悬挑平台(8);(b)新增临时吊装梁,临时吊装梁共2根,位于烘炉装置上方且两者呈V形分布;(c)将烘炉装置划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烧嘴模块(A1)、小变径模块(A2)、弯管模块(A3)、大变径模块(A4)和混合室模块(A5);(d)利用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11)拆除弯管模块(A3);(e)拆除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将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之间的法兰连接部位安装好螺栓,使烧嘴模块(A1)和小变径模块(A2)成为一个整体大模块,利用其上方临时吊装梁挂设倒链(11)拆除;(f)拆除大变径模块(A4);(g)拆除混合室模块(A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落地式平台(5)采用28#工字钢作为平台立柱(4)和框架梁,其辅助梁采用16号槽钢,并与+22.8m处的原平台(3)梁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限空间下热风炉烘炉装置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新增的临时平台的高度为2.2-2.5m,临时平台上均铺设6mm厚的花纹钢板,临时平台外侧设置临时安全栏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吴彬邵绍兵王毅闻斌林红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